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作为党员,我们要带头艰苦奋斗。
响山寺粮站是一个中心粮站,下辖古碑、双河、南溪、帽顶山4个粮库,方圆上百里的地盘。为了管好这些粮库,通往这些粮库的山间小道,李开文不知道走了多少回。李开文虽然是站长,但干起活来的李开文更像是粮站的苦力。别人不愿钻的仓板底下,他钻进去了,把鼠洞一个一个堵实;别人不愿爬的高高尖尖的仓顶,他爬上去了,将坏掉的瓦片一块一块地补好;别人不屑的一些小事,他也会当成大事来办。粮库最大的消耗品就是扫帚,为了减少开支,李开文扛起扁担,别上柴刀,上山砍芭茅草。没出几天,响山寺粮站的大院里便冒出了一座芭茅花的小山,站长室变成了扫帚加工厂。大家觉得难以理解,响山寺粮站再缺钱也不在乎一点扫把费吧?但李开文坚持要自己动手扎扫帚,他说:“咱自己也有一双手,现在国家困难,作为党员,我们要带头艰苦奋斗。”
1955年,李开文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出席劳模大会。毛主席听说延安时期的劳动英雄,现在又成全国劳模,并来到北京,非常高兴,亲自请他到家里吃饭。12月的北京,冰天雪地,出现在毛主席面前的李开文还是老样子:一身单薄的黑色小棉袄,一双破旧得已经能看得见脚趾头的黑布鞋。主席看他穿得太少,临走时就送给他一件皮大衣和一双皮棉鞋。
50年代初,国家经济十分困难,为了支援地方建设,李开文将平时省吃俭用的500元钱,无偿地捐献给了政府。他还用自已的钱,为家乡修路架桥。
9.不要给党和国家添麻烦
1958年,61岁的李开文办了离休手续。县里考虑他不用再到粮站上班,就动员他搬到县城来,住进“红村”。“红村”是国家专门为老红军建造的,环境幽雅,出行方便,周围的生活设施比较齐全。但是李开文没有同意。县领导一次次上门,说你李老年纪也大了,住在偏僻的山沟里,想买点东西都很困难,别说生病住院了,您还是搬到县里去吧。那里有医院,有商店,有学校,出门几分钟就可以到,大人孩子都方便,而且户口也都迁过去。但李开文就是不依。
李开文退休后,在响山寺平静地度过了余生。他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对自己、对子女严格要求,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家人谋利益。他的儿子、孙子、重孙子等亲属30多人,除一人按政策在乡粮站工作外,其余都在乡下务农。李开文老人经常对后辈们说:“你们要安心农村,不要给党和国家添麻烦。”他们那一辈人就是这样,为国家做了很多,但是要求的很少。
1992年,李开文与世长辞,享年95岁。李开文同志一辈子信念坚定、永跟党走,舍己为人、甘于奉献,恪尽职守、苦干实干,胸怀大局、淡泊名利,立起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样子,立起了一个人民公仆应有的样子。
当下,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薄,党性观念弱化。究其根源,就是他们在名缰利锁中丢了初心、忘了使命。
今天我们向李开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信念坚定、永跟党走。不论处于哪个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听党的话,跟党走。就是要学习他舍己为人、甘于奉献,始终保持一份朴实纯粹,做到计利国家、无私忘我。就是要学习他恪尽职守、苦干实干,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干好每项工作,把理想信念化为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实绩。就是要学习他一辈子胸怀大局、淡泊名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