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五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8军某部,全歼了盘踞在浠水境内的国民党军队,解放了浠水县全境。从此,中共浠水县委、浠水县人民政府和县大队进驻了浠水县城。掀开了浠水历史新的一页。
在浠水,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党、军及政府组织,经历了隐蔽——半公开——公开,直至全境解放进驻县城等四个阶段的曲折过程。随着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到达罗田、黄冈。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在鄂豫边区第四地委(书记李友九)的领导下,在当时的黄冈三里畈(今罗田管辖),重建了中共浠水县委。张若谷为书记,丁连三为副书记、县长;刘建勋、游正刚、刘浩、於保诚等7人为委员;刘浩为副县长。这次会上,刚组建的浠水县委对解放后的工作作了部署,酝酿成立7个区委、1个镇委;建7个区公所、1个镇政府。会后,县委带领地方武装在团陂一带打游击。这时,石川是团陂区委书记。这之后,四月八日、四月十四日、四月三十日,二野部队和中原独立师,曾先后三次打进县城,县委、县大队随大部队先后三次进到县城。直至五月十五日浠水全境解放,县委、县政府和县大队才正式在县城长驻了下来。
县委进驻县城后,石川担任了县委组织部长,李尚春担任了县委宣传部长。
县政府以县长丁连三和副县长刘浩的名义,分别公开发布过两个布告,但是政府日常工作由秘书杨超代理着。
直至六月十七日,白水田同志报到,浠水县人民政府(当时称人民民主政府)的县长——白水田,才正式走马上任。一九五○年元月,石川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张若谷、石川、白水田三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着当时五十七万余浠水人民,像一辆“一辕三驾大车”驰骋在广袤的鄂东大地上。
(一)
张若谷等三位领导,都是“南下”军人、干部,都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过,都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斗争的考验;意志坚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都是叱咤风云,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共产党人。在浠水的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
张若谷,一九一七年生,河南省原新郑县人。在中学上学时,就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一九三六年投身革命;后考入北京大学学习;一九三八年加入共产党,同年担任新郑县委书记;一九四一年任豫中地委书记;一九四二年到延安“抗大”学习;一九四七年随刘邓大军南下。白水田,原名郭辅唐,一九一九年生,山西省沁源县人。一九三六年参加革命活动;一九三八年加入共产党;同年秋选派到延安“抗大”学习,后升至马列学院学习。一九四一年五月到王震将军的359旅工作,参加了大生产运动;随359旅“南下支队”万里征战;参加“中原突围”战斗,胜利回到延安。这时他已是一名团职政工干部了。这之后,他又被选送到中央党校学习;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转战到东北战场,改名为白水田。在东北行政委员会粮食总局,他担任了调任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处长是总局副局长史敏兼任),粮食总局驻沈阳办事处副主任。在胜利完成辽沈战役和解放东北全境后,他随四野部队南下,并留在湖北工作。他主动要求到基层锻炼,被选派到浠水。石川,一九二0年生,河南省现尉氏县人。一九三八年经张若谷介绍参加革命,并加入共产党。同年被派送延安“抗大”学习,一九四七年随刘邓大军到大别山。曾在鄂东地区打游击;担任过中共黄冈中心县委委员,黄冈县但店区委书记。
三位中,尤其是张若谷同志,北京大学学生,理论功底厚实,文化知识渊博,参加革命资深阅富,实为翘首。他们入主浠水,心想在一处,步迈向一方,劲使在一块;团结战斗,分工负责,将浠水的工作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二)
