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江苏徐州2020年7月14日电(汪春恩、陈景胜)7月11日上午,由江苏省邳州文化研究会举办的纪念王杰牺牲55周年 弘扬王杰精神报告会,在市王杰干部学院举行。邳州文化研究会以及老年大学的近百人,以及邳州心连心志愿者的二十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副会长晏文军主持。邳州市委宣传部王瑞先、邳州文化研究会王艳芳会长、刘彤名誉会长、刘汉超常务副会长、原王杰精神研究会汪春恩会长以及王杰干部学院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等聆听了报告。邀请山东济宁讲师团徐倩同志和王杰部队王杰连原指导员员唐建伟以及王杰家乡山东金乡王杰中学赵中华同志介绍学习践行王杰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和王杰青少年时期学习成长的故事。 报告中,掌声四起,观众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感人的教育。
王杰,1942年10月,出生在山东金乡县。1961年8月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班长。1962年加入共青团,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入伍以后,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奖,被评为模范团员。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邳县张楼公社(今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镇张楼街道)担任民兵地雷爆破训练的教员。当进行最后一项——地雷实爆训练时,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由他做示范动作。演习的项目是绊发式防步兵应用地雷(炸药包代替地雷)的设雷技术,已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此时,炸药包突然意外发生爆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王杰大喊一声:“闪开。”便毅然飞身而起,扑向炸点……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永远留在了邳州张楼乡。在当地政府和驻地群众的一再请求下,部队决定把王杰安葬在他光荣牺牲的地方。1965年7月16日上午,当地政府为王杰举行了简朴而又庄严的安葬仪式,方圆几十里的广大群众和部队官兵组成了隆重的送葬队伍,纷纷来给这位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好战士送行,战友们眼含热泪,乡亲们失声痛哭……英绩昭彰千秋,精神彪炳万古! 王杰事迹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毛泽东题词:“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朱德1965年11月9日的题词是:“学习王杰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周恩来的题词是:“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施工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录王杰诗)”他用自己的生命,树起了一座年轻一代不朽的丰碑。王杰牺牲后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组成部分,他的英雄事迹广泛传播。新华社、解放军报记者联合撰写通讯《革命青春的赞歌记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1965年11月,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同时,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分别发出通知,要求广泛开展学习王杰的活动。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成为了人们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王杰是普通的战士,更是时代的英雄,他用生命践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即“王杰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邳州是王杰“两不怕”精神的发祥地。55年来,王杰精神就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引领和激励着我们坚守信仰、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不断续写邳州新篇章,逐步走向强、富、美、高的辉煌。55年斗转星移,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王杰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将从中挖掘时代价值,汲取精神滋养,更加激发人们与时俱进,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