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林词佑:历代的中医大家大多是业余中医
2021-08-12 09:51:37
作者:林词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每个人都知道中医是文化,文化是什么?简单地说,文化应该就是地区人类生活要素的统称,也就是说文化只能存在在生活中,存在在地区百姓人类的生活中,如果文化远离百姓那还是文化吗?

    中医是古圣人神人通过对建立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医学认识,这种基于天人合一和取类比象·的医学跟中国人类的衣食住行,跟我们的语言文字行为,跟中国的各种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中医中,古人都有详细的规律总结和描述,并形成了中医学的经典,只要你有恒心和悟性,自学也可以成为中医,历史上的那些中医大家,几乎都是自学或者师承,更多的都是业余行医。因此,中国的语言在,中国的文字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在,中国人的习性在,中医的经典在,那么中医就永远不会灭亡,我们都可以自学成才,这也是中医学的长处和生命力所在。

    中华五千年,产生了无数中医大家,请记得他们大多食自学成才的,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业余中医他们把中医当为业余爱好和第二职业。

    先看看我们近代的著名中医吧:

    京城四大家之一的萧龙友,典型的自学和业余中医,他当过知县,当过知府,当过财政部的秘书,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既无家传也无师承的萧先生业余时间自学中医,并于1928年他58岁的时候弃官从医。京城四大家之二的施今墨,他学习的专业是法律,1903 年就读于山西法政学堂,后来进入北京的京师法政学堂,1912 年施先生的职业是在孙中山先生总统府陆军部帮助黄兴制定陆军军法,可是施老夫子自学中医,业余行医。

    恽铁樵先生也是业余中医,16 岁考中秀才,后考入南洋公学攻读外语和文学,1906 年恽铁樵在长沙明德中学教书,教书几年后又去商务印书馆当翻译校对,再办报纸,恽铁樵是-一个血性男人, 看到社会上有人用西医攻击中医,1921年他毅然离开报纸正式挂牌行医。国医大师岳美中先生也是自学成才,他自幼瘦弱多病,17 岁任小学老师,曾研读《二十四史》,有深厚的文学功底。1925 年,先生患严重肺病,自学<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边读书边试着治疗自己,一年后,竟然病慢慢好了。自此他下决心学医。在治好了同村木匠的狂病(- -剂而愈)和一个亲戚的血崩(几剂见平复)之后,开始行医。

    现代著名中医李可,他是学美术的,参过军,当过记者,做过军队报纸编辑,1953 年打成右派而被关。在监狱的日子里,李可受牢友中医的影响下看《易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经典而自学中医,最终成为近代名医。

    著名针灸大家黄竹斋,老人家最初是打铁的铁匠;给袁世凯治病的中医高手黄石屏,他是一个武林大侠。

    我们再看看古代历代的著名中医吧:

    黄帝是中华首领,岐伯是黄帝之大臣;雷公,少俞,鬼夷区也是黄帝的臣子;
    《汤液经》始祖伊尹最初是厨师,后来担任丞相;
    杏林传说的东汉医家董奉是县衙小官;
    甲乙经的作者皇普谧,可是一一个公子哥, 后来当老师;
    屠呦呦师父的师父的师父的几十代之前的师父葛洪是修道的道士;
    药王孙思邈是道士;王好古的职业是州教授,也就是教育局长;大医家李东垣本是官宦子弟,后来担任当地财务官;张完素的职业是进士官员;
    金元著名中医,朱丹溪当年几次考试不第,属于落第秀才,43岁才业余学医;
    整理《黄帝内经》的唐代启玄子王冰,职业是看天象的道士;隋朝杨上善,《太素》的作者,他一直是朝廷命官官至太子文学;《伤寒论》作者,医生张仲景,老人家可是长沙太守,业余学医行医;
    宋代大医家朱肱,也是进士和朝廷命官;同是宋代的许叔微,他可是翰林学士;
    滑寿,中医也是他众多爱好中的一种;
    明代张景岳,如此有地位和贡献,人家可以军队的将军;
    针灸聚英的作者高武,他也是将军;
    清代陈修园,医学大家,可老人家的职业却是县太爷。
    太多太多了,都是业余爱好,都是业余郎......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溯源:亲密的朋友 亲切的导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后感
·下一篇:无
·历代的中医大家大多是业余中医
·中国芦山古老中医能预防德尔塔病毒
·竹枝强:中国芦山古老中医能预防德尔塔病毒
·奥运会上神秘中国力量,除了毛主席,还有中医!
·四川中医再出征,3天拿下德尔塔!为全国带来经验和信心!
·立秋又遇三伏,借天时以养肺
·首届中华传统医药特色技能交流大会在杭州举行(组图)
·国家发文弘扬仲景文化支持河南中医药发展:要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国家发文弘扬仲景文化支持河南中医药发展:要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理论探讨:中医的理论根基是地球生物圈运行的底层逻辑和机制(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历代的中医大家大多是业余中医
林词佑:历代的中医大家大多是业余中医
江西进贤:一笔老辈人的党费(组图)
周溯源:亲密的朋友 亲切的导师——《习近平与大学生
中国芦山古老中医能预防德尔塔病毒
竹枝强:中国芦山古老中医能预防德尔塔病毒
潘克臣:奎香乡:赓续红色血脉 促进民族团结(组图)
特稿:奎香乡:赓续红色血脉 促进民族团结(组图)
陈锡岳:用自身行动回馈党和国家的恩情——初心党建
陆囡囡:重温峥嵘岁月,留住红色记忆(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