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鄂豫皖三省地界的大别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别山人民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巨大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美誉。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的大别山金寨县。总书记向金寨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然后参观了金寨红军纪念堂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总书记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可以看得出,这番赞誉充满了总书记对大别山金寨这块红土地的敬仰之情和关爱之心。
金寨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别山区的革命历史进程,与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推动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体现在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初创期和每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
大别山的战略地位非常特殊,它位于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带,南接长江可威逼宁汉,北向淮河可俯瞰中原,京汉铁路穿此而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我党创立与土地革命的初期,这里即成为建立中共党组织较早、受党的影响较深、农民运动高涨的地区。因此,大革命失败后,鄂、豫、皖三省党组织根据“八七会议”所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探索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相继把武装起义的重点放在敌人统治较为薄弱的大别山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傍大别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构想。
随着这个战略构想相继付诸实施,大别山先后爆发了黄麻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形成了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在彼此相邻的鄂豫皖三省的边界地区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离不开三个省党组织的相互配合与相互支援。经过鄂豫两省边界地区党组织的共同努力,黄麻起义后的武装力量才得以在河南省光山县南部的柴山保站稳脚根,建立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立夏节起义(今金寨境内)也得到鄂东特委和红31师的大力支援,才得以一举成功,并迅速创建红32师和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六霍起义(主要区域在金寨境内)同样得到河南信阳中心县委、商城县委和红32师的密切配合,红32师连续东征援助,六霍起义得以胜利,成功组建红33师并逐步创建皖西革命根据地。
在致力于实现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战略构想的过程中,如何协调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之间的组织领导,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早在1928年12月,鄂豫边区党组织根据实际斗争的需要。向中央提出学习井冈山的办法,将鄂豫皖边界地区联络起来,建立苏维埃区域的建议,但遭到中央的否定。由于组织领导不统一,难免会发生意见分歧,特别是“当地方主义”、“宗派观念”作怪时,更难以凭横向关系统一认识,解决问题,甚至发生以极端方式解决意见分歧的严重错误(如错杀“二徐一戴”与“威逼赶走中央巡视员”事件)。因此,根据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根本上避免组织领导不统一所造成的分歧与干扰,进而使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的党和红军更加协调一致,成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能否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周恩来是最早认识到建立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的中央领导人。中共“六大”后,周恩来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部长、军委主席,他作为中央主要领导人,对领导武装斗争有着亲身的体验,并且在密切关注各地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着力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929年9月,周恩来亲自起草著名的中央“九月来信”中明确倡导:“在全国革命高潮未来时,红军此时主要地采取……几省边界游击的策略,更要注意使这些……区域的赤色势力联系起来”。“几省边界工作可以联系,能够指挥时,可以成立特委”。稍后,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央军委,提请党中央于9月24日发出指示:决定将商城、光山、罗山、黄安、麻城、黄陂、罗田等8个县划为鄂豫边特区,建立鄂豫边特委,对鄂豫边、豫东南根据地的党和红军实行统一领导。
1929年底,周恩来听取了中央巡视员郭述申关于鄂豫边界地区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将有关重大问题提请中央研究决定。
当时,鄂豫皖边区的工农武装割据风起云涌,已形成燎原之势,红32师攻占商城县城,这是大别山区红军成立后攻占的第一座县城。这些都引起了周恩来的高度重视和倾心关注,他即刻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起草致莫斯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信中说:“游击战争与苏维埃区域的发展,三月来亦更显著进步,特别是在河南南部商城等地……”。为了使鄂豫皖边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有更大的发展前途,周恩来力促党中央采取更适应实际的策略,并迅速付诸实施。
1930年2月,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在上海主持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鄂豫皖边区的工作。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结合全国政治形势,强调了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并宣布中央的决定:将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地区划为鄂豫皖边特别区,统一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和三支红军队伍的领导,建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接着,中共中央于2月25日至3月22日,在短短的26天时间内连续向鄂豫边特委发出五次指示信及决定,这在中共党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与此同时,周恩来亲自逐个与中央派遣到鄂豫皖工作的干部郭述申(首任特委书记)、许继慎(红一军军长)、熊受暄(红一军政治部主任)谈话,希望他们到鄂豫皖边区使中央的决定和指示得到迅速地贯彻。由此可见,周恩来对大别山革命斗争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战略谋划极其周密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