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王均德:选择——来自将军县红安的报告
2021-03-03 12:36:50
作者:王均德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站在历史的高空,回眸百年红安的风云际会以及沧桑巨变,你会看到两个大写的汉字,那就是:选择。面对真理与谬误的较量,光明与黑暗的搏击,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穷与富、忧与乐,红安人在选择,时代在选择,历史在选择。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顾念苍生舍小我,虽九死而不悔。正是沁入红安人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使得这份选择让红安走向旷世无双的辉煌,那辉煌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中,从而成为永恒。

    一、穿云破雾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可谓是跌跌撞撞、伤痕累累、血泪斑斑。

    回望历史的天空,常常是乌云蔽日,迷雾重重。然而,每遇否极关口,总有那么一些巨人选择用思想的光芒穿云破雾,拨云见日,用睿智的眼光洞遂远方,用自己的身躯引领前路,千磨万砺,万苦千辛,最终赢得八方泰来。

    这其间,就不乏红安的智者先贤。

    1,董必武的选择。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和国家重要领导人。曾任七届、八届、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务院副总理,国家副主席和代主席 。
上个世纪初,董必武就有两次极为重大的选择。

    第一次选择是加入同盟会,参加推翻千年帝制。

    1903年,18岁的董必武考取秀才,随后被清廷授予拔贡学衔,在黄州府中学堂任教。武昌首义爆发,董必武选择投身辛亥革命,参加湖北军政府工作,还亲身参加了三道桥、刘家庙附近的战斗,同年加入同盟会,后又参与组建同盟会湖北支部,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两次被捕入狱,仍投身反袁护法斗争。董必武曾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法律。其间,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参加了中华革命党。

    大鹏展翅,其意在高远。董必武曾给他四叔写过这样一首诗,“重违庭训走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旋转乾坤终有日,神州遍种自由花。” 

    第二次选择是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华民族的新纪元。

    虽然推翻了帝制,可万千志士的求索,又一次以悲壮收场,亿万苍生仍旧陷在无边的黑暗之中。

    董必武在上海研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1919年8月,回武昌创办武汉中学。1920年,创建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与陈潭秋一道,代表湖北赴上海参加党的一大,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董必武为了救国救民,毅然抛弃高官厚禄,拒绝威逼利诱。个人被敌人重金通缉,多次身处险境。敌人曾悬赏捉拿黄安的92名“共党头子”,第一名就是董必武。家中房屋被毁,亲友亦被株连。这些都没有动摇他选择共产主义的意志和决心。

    1923年,董必武在武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黄安工作组;先后把王鉴、董觉生、雷绍全、王秀松、戴克敏、戴季伦、郑位三、曹学楷、汪奠川、戴季英、赵赐吾等一大批在武汉的学生派回黄安,把一批麻城籍学生派回麻城,与此同时,还把黄陂及各地学生派回各地;亲自指导学生回乡创办平民学校和农民夜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革命思想启蒙,撒播革命火种,从而点燃了黄安、麻城等地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揭开了大别山地区波澜壮阔、掀天揭地的斗争序幕。

    风云变幻,大浪淘沙。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历史的进程往往也是艰难的选择与被选择过程。党的一大与会的13名代表,走上了迥异的人生道路,其选择都有了最终的结局,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何叔衡、陈潭秋、邓恩铭为酬壮志血洒疆场;王尽美英年早逝;李达、包惠僧中途脱党;李汉俊中途脱党,仍被敌人以共产党的名义杀害;刘仁静被开除出党;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叛党投敌;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从南湖走到了开国大典,成为一代伟人。

    董必武一生追求真理。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个最为复杂的十字路口,都能看到他坚定的身影。每一次紧要的历史关头,他都走在最前列。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尤其是在政权建设、法制建设、农民运动、统一战线、党的秘密工作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成为党的模范领导者之一。

