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旬阳县红军镇红军宾馆住宿了一夜。次日一早,我请头天下午那个姓张的摩的师傅送我到湖北郧西县。张师傅驾驶技术谙熟,经常搭人到湖北那边,路况、路线了如指掌,可以称得上是鄂陕交界地带大山深处的“活地图”。
我要去的目的地叫“湖北口”,这是一个位于鄂陕交界的郧西、镇安两县之间,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镇。张师傅说,湖北口也叫泗峡口,是四面环山的关口。走进泗峡口,你会现实的感受到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湖北边镇,方圆百里的鄂陕两省百姓都管她叫“熬家场”。
红军镇距离湖北口将近50公里,摩托车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足足跑了两个小时。沿途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穿越了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等多处高山峡谷,风景绝佳,民风淳朴。
湖北口是一个回族乡,地处鄂西北边陲,踞于湖北大梁之巅,三面环陕(陕西镇安县),一面归鄂(湖北郧西县),地扼秦楚要冲,“一脚踏两省”。这里东距郧西县城145公里,北距西安285公里,全乡版图面积为251平方公里。
据镇上的老人讲,这个秦楚边镇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代这里是秦岭深处的小驿站,过往盐商茶商在这里歇脚驻足,秦楚间的的官差邮差在这里饮马加料,偶而也有州官、县官和巡抚大人在这里"体察民情"。民国至今,这里也出过几个州官县官,可谓地方随小,位置偏远,却也人杰地灵。
到了湖北口街上,我具体了解了湖北口的准确位置,可年轻人都不知道。打听了几个老人,才得知真正的湖北口(湖北关)离场镇起码还有12公里,当地人叫泗峡口。于是,我只好请还没有离开湖北口场镇的张师傅继续送我直刹泗峡口。
湖北口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高寒乡镇。1984年被省政府划为革命老苏区,是十堰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民族特色浓厚,回汉杂居,是重要的省际边贸乡镇。
因为泗峡口隶属湖北,自然少不了操正宗湖北方言的居民,他们管热叫"勒",管吃饭叫"加食";人数最多的当属一群下河人,也就是湖北人说的郧西人,他们讲下河话,是江淮方言的一种次方言,把上面叫"高头",把我叫"偶",语言轻柔委婉。还有一些村落的人操秦巴方言,也就是汉中方言,带有浓浓的川味。这个镇因为回族不少,更名为湖北口回族自治乡,这里的回族同胞全部讲正宗的西安方言。一镇四音,村村语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家庭,每个成员间口音不同,爷爷听不懂孙子的话在这里十分正常,但在中国的乡村小镇上这却是罕见的。
寒风中,我跑步登上湖北关门楼眺望这个重要关隘的四周地形地势。泗峡口海拔1000多米,地处秦岭南麓深山中,空气清新凉爽。山上森林茂密,大树遮天蔽日,山下溪水莹莹,河中塘里鱼虾成群,展示着泗峡口原始的生态风貌。山谷河畔稻田犬牙交错、纵横密布,山坡上、山脚下农家小院炊烟缭绕,俨然一派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山大沟深,土厚民淳,是我对泗峡口的最深印象。这里民风淳朴善良,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依然保留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上古遗风。我看到,湖北郧西、陕西镇安两县的社区在这里还分别建成了游客中心、社区博物馆(陈列馆),让优秀民族传统得到了完整的保存。
泗峡口最大的姓氏是李姓,祖籍湖北黄州,由下江迁徙而来,操江淮方言,目前有2000多人。李家是一支崇尚诗文古风的家族,"文礼学有成、积善定光荣",是其支族堂号。李姓是泗峡口的名门望族,历史上走进名人殿堂的泗峡口人多半出自李家,镇上的各种传说遗事也主要出自李姓人家。千百年来,泗峡口人保持着宽厚、淳朴、勤劳、善良的民族传统,在这块美丽而贫瘠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湖北口东居楚,西望秦,连接鄂陕两省,守着湖北的西北大门。在湖北关城楼的两侧,一边是“秦亭”,另一边是“楚亭”,亭子样式也有不同。湖北关一带不仅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曾经活动的鄂陕边区,也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中原突围部队的活动区域。
湖北口回族乡虎坪村,一幢老屋静静屹立在村口,黑瓦黄墙,蓝色的门牌号上写着“虎坪村六组27号”。这里原来叫涝池大院,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曾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郧西会议”。
很快,红二十五军在郧西周边开辟出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并建立了1个区、46个乡村苏维埃政权机构。从此,红二十五军在鄂西北地区站稳脚跟。
不久,红二十五军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向陕南、豫西南扩大,全军发展到3700多人,地方游击师、抗捐军2000多人,同时成立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和13个区、46个乡、400余个村政权,辖区人口近50万,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
1934年11月,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他们从鄂豫皖根据地长征到郧西、陕南地区。部队到达郧西后,红二十五军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播撒革命火种,《什么是红军》宣传单就是当时印发的。
