写在前面: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青年部,中国梦.知青情文化艺术系列活动组委会编著的《大地之子》一书,以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的形式,用了36万字的篇幅,记叙了近40多位有上山下乡经历的知青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和奉献, 该书由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和老知青模范侯隽大姐作序。
张全景部长1974年至1975年,曾在山东泗水县担任知青带队干部,见证了当年知青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锻炼成长,从初出校门不谙世事的后生,到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历程。他与知青共同生活,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产生了深厚感情。通过与知青一起战天斗地、辛勤耕耘,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回想当年知青的故事仍历历在目。
侯隽大姐1962年7月高中毕业后自愿下乡插队,是全国先进知青和著名劳动模范、党的“十大”代表和四届人大常委,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共宝坻县委副书记、河北省妇联副主任、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国务院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等。
由于他们的知青经历和对知青工作的认识。在他们为《大地之子》一书写的序言里,对知青上山下乡有了全新的诠释。他们认为知青是给农村带来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华,知青用青春热血作出的贡献,深深印在人民的心中,镌刻在国家发展的史册上。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有走进校园传承延安精神的工作任务。也曾试着在大学里宣讲延安精神,宣讲为人民服务,当问到谁看过《为人民服务》这本书时,几千名同学中举手者寥寥无几,大家都不知道张思德是谁。甚至有80后的年轻新闻记者还问:“张思德是哪儿人?住在哪儿?我们能不能去采访。”
书的作者向社会各界,青年学生、国家公职人员、出租车司机、工人、农民讲述《大地之子》一书中主人公的故事,得到的反映都疑问的问:“现在社会上还有这样的人?”只所以要举以上两个例子,是觉得经过30多年的历史变迀,传统精神的理念己有缺失,迫切需要补上这一课。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两会上为培养青年干部,当时又说到上山下乡,更说明这些老知青是生活的强者、做人的典范、是江山不倒的基石、是天塌时依然矗立的泰山。知青是那个年代特殊的群体,是一部还活着的历史,每一位知青都有最深的体会和成长的故事。知青奉献、责任、担当精神是要传承,《大地之子》一书写的是现在老知青的真人真事,使命引领担当,使命呼唤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使命这些老知青是勇敢的担当着。
一个80后的女孩,读完《大地之子》一书说:“我深为书中的人物所感动,尤其看到书中为了《梦中的黄土地》一文中,程伟阿姨扔下13岁的女儿,自筹金20万到山西扶贫,看到全家人为她送行,一曲祝你平安没唱完,全家己哭成了泪人时,我己感动的掉下了眼泪,这本书老知青的事迹太感人。我一定向我的同学、同事推荐这本书,让他们看看知青这个群体,这些老一辈人不为名,不为利的奉献、责任和担当,传承这种精神,传递一种社会全新的生活业态,一种老知青的奉献、责任和担当的价值观。”
一个知青二代,以前读过他母亲伴写的《青春1969》一书,了解了插队父母的经历。1994年他才跟父母一起回到北京,在东北他还有许多同学,几乎每年都回一两次,很能理解什么是知青情结。读完《大地之子》一书他很佩服书里的主人公,说:“这些老知青用自己的钱,干着共产党的事,干着国家和政府的事,只有知青才有这种境界和情怀。他们回去带领众乡亲致富,造福一方。若中国都向这些老知青一样精准扶贫,哪来的贫富差距,哪来的那么多官腐。”很多青少年通过阅读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心灵的震撼。
人生如诗、如歌。高亢欢快也好,忧焖苦涩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韵和旋律。我在人生的大海边拾拣贝壳,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着自己的缘分。就像在海滩上俯身拾起一枚枚小小的贝壳。它们也许是古老的鹦鹉和塔贝,也许是美丽的星宝贝和织锦贝,也许是丑陋的骨贝和冬菇贝。不管它和海洋、海滩比较起来是如何的渺小,也不管作过万里航程,捧过巨大的唐冠贝、珍珠贝和夜光螺的老渔人看来是如何的平凡。而自己翻开沙石,追逐浪花,在海滩上找寻它们,时而沉思,而时惊叹,可也花费了一番心血的。在浪涛拍岸声中,蓝天丽日之下,比较它们的形状,端详它们的色泽,自有一番情趣。
我写人物专访,于是这些老知青走入我的镜头。让我慢慢阅读。当他们人生的脉络在我的笔下渐渐的清晰,我才意识到,我留住的是一个个瞬间的永恒。为了这个永恒,我把时间交给了他们。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所有的书,封面都写着‘成功’,只有把书读完,才会知道,同样是‘汗水、泪水、血水’几个汉字,却有完全不同的笔划和读音。书还在续,我还要读,因为我是他们忠实的读者。我爱这些书,也想介绍给更多的朋友。
责任 担当 奉献
张全景
