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竹园镇
地处安徽省金寨县西南边陲,位于鄂、皖两省交界处的历史名关——长岭关脚下,全镇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水田12312.8亩,旱地2195.4亩,山场165000亩,森林覆盖率百分之74.6。辖9个行政村、1 个街道,56个居民组,总人口 25580人。既是一个集老区、山区于一体的旅游边贸重镇,又是一块人杰地灵、魅力四射的红色沃土。
【地理区位优越】

红印•红色小镇客厅
斑竹园镇是原老区所在地,现为三乡两镇的地理区位中心。沪汉蓉快速铁路、合武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并设有铁路樾行站和高速公路下道口;距中南重镇武汉150公里,省会合肥180公里。国道346、省道245和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穿境而过;是前往国家森林公园、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5A景区的必经之地。是周边三乡两镇通往县城的公共交通换乘中心。道路汇聚,区位优越。
【红色底蕴深厚】

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成立旧址朱氏祠
安徽省境内第一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于1929年5月在此诞生;红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词作者罗银青出生于此;徐立清、漆远渥、肖选进、林彬、方升甫、王远芬、戚先初等7位开国将军诞生于此。周维炯、漆德玮等500多名革命烈士载入史册。列入省、市、县革命教育基地的有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成立旧址朱氏祠、立夏节起义革命烈士纪念园、红檀树会师广场等。

立夏节起义革命烈士纪念园

庄严肃穆的烈士塔
【物产资源丰富】

红色旅游金山村猕猴桃基地
斑竹园镇地处大别山腹地,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这里盛产种植类产品有:猕猴桃、羊肚菌、葛粉、黑木耳、香菇、山茶油、黄金梨、板栗、茶叶等;养殖类产品有:黑毛猪、农家散养土鸡、土鸭、大别山黄牛、山羊等;名贵中药材有灵芝、茯苓、天麻、元胡、黄精、药用牡丹等。

左山茶场生态茶园一角

灵芝生产基地
【工业基础扎实】

百益天成有限公司内景
经济发展,工业先行。百益天成公司生产的益爵牌旋挖机钻头销往全国各地,出口以色列、越南等国家;家康牌竹制品行销江浙沪;三利集团生产的梅花牌白厂丝久负盛名,高档提花桑波缎畅销新、马、泰,祥云牌蚕丝被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康富灵牌灵芝破壁孢子粉系列产品畅销长三角和珠三角;立煌牌生态有机茶获国家质量认证中心认定;天堂山牌山茶油已跻身于渤海商品交易所;七希牌实木门畅销鄂豫皖。工业基础扎实,产销两旺,欣欣向荣。

家康竹制品加工厂内景
【集镇功能齐全】

宜居宜游宜兴业的斑竹园红色小镇
镇党委政府超前谋划,重新修订集镇规划,富园新区、瑞海国际旅游商贸城一期、锦绣竹园小区已全面建成;朱家老湾棚户区改造顺利完成;镇中心幼儿园、斑竹园实验学校、老年康养中心、街道村卫生室、镇医疗卫生健康中心、公共交通换乘中心、露天电影广场、灯光体育健身广场等一应俱全;镇内拥有5处总面积达3200㎡的免费停车场。是一个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集镇。

与红色旅游配套的斑竹园镇康养中心

与红色旅游配套的新瀚林大酒店
【旅游潜力巨大】

“小镇客厅”红印·斑竹园镇内景
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国务院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成立旧址朱氏祠;立夏节起义烈士纪念园里长眠着821名烈士;红色小镇客厅--红印·斑竹园铭刻着斑竹园镇的红色历史;拥有10000平米建筑可以一次性承接1000人的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刘伯承前沿驻地;红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词作者罗银青墓等。

红色研学教育基地
境内还有气势恢弘的龙潭冲大峡谷瀑布群;参天高耸的李山古树群;历史名关长岭关;乾隆皇帝手书“天子万年”石刻;饱经沧桑的洪家寨古城墙,以及墩子岭古文化遗址、狮子口奇山秀水、铜钱寺奇松怪石等景点与红色文化相得益彰,异彩纷呈。

生态保护完美的龙潭冲大峡谷瀑布群
近几年开发的邢湾旅游接待中心、印象·邢湾民宿、马河民宿田园旅游综合体、金山户外运动基地、充满北欧情调的瑞士小木屋群等已投入使用。小镇旅游接待、住宿、餐饮、商贸等配套产业正逐步完善,富园新区、瑞海国际旅游商贸城一期、锦绣竹园小区、朱家老湾棚户区改造全面建成,三星级标准皇庭酒店和新瀚林大酒店旅游接待服务功能齐全。

印象·邢湾民宿
 红色旅游接待中心的邢湾秋韵
目前,小镇从事接待、住宿、餐饮、商贸的企业和个体户共342户,已登记注册办理营业执照的餐饮住宿、旅游接待服务类经营单位共75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农家小院有21户、从事旅游餐饮的有39户、从事旅游土特产品经销的电商个体户15家。

瑞士小木屋群
小镇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重点培育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开辟生态观光、体育健康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好客的斑竹园人笑迎四方宾朋,各类旅游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仅2020年,小镇接待游客量就高达4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