    谈到董必武时,李先念曾深情地说过一段非常直白的话:“董老是湖北革命的老祖宗,是湖北和大别山革命的一面旗帜,我们这些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2,李先念的选择。

    李先念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连续5届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两届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曾任国家主席和全国政协主席,是党内为数不多的在数次政治风浪中一直保持高位的领导人之一。

    在个人生涯中,李先念有过三次特别重大的选择。

    第一次是选择参加党领导的革命运动。

    李先念曾是一个木匠。17岁时,他决意为旧世界打造棺材,毅然选择投身革命,从而走上九死一生的革命道路。他参加和指挥的大小战斗、战役多达4000余次,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不下马的将军”。

    第二次是西路军失败后,毅然选择回到延安。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长征会师后,21800名红军将士组成西路军,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任务。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1937年,西路军喋血河西走廊,极其惨烈,极其悲壮。

    危难时刻,李先念处变不惊,率领余部800多人,翻越祁连山冰峰雪岭,穿过戈壁滩大漠狼烟,历尽艰险,420人到达新疆,辗转回到延安,为党保存了一批战斗骨干。后来,这批人员中许多人成为了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成为开国将军,成为空军、炮兵、装甲兵等特种兵骨干技术人才。

    回到延安后,由于受张国焘错误的牵连,李先念从军政委降职到营长,连降6级。许多西路军干部战士为他感到委屈,李先念却相信组织,不抱怨。他说,“就是一撸到底,叫我去当伙夫、马夫,也要在我们党和部队里干下去。”

    坚强的信仰和博大的胸怀,才会有如此的选择。

    1938年,李先念率领160余人回到大别山,孤悬敌后,开辟战略根据地。队伍从小到大,越战越强,数年时间,就建立了拥有38县、2000多万人口、近6万正规部队、30万民兵武装的鄂豫边抗日根据地。李先念先后任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五师师长兼政委及鄂豫边区委书记。1946年6月,指挥中原部队胜利突围,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从而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

    第三次是参与决策粉碎四人帮。

    1976年秋,“文革”已经10年,党和国家以及各族人民遭受严重灾难。毛泽东主席病危、逝世,“四人帮”更加猖獗。民族命运又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抉择。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无畏风险,慎重决策,精心部署,一举粉碎四人帮,大情怀,大担当,大手笔,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从而促使国家和民族走上拨乱反正、高速发展、由弱到强的道路。

    李先念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建党百年之际,仰望星空,望得见满天繁星的闪烁,俯瞰大地,寻得见漫漫长路上先贤的足迹。走在先辈开创的民族复兴之路上,后辈人心中一定会更加自信,脚步一定会更加坚定。

    二、生死从容

    查看共和国的版图,你会发现,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红安,不过是块弹丸之地。全县版土面积只有1796平方公里。可就是在这块弹丸之地上,曾经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苍凉悲壮、感天动地的历史大剧。

    1,前仆后继无所惧

    战火曾把红安烧成一片焦土。大革命失败,特别是红四方面军撤离后,敌人在当地实行惨绝人寰的屠杀,石头也过三遍刀。房倒屋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到处惨不忍睹。当时下辖的紫云区人口从6.5万骤减到1.6万,被称为死人区。在杀戮最为惨重的天台山和老君山一带,原本有6万人口,到建国时只剩下300个老人和妇女儿童,几乎成了无人区,消失的村庄100多个。“平头岭大血案”中,一次被杀的群众达2000余人;紫云黄龙冲,近1000名被害群众的尸体,几乎将山沟填平;七里坪西门河滩,有块百米之地,尸骨曾堆起了一尺多高。敌人采用机枪扫、大刀砍及挖眼割舌、剖腹掏心、火烧、油炸、活埋、分尸、砍手脚、点天灯等手段,其极端与残酷,实乃骇人听闻。寸寸河山寸寸血,惨烈从县北一直延伸到县南。

