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丰满区帽儿山:因形似草帽而得名,海拔270米, 相对高度70米。帽儿山墓地是东北地区迄今发现最大的汉、魏时期墓群,其范围以帽儿山为中心,北起龙潭山南麓,南到炮手口子,西起松花江东岸,东至裕民村附近,面积约十余平方公里。根据出土文物与史书相互印证,经过考古学家认真分析研究,确认帽儿山古墓群主要是汉、魏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夫余贵族与平民的墓地,也有少量汉代汉族人的墓地。
吉林帽儿山古墓群的发现,对于确认吉林市是夫余王国前期都城所在地、对研究东北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兴衰和当时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俗以及中原文化的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经钻探与密度测算,推断帽儿山墓地的所有墓群加起来,至少有6000座墓葬,有可能还会超过1万座。
公元前206年,一个地方民族创制的奴隶制国家在东北建立起来,它的名字叫夫余。最强盛时,夫余的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东达挹娄,西接鲜卑。
《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夫余王碑,即好太王碑,是高句丽19代王碑刻,位于集安市。
(作者简介:阚世良,民盟党员。2007年评为吉林省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多年致力于《长白山江冈志略》的研究与解读。安学斌,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理事,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长白山地域文学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