进驻县城,张若谷、白水田、石川他们心里装的是人民,替人民办事。接管旧政权,是他们进城的第一件大事。但他们想到的不是仅仅接收其财物、产权。而是如何有效行使其管理社会的权力,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刚解放的浠水,是旧政权留下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的烂摊子。国民经济严重破坏,长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物资极度匮乏,市场动荡,人心浮动,民不聊生。加上一九四七年、一九四八年连续两年水灾,沿江湖区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国民党溃退时又抢走了不少粮食,城乡普遍缺粮,成千上万人处在饥饿之中。那时,浠水全县食盐、煤油、棉布、火柴都奇缺。广大人民是做饭没米,炒菜没盐,点灯没油,生火没火柴。物价涨出三、四倍。在这样严竣情况下,还要完成“支前”工作,还要抓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还要进行“清匪反霸”的斗争。
工作千头万绪,张若谷、白水田、石川他们从抓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入手,狠抓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他们从市场、流通的启动、搞活;物价的平抑、稳定;生活必须物资的填缺补短,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必需抓起。从根本上安定人心,稳定社会。
他们采取经济与政治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先城镇后乡村,一方面组织动员县城各大商家、商号,包括城乡各粮号、粮铺开门经营;要求他们“讲信誉、守法度、合理物价,公平交易” ;鼓励他们积极采购食盐、煤油、棉布、火柴等生活、生产急需物资,保障市场需求。张若谷、白水田亲自找县城内有代表性的大商家做工作。使他们积极配合政府,在搞活流通,平抑物价,保障供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在这个前提下,同时利用政治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阳奉阴违,囤粮积物,哄抬物价,趁火打劫的捣乱分子和不法商家。在农村,责成地主、富农将家中囤积的粮食拿出来,向农户借贷。这样,不仅解决了城乡人民缺粮饥饿问题,还顺利遏制了三次全县性物价上涨风潮,安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 他们还组织汛洪期间的巴河、兰溪长江大堤的固堤抢险工作;晚秋季节时全县的再生稻的生产和红苕等旱作物的迁插、播种。分别在团陂、汪岗、巴河、兰溪等乡镇组织召开物资交流大会,动员城乡各大、小商家参加,安排县剧团到场演出唱戏,活跃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推进城乡物资交流,搞活市场,搞活流通,搞活经济。
经济搞活了,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发展起来了。反过来推动了“支前工作”, “清匪反霸”斗争等等以顺利进行。当年,支援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大江南的粮食、草料的征调工作,浠水完成得及时到位。一九四九年冬,中央为弥补国家财政政赤字,回笼“游资”,制止通货膨胀,决定在全国发行胜利折实公债,分配浠水2万份任务,浠水在黄冈地区十县中,第一个认购完成。
(三)
打造一支能干、能说、能写的干部队伍,使新政权建立基牢本固。是张若谷、白水田、石川进城狠抓的一项工程。
接管了旧政权,废除其基层的保甲制度,建立起7区1镇,及其区、乡下的行政村制度。百废待兴,需要大批的干部,需用大量的人才。张若谷、白水田、石川他们,在充分发挥“南下”干部和长期坚持“地下斗争”的本地干部的核心作用的前提下,大力发现和培养在基层农会工作中的积极分子,优秀人才,选拔他们担任基层农会和民兵、青年、妇女等组织的负责人,挑选他们参加区、乡工作队,有的甚至培养成为乡、区的负责人。
大胆留用旧职人员,吸收有特长的旧知识分子参加工作。如:徐文煌,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任民国政府部队连长、大队长、团长;曾任北京公用局处长;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英山县代理县长;湖北省水上警察局长、水警总队队长等职。一九四八年后在县中学当教师。曾营救过共产党人徐楚光、徐敏文,在新四军五师突围时,也曾做过有益的工作。他懂水利,县政府安排他到实业科(后改名建设科)工作。如:吴仲介,祖籍大冶金牛人氏,早年弃学经商,经营有百年历史的“吴力生”南货店,创造了一整套的经营经验,在全县人民群众乃至在鄂、豫、赣、皖等省的商界中享有盛名。他本人在县工商界享有极高的声望,从一九四三年起被推选为全县工商会理事长。他得知浠水全境解放,从外地赶回县城,筹粮捐款,迎接浠水解放。不仅继续批准他担任全县工商会会长,县委还安排他担任了县“人民代表会议”的副主席。如国民党时期的县医院院长胡震夏,安排担任了县卫生院的院长;原浠水初中校长蔡天民,安排担任了县一中校长等等。一大批教师、艺人和能工巧匠都得到了合理的安排和使用。