    面对血与火的考验,面对生与死的选择,这里的共产党员,这里的人民,都是那样的英勇无畏,又是那样的从容淡定。漫天风雪漫天愁,志士何曾怕断头。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他们又继续前行。

    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里,有一方长弧形的烈士纪念墙,那上面140000数字特别醒目,下面细细密密地刻录的,全是红安籍烈士姓名,有的是按家族排列,一排又一排。七里坪镇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有个巨大的无名烈士墓,平台中央凸起的五角星,特别的鲜红。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串串可歌可泣、触人灵魂的故事,如今,都已凝结,成为历史的不朽。

    从1927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有14万红安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已查明登记在册的红安籍烈士有22552人,其中,省军级以上11人、地师级以上88人、县团级以上500多人。当年,红安6.5万人参军,仅620人生还,100人参军,活下来的还不到1个人。

    走在红安,随处访问,你会发现许多地方,几乎家家有红军,户户有英烈,山山埋忠骨,岭岭是丰碑。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红安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实属世所罕见。

    七里坪镇秦罗庄是一个不大的村子。1929年, 秦基伟和村里100多弟兄当红军,只有秦基伟是唯一的幸存者。1931年,观音阁村55名年轻人一起参加红军,活下来的只有秦光远一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时,张李家村有60多名青壮年参军,建国时,仅有张天伟3兄弟幸存。还有许多村参军的无一幸存。1929年秋到1931年7月,檀树岗红军招募处两次招兵7000多人,七里坪镇程维德一个村子就有100多人参加了红军,到解放后仅存7人。

    天苍苍,地茫茫,枯草青,青草黄,母望儿归儿未至,妻盼夫回夫未还。有多少人千盼万盼,有多少回望眼欲穿,青丝变成白发,望到的是长空雁断,盼回的是烈士证明。

    风萧萧兮倒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满门英烈铸忠魂。 

    宋代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感天动地。如今,翻阅红安烈士登记册,满门忠烈的记载,比比皆是。戴克敏、戴季伦、郑行瑞、程训宣、王鉴、林清芝……,一家家,一户户,他们的事迹气壮山河,令风云为之动色,让闻者为之动容。戴克敏便是其中的代表。

    戴克敏是黄麻起义著名领导人之一,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出身书香世家,文武双全。他参加过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是黄麻起义计划的起草人。他还是郑位三、吴焕先的入党介绍人。戴克敏全家14人参加革命,除2人病逝在革命岗位和参加过长征的胞妹戴觉敏幸存外,其余11人全部英勇献身。

    父亲戴雪舫是董必武的挚友,参加过辛亥革命,任过中共麻城县委书记,主持创办了大别山第一所列宁小学,在掩护学生转移时被敌机炸死;二伯父戴先治和四伯父戴先致,从事地方武装斗争,被敌人凌迟处死;三伯父戴伯先在白区做地下工作时被敌人杀害;主持创办大别山第一个红军医院的八叔戴叔先在肃反中被错杀;十叔戴先诚、堂兄戴道溥、堂弟戴道高、大弟戴道深在战斗中牺牲;堂妹戴醒群是红军医院医务主任、原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的妻子,被捕时身怀六甲。敌人劝降不成,先用小刀割掉她的乳房,又用大刀剁掉她的四肢,然后割下她的首级。她牺牲时年仅22岁。

    3,革命信仰大于天。

    七里坪镇王锡九村黑洼山脚,长青的松柏和绚烂的映山红丛中,矗立一座烈士纪念碑。这里长眠着2000多名红军将领和县乡苏维埃干部,大多是当年肃反时被错杀的。

    凡是生命,都深知生命的宝贵。可一旦信仰与生命激烈碰撞,革命者定是信仰大过生命。红安的共产党人,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图奉献,不图利,不图名,心怀理想,信仰坚定,即使蒙受冤屈也决不叛党。

    1931年至1932年,一大批红安将士被张国焘错杀在七里王锡九与河南的新集和白雀园,仅县团级以上的就有66人。被错杀者没有一个人丧失革命信仰,被错杀者的亲人也一直都全力支持革命。

    戴克敏为了革命,为了补充军粮,把自己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卖掉,买成粮食送给部队。倾家荡产,以致没顾及到自己弟弟饿死夭折。妻子生育,徐向前劝他回家看看,他说等打完仗再说。 1932年7月,27岁的戴克敏被冤杀。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留下了最后的话语,“我走后,请告诉我父亲,我是清白的,是革命的,希望他和全家不要为我难过,大家努力,革命到底!”

