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湖北郧西县上津古镇,我坐摩的沿着一条狭长的河谷地带一路北行,前往陕西山阳县漫川关。
红四方面军生死鏖战之地
漫川关,是湖北省和河南省交界的一道重要关口。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坡陡路险。山中只有一条崎岖的小路纵贯两座山峰之中。当地的老百姓有句顺口溜最能反映漫川关的险峻:“进了漫川关,恰似鬼门关,风吹石头响,仰脸不见天”。由于此地为进入汉中的必经之路,因此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千年历史千年烽火不熄,战火连绵。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革命军在山阳战事连绵,曾多次兵事漫川关。民国时期,“江湖反正”、“大刀会”和“红枪会”,此起彼伏,连年征战,战火连绵,漫川弥漫着金戈铁马的硝烟和尘埃。
1932年11月11日至14日,红四方面军2万余人在徐向前、陈昌浩的率领下抵达漫川。革命军队经过漫川,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使漫川成为革命老区、红色古镇。
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率领下向西转移,国民党陕西当局大为震恐,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第十七路军为防堵红军入境,急忙调集兵力,加强陕南商洛地区的防务。
尽管敌人前堵后追,但仍未能阻止红四方面军入陕。11月11日,红四方面军进至漫川关东康家坪、任岭地区。
杨虎城部的三个团已经占据漫川关布兵防守了,从前面堵住了红军前进道路。另外,胡宗南第一师的两个旅由郧西进至漫川关东南任岭、雷音寺、七里峡、古庙沟一线,已与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的先头部队展开了激战。除此之外,敌第四十四师已占领了漫川关东北的张家庄至马家湾一线,形成了临时的防御正面,实施阻击,与红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一九团激战。
徐向前总指挥命令红十二师趁敌不备避开漫川关,杀开一条血路,为全军突围打先锋。东南面峡谷两侧是陡峭绝壁,阻碍了红十二师的行动,师长邝继勋带领先头部队攀上山崖。国民党部队发现红军意图,就地架起机枪疯狂扫射。红十二师奇袭失败,全军失去了避开漫川关的最后机会,被逼进任岭(即郧西县上津镇云岭)长达近5公里的峡谷(即上津镇境内七里峡)。
生死存亡之际,红军找到一条非常隐秘的水沟,这是山洪冲出的一条石沟(即七里峡中的大柳沟)。穿过石沟就是通往北山垭口仅有的一条盈尺宽羊肠小道,这条小道从谷底沿着崖边蜿蜒向上,然后伏在一条狭窄的山脊上,最后通往垭口。
这条峡谷渺无人烟,两侧如刀削斧劈般陡峭。仰头只能望见不大的天空,太阳掠过山顶后,谷底光线更加昏暗。溪水没过小腿,冰冷刺骨。谷底乱石遍布,红军战士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谷底探道疾进。
战至13日黄昏,敌人终于没能突破红军的阻击阵地。红三十四团和红二一九团拼死堵住敌人,全军将士火速前进,穿越北山垭口,冲出漫川关。
漫川关一战,红四方面军以2000多人牺牲的代价,突出重围,脱离了险境,进入陕南,再次打破了敌人围歼红四方面军的企图。胡宗南又一直尾追到陕南。徐向前又指挥红军一举攻占了竹林关,占领了通往陕西关中平原的古道,使红四方面军获得了新生。
这是一条血染的路!红二一九团和相继赶到的红三十四团死死堵住敌人,弹药打光了就拼刺刀,国民党部队始终没能突破他们的阵地,眼睁睁看着红军大队人马冲出柳林河,再次摆脱险境。
山河呜咽,血染战旗,全军通过柳林河后,红三十四团和红二一九团会合。两个团近两千人,最后仅剩下120多人。红二一九团团长韩亮臣和最后掩护部队撤退的战士壮烈牺牲。这些红军勇士用自己的身躯和热血,为全军铺垫了一条通往胜利和希望的道路。