(序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有计划地开展于60年代初期,大规模发展于60年代末期,结束于80年代初期。先后有1700多万知青从城镇奔农村、赴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奋斗,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一代青年,也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农村和边疆“一穷二白”的面貌。知青上山下乡,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用青春分担国家困难、用激情谱写建设新篇、用奋斗开创历史先河,无疑成为这一代知青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作出的最大贡献,也无疑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重要精神力量。
为确保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选派城市党政、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作为知青带队干部进驻青年点就是重要措施之一。作为一名带队干部,我见证了当年知青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锻炼成长,从初出校门不谙世事的后生,到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历程。知青友谊共蓝天,战天斗地白云间。1974年至1975年,我曾在山东泗水县担任带队干部,与知青共同生活,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产生了深厚感情,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今天我们的友情依旧。同时,通过与他们一起战天斗地、辛勤耕耘,自己各方面能力也都得到提高。如今当年知青的故事仍历历在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人生这架天平上,唯有经过大风大浪份量最重。有过知青生活的这代人,真正体味了古人所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人生极浓重的酸甜苦辣的历炼。知青经受了上山下乡的考验,思想、体能、生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体会了农村条件的艰苦,农民生活的艰辛,学会了生产生活技能,品尝了播种收获的甘甜,也炼就了顽强不屈的意志,产生强烈的变革农村的愿望和责任感;养成了关心国家,乐于奉献,勤奋学习,乐观向上,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保持了艰苦朴素,联系群众,清正廉洁,身体力行的好作风。正是靠这种炼就的刚毅、果敢、顽强和培养出的勤劳、朴实、善良,使每位知青的人生之路都有了坚实的基础,以致在此后的人生旅途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够直面相对,勇敢战胜,成为共和国一个时代的中坚,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青修的电站现在还在发电,知青建的水库现在还在蓄水,知青筑的干渠现在还在灌溉,知青铺的道路现在还在通车,知青开垦的荒地现在成了粮仓,知青种植的橡胶树现在还在出胶,知青抢救的病人现在还在健康的生活,知青接生的孩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知青教过的学生现在已经走上生产或科研的一线、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知青英烈现在还在受到人民的祭奠,知青的事迹现在还在当地传颂......
知青是给农村带来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华,他们用青春热血作出的贡献,深深印在人民的心中,镌刻在国家发展的史册上。
光荫荏苒,日月如梭,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返城后,分布在科学、文体、教育、卫生等各条战线,工作在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各个岗位上,在人生新的起点,广大知青很快成为骨干力量。知青们无论是政要,还是商家;无论是在岗,还是退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始终眷恋着第二故乡,思念着那里的亲人。插队经历使知青们刻骨铭心,与淳朴的老乡的情缘,虽时空遥远却魂绕梦牵,难以割舍。知青们虽已离开了农村,离开曾经流血、流汗、流泪、痛苦与欢乐交织的土地,但在心灵深处,会永远执着地认定第二故乡的美,因为这种经历已成为知青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回忆当年,畅想未来,回家看看,几乎成了每一个知青要圆的梦。
改革开放以来,知青回乡的交往日渐增多,知青们或组团、或携妻带子,不远万里追索那久远的青春印记和难以割舍的亲情。每次知青的到来,不仅给久盼他们的乡亲故友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无比欢乐、快慰和感动。无论知青们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父老乡亲的最为隆重的礼遇。知青与父老乡亲相见时“未曾相拥,竟无语凝噎”的一幕幕动人场景,让在场的人们潸然泪下,感动不已。上了年纪的老乡把知青看作游子,说不完,看不够……
《老知青的担当》一书,用了近30万字的篇幅,记叙了近40多位老知青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和奉献。这些老知青有的局长、董事长不当,回原来插队的村里当党支部书记,有的自筹资金几十万,到农村扶贫,有的过去是检察官、厂长,却成为种红薯的专家………为了改变同一土地上另一群人的命运,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后半生,这种重返之举,重如泰山。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所有的书,封面上都写着“成功”,只有把书读完,才会知道,同样是“汗水、泪水、血水”几个汉字,却有完全不同的笔划和读音。为留住这一个个瞬间的永恒。宣扬知青正能量,《老知青的担当》一书出版,是值得肯定的。