    1932年,红安有63名区乡干部,被扣上“改组派”的帽子,要被处决。临刑时,五区区委书记徐德聪对行刑队说:“今天,虽免不了一死,但我们的心还是红的,你们把枪收起来,还是用刀砍吧,省下这些子弹,说不定可以消灭几十个敌人”。在被错杀的最后关头,考虑的是为革命节省子弹,选择的还是一心向党。何等的忠贞,何等的令人敬佩!

    时光匆匆,即使相隔快百年后的今天,许多后辈听了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话语,也还是禁不住眼含热泪、仰天长叹。

    诚既勇兮又以忠,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亦英雄。

    4,巾帼何曾逊须眉。

    红安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王鉴烈士的妻子夏国仪,积极投身农民运动和妇女运动,曾任县农民协会第一届执委、妇女协会常委。1927年28岁时被捕,受尽酷刑,也决不说出党的秘密。寒风凛冽,敌人剥光她的上衣,用铁丝穿透她的乳房,反绑双臂,游街至武昌阅马场,把她钉在门板上凌迟。长钉钉骨,小刀割肉,声声作响,血水四溅,令在场者耳不忍闻目不敢视。

    少女英雄林清芝,父母早年参加革命,受其影响,不满10岁就担任童子团团长,13岁在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工作。红军父亲牺牲后的1933年夏天,她和母亲一道被捕,敌人逼迫她们脱离革命,坚决拒绝后,被押至宝印山。胸怀光明者,断无恐惧心。林清芝大声喊道:“要杀要剐就快来吧!”刽子手双手发抖,连扣8次扳机均未打响,退出子弹,重新装上,再次扣动扳机,才将其杀害。林清芝是红安烈士名册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牺牲时,年仅15岁。其母被民团敌人用梭镖捅、用石头砸,伤得半烂后抛到半山腰而死。              

    徐向前元帅的第二任妻子程训宣,婚后留在后方,组织地方武装,发动群众,拥军支前。1932年,在苏区肃反中,保卫局逼迫程训宣揭发丈夫徐向前是改组派是奸细。程训宣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至死也不作伪证,最终被执行枪决,年仅21岁。临刑前,程训宣让难友转告徐向前,“你的妻子对你是忠诚的,对党是忠诚的,我是为了革命而死的,你不要为我难过”。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难友说,临刑的前夜,关押程训宣的牢房里,久久地传出她深情而悠长的山歌。

    国家及省与县的档案馆里,成千上万红安烈士的事迹记录,层层叠叠。大革命时期的著名人物、黄安农民运动先驱、后调赴湘鄂西并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的王鉴,黄麻起义领导人之一、鄂东特委书记王秀松,黄麻起义领导人之一、黄安农民政府主席曹学楷,鄂东北苏区创建者之一的徐朋人,红军著名战将、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共和国第一个红色法庭女庭长闵丹桂,被敌人砍头示众七天七夜的程昭续,被剁成八块的田开寿,被割掉耳鼻后活埋的张南一,被剖腹挖心的秦绍勤,陈定侯、张培鑫、汪奠川、赵赐吾、吴永达……,哪一个人不是让人肃然起敬,哪一个人的故事不是荡气回肠、感天动地。