郧西县档案馆收藏陈列的这张404字的传单上清晰写着:“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红军里面的人,都是工人、农民、贫民、士兵出身,所以他们能代表穷人的利益”“红军与穷人关系特别亲”……落款为1934年12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
这张珍贵的《什么是红军》宣传单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当地百姓清楚阐述了红军的宗旨、性质、任务和政策。褪色的宣传单,见证着永不褪色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1935年5月,身为红军特务队副班长的李玉才,将一张红军传单交给妻子刘立英。刘立英虽不识字,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但她知道这是红军发的传单,便决心将它保存下去。
随后,红军主力北上。在白色恐怖的艰苦环境中,在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的反复搜查中,刘立英将这张传单藏了又藏,包了又包,几经转移,这张珍贵的红军传单终于得以保存至今。
刘立英始终坚信,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只要红军还在,穷人就有希望,就有出头的一天。1947年冬,穷苦人的希望终于实现了,随着郧西解放,穷人翻了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1981年,家住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虎头岩村的刘立英,将珍藏了46年的红军传单《什么是红军》交到郧西县档案馆。
当年,从湖北口追随红军长征的丁起鸿,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为了能让后人记住那段历史,丁起鸿给几个孩子分别起名为:爱民、爱国、爱军。
据了解,郧西县档案馆还收藏了红军长征时期的水壶、剪刀、烟袋等物。据称,这些都是当年红军在老乡家里养伤后,赠送给老乡的纪念品。这些物品凝结着军民血肉深情、永生不忘的情义。
走进湖北郧西县,探寻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激情。如今,从湖北口到关防乡,再到上津镇……红军长征所经过的郧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古朴的湖北口人正以博大的胸怀海纳山外的世界。
今日的湖北口、大郧西,可谓是客商云集、欣欣向荣,这片古老的热土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一路上,我耳闻目睹到,保护南水北调母亲河工程、秦岭南麓生态保护区工程已经在这里全面拉开,通往武汉、西安的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车,上津古镇打造如火如荼,金矿、铜矿、黄姜皂素吸引着国际的目光。
接相关链:
红军长征共有四支队伍,除红一方面军之外,其它三路军在长征途中都先后来到郧西县。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1月11日到达郧西县上津镇一带。经与国民党激战后,越秦岭、渡汉水、经汉中入川,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三军于1932年11月29日,在夏曦、贺龙、关向应的率领下进入郧西县上津镇,在白岩寨处击溃尾追之敌。次日,由槐树经关防抵达庙川(今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东川,12月1日,由东川进入陕西。红二十五军在郧西活动时间最长,前后逾两年,并创建了革命根据地。 1935年2月19日,鄂豫陕省委在郧西县庙川区虎坪涝池大院召开第二十次常委会议,此次会议被称为红二十五军的“遵义会议”。并到虎坪清真寺(十八盘清真寺)看望阿訇和回族群众,与回族人民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红四方面军在郧西县
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1月11日,经郧西县三官洞到达鄂陕交界的郧西上津镇云岭一带。经与国民党激战后,红四方面军越秦岭、渡汉水、经汉中入川,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
影响红四方面军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战在郧西县。1932年10月15日,在徐向前总指挥、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以及中央代表张国焘率领下,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从湖北广水开始西征, 11月初到达郧县南化塘地区休整了3天。11月11日,经郧西县三官洞到达了鄂陕交界的郧西县上津镇云岭一带。不料,敌陕军三个团已抢先占领了漫川关,堵住了红四方面军前进的道路,对红军形成了包围之势。徐向前指挥红四方面军强攻漫川关以东的北山垭口,许世友率领三十四团战士们猛攻张家庄垭口,在敌人包围圈上撕开了一个血口,为全军杀出一条通道,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四方面军于云岭山脉的企图。
(二)红三方面军在郧西县
红三方面军于1932年11月29日,在夏曦、贺龙、关向应的率领下进入郧西县上津镇,在白岩寨处击溃尾追之敌。次日,红三军由槐树经关防抵达庙川(湖北口)的东川,处决了槐树的大地主黄青山等4人,受到回汉群众的热烈拥护。12月1日,红三军由东川进入陕西。
(三)红二十五军在郧西县
特别是红二十五军在郧西活动时间最长,前后两年多,并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与回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