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有个宋永喜,人称英雄三十里。交通情报累立功,大义灭亲伸正义。”赞的是盐阜革命老区---大丰区白驹镇在解放战争中赫赫有名的民兵英雄宋永喜同志。
宋永喜同志1918年7月出生于白驹镇南洼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中等身材,脸颊丰满,精神抖擞,看上去就知道是一个很朴实的农民。他1942年10月参加革命,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我党情报员、沿堤乡民兵大队长等职。1947年被苏中一分区授予“民兵英雄”称号,新华社曾广播过他的事迹。2000年,他在家中病故。
民兵大队长宋永喜 坚持每日三十里
解放战争时期,宋永喜每天从西团到白驹单程三十里,侦察敌情为地方政府和民兵提供情报。当地老百姓们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三十里”。当他走过每家路口时,老百姓总是亲热地说:“三十里来了,我们可安心了。”全乡80多家军属在他帮助下解决了分田与耕种后,异口同声地说:“三十里是我们心上的一把钥匙,一见三十里万事就解决。”叶挺(盐城)战役中,宋永喜连夜冒风雨动员了42付担架。群众替他下了结论:“谁不能完成的任务,三十里能完成。”蒋军占领了白驹镇后,宋永喜就决心坚持斗争。当时,有9个青年跑出来说:“我们死也跟三十里走。”蒋军搬走了宋永喜家里用具,企图以此威胁他,但他却置若无事地说:“只要留得人在,不怕没得家具。反攻一到,还不都是我们的!”那时部队里正下着一个奇怪的紧急命令:“宋永喜同志立即停止工作,争取时间休息”。队员们拥在一起屈指计算,“三十里”已有五昼夜没有合眼了,他一直在忙着对敌斗争。就在他接到休息命令的当天晚上,他刚一睡下,忽然想起了军属粮草要处理,于是又匆匆地走了。在一次严寒的夜里,北风呼啸着,“三十里”护送某部转移到一条大河边,情况不清,又无船只,大家都感到进退两难。“三十里”毫不迟疑的脱下衣服游过了大河,得到了船只,当把所有人安渡到对岸时,他混身已经冻僵了,但他还是咬紧牙关,把大家送到目的地。在10多里的行军中,他光着脚,冻得跌跌撞撞,曾三次跌下河湾,有些认识他的人感动得流泪说:“‘三十里’上面不是叫你休息吗,你够辛苦的了。”他却笑着回答:“为了革命工作,多吃些苦,我觉得是痛快的。”
他跑得快,比子弹还灵活
宋永喜是我们的交通员,经常在白驹西团之间跑交通传情报。那时候全靠两条腿来回奔跑。他身体素质好,夜星里一个时辰能跑三十里。《水浒传》里108将中有神行太保戴宗,而宋永喜是现实版的中“神行太保”,被人们称为“英雄三十里”。有一次,他从白驹往西团送紧急情报的途中,被两个伪军发现了在后面紧追。见宋永喜跑得快,看看追不上了,两个伪军便边追边开枪。子弹在宋永喜身后嗖嗖地乱飞。宋永喜急中生智:子弹虽然厉害,可它不会转弯。赶紧往河滩上的芦苇丛里一钻,继续飞跑。敌人看不见宋永喜的身影,又害怕芦苇丛中有埋伏,只好朝宋永喜跑去的方向放了一阵乱枪后走了。就这样,宋永喜及时准确地将重要情报送到了区队部。
他一个猛子,能扎过河中心去
有一次,区小队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准备夜里对驻扎在大河南的一股敌人实施偷袭,但又担心兵力不足不能冒险行动。宋永喜同志主动请缨游河过去侦察。当时正是冬季,水寒刺骨;加之鸭子岸河段是串场河的弯子口,水深流急。队领导默默地看着宋永喜没有说话,宋永喜知道领导是在担心他的安全,立即说道:“请领导放心,没得事!我一个猛子就能扎过河中心那边去。”当晚,宋永喜为了驱寒,喝了两盅白酒,然后把酒盅朝肚脐眼上一扣,用布带子在腰里绑好,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到敌人的眼皮底下。侦察中,他发现敌人早有防备,还增加了两挺机枪,正计划准备第二天下乡来扫荡。区队领导获得准确情报后审时度势,决定取消当夜的偷袭计划,连夜组织民兵和群众及时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和损失。宋永喜同志的勇敢侦察行动受到了上级党组织和区队领导的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