    徘徊在生死之间,踌躇于明暗之处,有人选择生,有人选择死。许许多多的红安先烈,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激昂斗志,脚步铿锵,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身碎骨,也要用无悔的选择铸就生命的光华,化为永恒,虽九死亦犹未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三、奋勇前行

    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里,珍藏着一本薄薄的书籍,书页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然而却是那样的弥足珍贵。它就是全国最早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

    1920年9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国内出版发行1000册,历经百年风雨,全国仅存9本。

    这本书是董必武的学生张行静的所读所藏。1929年,因叛徒告密,张行静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也没能让他交出《共产党宣言》。张行静英勇就义后,这本书辗转数十年,三易其手,才被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了国家一级文物。

    这本《共产党宣言》,见证了红土地上的改天换地、风云际会的历史,也见证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见证了红安人的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精神品质,也见证了红安人一心向党、万死不辞的铁血丹心。

    1,万众一心跟党走

    从1923年党的黄安工作组算起,在红安这块土地上,党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战争年代,不管怎样的血雨腥风,不管怎样的艰苦卓绝,党的组织始终不散,革命的武装斗争始终不断。

    1927年9月,无产阶级革命家、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时任中共黄安县委代理书记的郑位三在七里坪传达“八七会议”精神,随即,进行了“九月暴动”。11月13日,在黄麻特委的直接组织和领导下,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黄安、麻城等地的农民手持大刀、长矛、土铳、锄头、撇把子枪,在火把的映照下,一举攻克黄安县城。18日,在城南教场岗召开万人大会,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鄂东军。

    一声铜锣响,满城暴动声。黄麻起义直接攻城的人数3万,外围呐喊助威的人山人海,火光四起,“哦嗬”喧天,声势浩大,地动山摇。当年,黄安县党部清乡委员会曾在布告中哀叹,“十龄幼女,口喊自由。三尺之童,目无长上。黄安素称礼义之邦,一变而为禽兽之所。足见其赤化到了深入人心的地步”。

    县城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吴兰陔写下一幅对联,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那时的人心向背。“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克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1931年9月,红四方面军集中主力7个团加上黄安独立团的兵力,发起黄安战役,激战43天,打破了蒋介石15个师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歼敌1.5万,活捉69师师长赵冠英,取得了著名的黄安大捷。12月23日,黄安第一次改名红安。

    红安人参军参战,捐粮捐物掀起高潮。“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黄安谣》,就是当时历史最真实最形象的写照。《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拥护红军歌》等一大批红安歌谣,由此唱得更加响亮。

    跟党走,不回头。红安人在革命高潮时是这样,在革命低潮时,同样如此。有铮铮铁骨,也有寸寸柔肠。

    “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哪怕白匪再疯狂,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这就是最艰苦的日子里游击战士的表白。

    “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就是红安老百姓无私的情怀。

    走在大别山,至今仍能听到人们传颂着兰大妈的故事。兰大妈名叫兰桂珍,5岁当童养媳。在扩红时,她动员乡亲说:“红军是咱穷人的队伍,自己人要支持自己人”。

    她动员丈夫程启忠到招募处报名,送郎当红军。丈夫牺牲,她又把儿子送去当红军。后来,又动员六弟参加抗日队伍,动员五弟参加挺进中原的刘邓大军。

    她是县苏维埃政府赞誉的支前模范。红军走后,她把家里仅有的两亩地换成20斗大米,送给了游击队,自己四处漂泊,以乞讨为生。

    解放时,兰桂珍的父亲、丈夫、4个儿子和4个兄弟10位亲人都已全部牺牲,全家11口只剩下她孤身一人。她说:“虽然没有了骨肉亲人,但我的心早已跟革命融为一体,共产党就是我的亲人!”

