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州市庙子镇长秋村冯毅之纪念馆里,陈列着“一门忠烈”横匾。今年是纪念马鞍山战斗80周年,近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搜集整理了革命先烈冯旭臣“一门忠烈”的一些革命斗争故事,以飨革命的后来人。
“抗日堡垒”——青州市庙子镇长秋村。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它哺育出了一批抗战英雄,冯旭臣父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贫困的山区,冯旭臣一家还算殷实富足,有青砖小瓦的四合门院,衣食无忧的田园收入,三子一女的美满家庭。但冯旭臣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忧民意识,在任长秋乡乡长期间,就多次捐资助学,扶困济贫,在村民中享有崇高威望。更为难得可贵的是,他支持在外求学的儿子冯毅之追求真理,走上革命道路。
冯毅之,冯旭臣的次子,早在1930年就参加革命,久经斗争考验。1937年抗战爆发,当时担任中共益都县委宣传部长的冯毅之,受命回老家西南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冯旭臣坚决支持儿子的革命行动,帮助儿子在山村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动员其他的子女加入革命队伍。紧接着又发动群众武装抗日,很快组织起20多名进步青年,组建“抗日自卫团”,公开打出抗日救国的旗帜。
青州西南山区抗日根据地建立后,冯旭臣当选为益都县抗日民主政府参议长。长子冯登奎,任八路军修械所所长。次子冯毅之,时任益(都)临(朐)淄(川)博(山)四县联合办事处主任,在淄河流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三子冯登恺也随军战斗。女儿冯文秀加入共产党,任长秋村、蓼河区妇救会会长。二儿媳孙玉兰,也是中共党员。冯旭臣一家,可谓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庭。
当时,冯毅之经常带领八路军地方部队在淄河一带转战,同敌人开展游击战。长秋村多次遭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的洗劫,冯家被焚掠一空,被迫日居山沟,夜宿林莽,没有固定的驻扎营地,累了就躺在树脚下休息,渴了就喝点山泉水,穿的服装也没法保障,有时都到十一二月了,战士们身上还是穿着单衣,冷得瑟瑟发抖。刮风下雨,在山上没有地方躲雨,也没有雨衣,战士们就蜷缩在一起,任凭风吹雨淋,备受艰辛。 由于日军封锁,抗日根据地食物短缺,战士们饿肚子是经常的事,有时候两三天都没有饭吃,树皮、野菜,全都成了美味。
1942年10月,日伪军开始残酷的“铁壁合围”大扫荡。冯旭臣带二儿媳孙玉兰,女儿冯文秀,孙女冯新年、冯芦桥、冯平洋等一家6口,转移到博山县口头镇东马鞍山上。当时一同上山的还有八路军的一个班和28名伤病员,以及部分抗战家属。冯旭臣上山后管理伙食,冯文秀任文化教员,孙玉兰护理伤病员。冯旭臣一家与战友们同舟共济,相互勉励,共同承受着敌人“扫荡”带来的巨大困难。
11月9日,“扫荡”沂蒙一带的日伪军向西北折回,在汉奸巧言编织的马鞍山上有“共军大人物”的谎言诱骗下,日伪军集结1000多人进攻马鞍山,在孟良台、后峪岭等山上架起大炮,数架飞机配合轰炸南天门和顶峰,一拨拨地向山上发起猛攻。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在山上养伤的王凤麟带领八路军伤病员及家属30余人英勇还击。这就是当年闻名遐迩的气壮山河的马鞍山战斗。
马鞍山,它耸立入云,两峰相连,形似马鞍,周围陡壁千仞,十分巍峨险峻。因为扼山东腹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这里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通往渤海区、胶东区的交通要道,敌我双方在此展开了反复争夺。马鞍山由于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我军的“小后方”。面对敌人重兵包围,大炮轰击,飞机滥炸。在王凤麟的指挥下,山上的伤病员、家属、小孩、老人都行动起来,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支枪阻击敌人,战斗到傍晚,击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敌人伤亡惨重。第二天,战斗更加残酷,敌人为了攻下马鞍山,调用30多辆汽车,从博山、莱芜、张店等地运来日伪军1000余人和大量弹药,加强了攻山力量。蜂拥而至的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次次向山顶发动冲锋。面对蚂蚁般往山上涌来的敌人,守山指战员、伤病员和家属摔断枪支,从容走向悬崖纵身跳下,除两人(一名提前下山执行任务,一名跳崖时被树枝挂住)幸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其中有副团长王凤麟、鲁中区党委组织科长李成仕 、鲁中行署处长谭克平、益临工委的公安局股长董恒德和李绪臣等,还有益都县参议长冯旭臣、冯毅之的妻子孙玉兰、妹妹冯文秀及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冯新年、冯卢桥、冯平洋。
在这场两天一夜的激战中,我军将士凭借马鞍山天险和与敌血战到底,誓与马鞍山共存亡的民族英雄气概,用仅有的少量弹药和石块顽强拼搏,进行了两天一夜的激战,击毙敌师团参谋长一名及敌官兵一百余人。
这场以寡敌众的马鞍山战斗,虽然异常惨烈,却毙敌数倍,伤残敌人无数,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威风,表现了民族英勇不屈的崇高品德和不可征服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英雄篇章。
为了表彰冯旭臣一家抗日爱国的高尚风格,1946年5月,鲁中行署参议会赠送冯旭臣后人“一门忠烈”横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