这些老知青们现在都是已过花甲之年的人。他们在年轻时建立起来的共产主义信仰指引下,用自己的行动在实干兴邦。他们放弃了城市安逸的生活,带着自己的钱,主动到农村去帮助贫困的农民,而且没有从农村领过一分钱工资,只是全身心的投入。在他们面前,那些身居高位的尸位素餐者显得那么渺小和猥琐。在他们面前,那些以权谋私的贪官污吏们显得那么卑鄙和龌龊。
大时代要有大担当,这些知青就是时代的敢于大担当者。具有这种担当的决心和意志,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人才。使用一批敢于担当、目光长远,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功成不必在我”的干部,才能树起正气来。
马克思说:“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为大家而献身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知青群体中出现这么多关注最底层农民利益的人,经过几十年历史的检验,充分证明了,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三大革命的风浪中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也足见眼光的远大。可以说,知青这个群体的主流,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和依靠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骨干力量。所有关注人民的福祉,尤其是关注中国最大的群体——中国农民的福祉,想方设法为他们谋利益,帮助他们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人,都是这个“事业”的接班人。无疑,习近平同志等中央领导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向仍在征程的知青朋友致敬
侯 隽
(序二)
王继红发来书稿《老知青的担当》,让我为该书作序,我没有理由推辞,因为出书这事是我提议的,尽管自己没做什么具体工作,但有王继红和各位作者挺身而出,主动采编、组稿,历时两年多,这本书即将和大家见面了。虽说写书这事因我而起,可轮到写序言,我还真有点犯难,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不是当初我想得那么简单,该书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的展现了老知青的精神风貌,涉足的领域比较宽泛,令我不知从何下笔。我想还是简单点,就以自己的回忆和感受代序吧!
我记得那是2014年国庆刚过,一些知青代表聚集山西毛家山共话知青圆梦,郝广杰和程炜分别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回农村扶贫创业的,葛元仁也介绍了孙奎连和宋新华的事迹,并且说像他们这种关心“三农”问题的知青还很多。不怕大家笑话,我在到会前还想给年老多病的郝广杰大哥泼冷水呢,当知道他早已带着户籍、党籍关系重上毛家山,决心“鞠躬尽瘁干到死,献身‘三农’不停步”,我二话没说,只有感动的份儿了。就在那次座谈会上,我提出挖掘老知青返回第二故乡再创业的感人故事,编辑成书,以激励世人关心“三农”,这一倡议当即得到大家一致响应,现在回想起来仍令我为之动容。
我想当时大家所以响应我的提议,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是“知青”。是知青,当然关注农村,因为农村的广阔天地里烙印着我们青春的足迹;是知青,当然关心农业,因为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浸透了我们奋斗的汗水;是知青,当然关爱农民,因为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我们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使我们对第二故乡充满眷恋,对父老乡亲爱得深沉。
其实我之所以受感动并提议出书,也因为我是老知青。我高中毕业恰逢我国还处于困难时期的1962年,由于国家粮食紧缺,党中央号召全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于是我放弃高考,立志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勤劳,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去生产更多粮食支援国家建设。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回乡知青徐建春、邢燕子,下乡知青王培珍,都是我当年学习的好榜样。
说来也巧,我们国家刚好从196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这里我说“下乡上山”不是笔误,当时就是称为“下乡上山”的,后来以上山为主了,从1967年才统称为“上山下乡”了。起初安置下乡青年是以国营农、林、牧、渔场为主,从1963年调整安置方向,开始转向以插队为主。因为我比大批下乡插队知青先到一步,得到了周总理的肯定,说我是“自动下乡的一个好典型”,并让演员作家黄宗英写文章报道,于是黄宗英的一篇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使我成为城市知识青年立志建设新农村的榜样而被声名远播。
用现代青年的话形容当年的我,也算是“激扬青春放飞梦想”吧!可当我费尽周折,从北京来到宝坻的窦家桥村插队落户,去放飞自己的“新型农民梦”时,我才真正读懂了什么叫“一贫如洗”,真正理解了什么叫“白手起家”。