    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相连、鱼水相亲的深厚感情。树连根,指连心,亲人连着命,骨头连着筋。大革命时期,红安农协会员6万,黄麻起义,就迅速聚集攻城者3万。从那时起,一直到1949年4月5日红安全境解放,22年的武装斗争中,子弟兵前方打仗,老百姓后方支援,男女老少,一齐上阵,成为了红安地区革命战争的一种常态。平时,兵是百姓;战时,百姓也是兵。

    国民之魂,思想化之。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红安属古黄国领地,1563年建县。历史上人口迁徙,多种文化不断交融沉淀,使得民风彪悍而不失淳厚。

    红安人崇文尚武,尤其崇尚传统文化。明代有“文风犹盛唯有楚,楚亦在黄安”之说,亦曾有“荆楚进士之乡”的美名。《湖北通志》和《黄安县志》等记载,明清两代,全县有文武进士56人、文武举人数百人。历史名人“黄安三耿”之一的耿定向,在天台书院著书讲学,还培育出状元1人。

    天台、天窝、洞龙、云台、钓台、石林、桃花等七大书院及鼓书、皮影戏、花鼓戏等讲的多是仁义礼智信与忠孝节勇和。凡有井水处,皆传教化词。

    当共产党的学说与传统文化的精华高度融合,再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时,红安就凝结出了一种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红安精神: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

    这种精神,是历史的延续,是血脉的传承,是洪钟大吕,是时代的强音。

    2,漫漫征途行色壮

    鄂豫皖是全国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苏区,红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红安这块土地上,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

    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后成立的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是共产党在鄂豫皖地区的第一支武装队伍。这支队伍后来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经历了鄂豫皖数年的烽火硝烟,编入红四方面军。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七里坪成立,为全国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歼敌88万,战斗足迹遍及鄂豫皖川陕甘宁青新等9省,走出了700多位开国将军。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

    红四方面军撤离后,1932年11月,红二十五军在檀树岗重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途中开辟了一块有50万人口的鄂豫陕根据地。历时10个月,途经5个省,转战万余里,1935年,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会师。

    这支红军部队最迟开始长征,最先到达陕北,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重要条件,为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称其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向导”。红二十五军后来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

    红二十五军撤离后,红二十八军留守大别山。不足2000兵力,经过艰苦奋斗,不仅没有被敌人消灭,反而越打越多,越战越强。“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有大山在,到处有红军”。

    红二十八军转战于鄂豫皖边区及周围45县,抗击了10万大军多次清剿,牵制敌军最多时达68个团约17万人,歼敌正规军3万以及大批反动民团武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

    风云起,铜锣响,猛士出,战沙场。从1927年起,在红安这块土地上诞生的队伍和全国各地人民军队一起,历经硝烟战火,走过漫漫征途,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诚。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见高峰。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徐富盈、张凯雯:学习卫国英雄,树立报国志向(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选择——来自将军县红安的报告
·特稿:红旅第九路:瞻仰十大将军县故乡(组图)
·李金奎:红旅第九路:瞻仰十大将军县故乡(组图)
·特稿:红旅第九路:瞻仰十大将军县故乡(组图)
·胡遵远:厚礼献国庆——《将军县的初心故事》正式出版(组图)
·特稿:厚礼献国庆——《将军县的初心故事》正式出版(组图)
·特稿:将军县里“将军红”(组图)
·张伊:将军县里“将军红”(组图)
·特稿:将军县里“将军红”(组图)
·杨建文、胡慧:鄂州市吴都中学赴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研学之旅(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王均德:选择——来自将军县红安的报告
特稿:选择——来自将军县红安的报告
徐富盈、张凯雯:学习卫国英雄,树立报国志向(组图
特稿:学习卫国英雄,树立报国志向(组图)
红墨水:韩银山:砥砺奋进新时代 继往开来再出发(组
特稿:韩银山:砥砺奋进新时代 继往开来再出发(组图
袁继春、袁萍:开国女上校,老红军战士何锐的故事(
特稿:开国女上校,老红军战士何锐的故事(图)
朴实的语言 深刻的道理 滚烫的旋律 铸就了经久不衰的
吴隆繁: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先行者 延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