老将军罗应怀在《突破敌重围,转战三千里》的回忆录中是这样记叙这场关系到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战斗的:
漫川关战斗,是关系到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一仗。当时,我军处境之险恶,战斗之激烈、残酷,是前所罕见的。枪子和弹片把无名高地上的松树枝叶削得光秃秃的,只剩下一根根半截子树桩。我们营上去的五六百人,战斗结束时,只剩下八十多人。我打的旗,被弹片撕成一条条碎片,连旗杆也被子弹打穿了好多孔。二营撤离阵地时,发现有两个班的十几名同志由于长时间趴卧在冰天雪地里,竟被严寒夺取了生命……我们以一个团的兵力,硬是顶住了敌人四十四师两个旅的进攻消灭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掩护了全军的胜利转移。这种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勇敢精神,在全军传为佳话。
千年商贸集散交易之地
漫川关,这是一个古镇,这是一个曾经经历无数风雨又归于平淡的地方,这里也是一个饱经风霜和岁月的沧桑又一次焕发青春的古镇。漫川关古称丰阳关、丰阳川,又称“蛮子国”。漫川关水旱码头通往各地,商务繁荣,人口稠密,"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这里"北通秦晋,南联吴楚"。
漫川关是敞开的,也是向游人免费的。漫川关镇位于商洛市山阳县东南缘,北距山阳县城95公里,南距湖北上津镇15公里。历史上漫川关就以地貌广阔,水域宽衍而得名。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官府都在漫川关设关置戌,素有“秦楚咽喉”之称。
进入古镇的路并不是很宽,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路。这条路也是有历史的,历史上有名的骡马古道,有个典故“朝秦暮楚”就出自这里。顺着这条路一直前行,就来到古镇广场,依山面水,格外宽敞。河上架着一座带有名族特色的风雨廊桥,广场上还有反映当地生活写实的雕塑,不远处的简介告诉你,这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
漫川关历史悠久,这里至今保留下来的秦楚分界碑和有迹可循的罗马古道无不印证着这段历史。这里的陕西人,生活习惯完全的与湖北那边相同,既有北方人的粗犷,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属于典型的秦风楚俗。
据说,古时商贸中心在漫川关。民国二十三年(1934)陇海铁路抵西安,商品由水运改为陆运,漫川关商务渐衰。清末、民国时期,漫川关有街镇两处。一是金钱河畔的水码头街,俗称"小汉口",沿金钱河边蔓延一华里长的明清街--"蝎子街",主要接纳来自南方的船帮商客;二是现镇政府所在地的旱码头明清街,主要接纳来自北方的骡帮商贾。两条街中间隔着靳家河、如意山,相距一华里。水码头街坐落在薄岭金钱河以东,此处的"环流太极"和"靳金交汇" 两大奇观闻名遐迩。
漫川关南有郧岭,东靠太平山,西有猛柱山,北有天竺山。有金钱河、靳家河和万福河三条河流通过。旱码头有两条骡马古道,陆路和水路直到郧西县上津镇,水路沿金钱河而下到夹河关入汉江。1957年修通山(阳)漫(川关)公路,贯通省道山(阳)郧(西)公路。1978年,修通长达一百余里的漫(川关)照(川)公路。而今,银武高速公路穿越漫川关云岭隧道,直通武汉。
明清至民国初年,漫川关商务繁荣,旱码头已有"三百余家铺户","泉盛源"号、"樊盛恒"号、"洪顺泰"号、"金隆昌"号、"黄聚兴"号、"徐贸源"号等大字号商铺达十余家。旱码头又是骡帮和船帮交易的中心市场。船帮建有武昌会馆、湖广会馆,骡帮(盐帮、西马帮、北马帮、关中帮)集资建有北会馆、骡帮会馆。每年三月三为骡帮交流会,要在鸳鸯戏楼唱大戏;五月端午是船帮会馆交流会,赛龙船,唱大戏,繁荣商务。明成化后,丰阳(山阳)县城成为第二商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