在这个前提下,他们还积极欢迎和组织浠水在武汉等外地上学的大、中专学生和毕业生,回来参加家乡的建设。一九四九年七月二日,武汉大、专学生返乡宣传队一行二十余人回到了县城,张若谷、白水田对这群大学生极为重视,欢迎他们回乡宣传,动员、挽留他们参加家乡的建设。经过他们的细致工作,陈受曾、邓震东、裴锐铨、胡均虞、范势昭等十多人留了下来。由此吸引了一大批大、中学生回乡工作。县委让他们享受供给制待遇,将他们安排在县委、县政府和各区政府机关工作。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
由于他们有文化,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适应性快,很快成为了当时干部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的被委以重任:陈受曾为“土改委”秘书;裴锐铨为教育科干部、副科长;邓震东为白水田县长秘书;王学晋为农村重点工作组组长等等。 县委还举办各种类型干训班。分别对工、农干部,青年、妇女干部,财会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进行有侧重点的培养和训练。如对工、农干部侧重文化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培训;对财会干部侧重于对业务的熟练和提升;对知识分子干部侧重于党的纪律和优良传统、作风的教育。还举办教师和医护人员讲习班,对教师和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在这些培训中,张若谷同志总是有的放矢,教育工农干部要多看知识分子干部的长处,爱护、支持知识分子干部工作;教育知识分子干部要尊重工农干部,多拜工农干部为师,不要翘尾巴。教育广大干部取长补短,搞五湖四海、团结共事、共同提高。以锤炼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激发、增强整个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一方面通过培训,对干部进行教育提高;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给干部压担子,让干部经受锻炼,得到成长。有的下派任职,让其在基层磨炼。在县委、县政府办公室,编办“简报”、“通讯”,以文字形式,通报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宣传先进典型,推广科学技术等等。既指导、推动工作,又激发广大干部勤学、勤思、勤写;酿造了做实事、说实话、写实文积极性。在干部中造就了一大批在群众面前能讲,在任务面前能干,总结工作能写的“三能”干部。当年,浠水人的文章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文艺》和《黄冈报》经常能见到。
张若谷、白水田、石川他们,不仅在实际工作中放手使用干部,还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干部,识别干部,大胆挑选和提拔干部,使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如王利滨、汪修华、郭瑞桢、王映明、邓震东、董增光、李振波等,都是从浠水走出去的杰出人才。他们中有的成为了省、市领导,有的是省、市机关和外地市机关内的负责人。
当时不仅保证了县内各项工作有足够的人才,同时还向上级机关输送了不少优秀干部,是新中国成立后,浠水向外输送优秀干部最多的时期。而且,浠水籍干部以有知识、有文化、懂专业,爱学习的崭新风貌受到了广泛好评。
(四)
张若谷、白水田、石川他们在抓好全县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坚持自身过硬。他们深入基层,扎实苦干,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参加战斗,指挥战斗;办实事,求实效,打硬仗。
他们号召各级干部“少在机关吹,多到基层擂”。他们带头“不在城里蹭,常到点上蹲”。他们责令全体干部“摸实情,讲实话”,不能说假话,汇假报。
在安排、布置、开展工作时,他们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将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传达、贯彻、落实。每开展一项工作,先调查研究,摸透下情,有的放矢;推动工作,有分析、有典型;工作结束,有检查,有总结。他们亲自下基层调查研究,要求区、乡领导带头调查研究,组织专班开展专题调研;还布置调研课题,发动各级干部调查研究。他们深入蹲点、办点,注重掌握一手情况。要求面上做的,先在点上做;面上发现难题,先在点上解决。喊破嗓子,先做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