转眼我扎根宝坻55年,其间我的“新型农民梦”一作就是18年。在“第二故乡”,我加入了共青团,当选为窦家桥大队团支部副书记,还在1966年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1970年开始连任了9年窦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我不知道当年全国有多少知青当过“村官”,该书的主人公中有几位也是当了“村官”的,当村支书的经历使我们切身体会到:知青当上村干部确实可以为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发挥更大作用。自我当上党支部书记后,我们村又有三名知青陆续进入支部班子。我们齐心协力带动社员群众响应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和“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学习雷锋爱国家、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发扬大寨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气概,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老天连旱3年,我们大干3年,把全村1700多亩盐碱地都改造成高标准园田,并实行了科学种田。从此,窦家桥不仅粮食平均单产告别了不足100公斤的低产时代,结束了吃国家返销粮的历史,而且彻底扭转了粮食产量多年徘徊的局面,实现了连年大幅度递增。到1974年,全村粮食平均单产超过500公斤,当年向国家交售余粮15万公斤。到1976年,我们全年交售的爱国粮就达到了21. 5万公斤。与此同时,村里的工副业有了较大发展,文化活动也搞得红红火火,窦家桥村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尽管现在看那点成绩微不足道,但在当时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看到自己“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理想真的变成现实,感到无比欣慰。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也从艰苦创业的实践中,为国分忧的行动中,培养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爱国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而且收获的这笔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用终生。
我常说,对于“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道理,我们当年知青理解最深,因为没有全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个人的发展,没有全村人的共同富裕,就没有我们个人的脱贫致富。我想,正是因为知青曾经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贫苦农民,所以最能体恤人民疾苦,更受不了第二故乡依旧落后、父老乡亲依然贫困,可以说“三农”早已成为一代知青的终生牵挂。看看《老知青的担当》一书中的系列人物吧,他们有的早已功成名就,却放弃一切,义无反顾重返第二故乡艰苦创业;他们有的年事已高,却舍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和美好的天伦之乐,再次上山下乡扎根奋斗;他们有的原本生活无忧,却为帮助乡亲变得日子拮据,仍无怨无悔;他们有的自己并不富裕,却省吃俭用捐资助学、扶危济困……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影子,为“使别人过得更美好”、为对社会有贡献,他们清苦着、拼搏着,快乐着、幸福着,他们将崇高写入人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了最好的诠释。尽管对比他们的高尚行为我自愧不如,但“知青”这个共同的名称、相似的经历和一样的情结,使我完全能够理解他们的情怀,也无比敬佩他们的精神。
结合书中人物的事迹和自己的点滴体会,我归纳了如下三点启示与读者分享:
第一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党历来倡导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这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具有光明的前途。我国知识青年正是在农村极度贫困与落后的时候上山下乡,和广大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并肩战斗、抱团取暖,才真正了解了国情、理解了生活、锤炼了意志,培育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笔宝贵的历练财富使不少当年知青成为共和国的栋梁之才及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也使更多当年知青为共和国的繁荣富强,平凡劳作,默默奉献。回顾以往,我们能健康成长,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正因为坚持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展望未来,要想不忘初心,永远坚持人民立场,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第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探索是有价值的。今天的我们,面对历史逝去的背影都能评头品足地议论几句,但每一历史事件的出现,唯有从它的来龙去脉上深加探究,唯有把它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得出的结论才会是客观的、公允的。时至今日,知识青年需要就业、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青年人成长需要锻炼,仍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所以当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试图通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条途径,将三个难题结合起来解决的探索,应该说是有必要,有价值的,虽然探索中难免会走弯路,要担风险。纵观历史长河,每个阶段总要有人为国家利益,为民族大义做出贡献甚至牺牲,相比之下我们的一点付出不值一提。我为自己无意中投身于国家的探索之路,感到光荣、自豪,无怨无悔,觉得受再多的磨难也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