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周恩来诞辰日日趋临近,在淮安纪念的氛围一天比一天浓厚,作为故乡人对一代伟人的思念也越发强烈。回望心路历程,这种思念,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随着个人阅历的增加,随着对周总理生平思想、丰功伟绩和人格风范认识的不断加深,逐步从晚辈同乡的朴素感情,向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的深刻记忆,向触摸内心世界、感悟精神价值的灵魂洗礼中不断升华。
懵懂的记忆
现如今人们都知道,淮安驸马巷7号,是周恩来故居,是一代伟人诞生的地方,道路上有明确的指引,门楣上有醒目的牌匾。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参观、瞻仰的人络绎不绝。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里则是另一番景象,寻常巷陌,况味人家,幽静一隅。
当时,我就读于淮安县勺湖小学。学校与总理故居毗邻,后门对着驸马巷,与总理故居隔路相望,昔日的学校小操场就是今天的故居门前广场。我们上学、放学经常穿过局巷、驸马巷,从故居门前经过。故居面东的门是一直敞开的,住户进进出出,熙熙攘攘,与普通居民的大杂院没有什么两样。而面南的门则关得很严实,难得见到有人进出,偶尔开关也是倏忽一闪,大门随即紧闭。只有高出院墙的翠竹随风摇曳,与路上的行人颔首示意。
对于这座老宅院,在那个年代,在普通百姓头脑里并没有总理故居的概念,门前无标志,官方无宣传,所不同的就是大门显得比较庄重,拾级而上,两侧有石鼓装饰,对开的木门厚重且严丝合缝。
在周边玩耍时,我们会时常看到三五成群、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来客,围着院墙四处转悠,东张张西望望,目光神秘,逢人还打听着什么,像有什么事又不慌不忙,像找什么人又不急不躁,最后总是不甘心又很无奈地悻悻而去。
这座老宅究竟深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什么无数不速之客远道而来,对这片青砖黛瓦建筑情有独钟?我一直不得其解。大人们平常的片言只语,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些碎片化的记忆:这里走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他的家不让外人参观;东院的住户与他都非亲非故。
刻骨铭心的痛
1976年1月9日上午,一则惊天的噩耗通过电波传到淮安,故乡人民引以为傲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于1月8日不幸去世。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愿相信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低缓悲壮的哀乐和沉痛的讣告听了一遍又一遍,那亲切而熟悉的名字真真切切,让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一时间,淮安笼罩在一片哀恸悲伤的氛围之中。
总理故居内设置了灵堂,臂缠黑纱、表情严肃的人们自发地前往吊唁。当时正值寒假,我也和几个同学一起随着人流来到故居。我们静静地在远处站着,目睹了那撕心裂肺的场景。四周摆满了各式大小不一的花圈,面对总理遗像,人们依次缓缓行进,鞠躬默哀。灵堂里不时传出抽泣声和凄厉的哭声,出来时许多人已泪流满面,无论男女难掩痛惜之情。一位老大妈一边走一边抹着眼泪,哭泣着说:这么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我为什么不能替他去死啊!
在举行悼念活动的日子里,城里许多要道口新架设了高音喇叭,从早到晚不间断地巡回播放哀乐和讣告,音响分贝很高,覆盖县城的每个角落。对此没有人提出异议,没有人因为音响持续不断影响休息而有丝毫怨言。那些日子,大人们的脸色和天色一样,晦暗阴沉,愁云密布,做事无精打采,说话有气无力,有一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单纯幼稚的孩子虽不知个中缘由,但受到整体气氛的影响,顽皮也收敛了许多。
那年,我十七岁,在开门办学、兼学别样中稀里糊涂地度过了荒唐的三年半中学时光,还有一学期就可以混一张高中毕业文凭了。心智尚不成熟、涉事不深的少年,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感到很茫然。一个不曾相识人的离开,为什么让那么多的平民百姓像失去亲人一样的悲痛欲绝?我虽不解深意,但那无论贵贱、无论长幼的群体性哀痛却是刻骨铭心的。
耳濡目染的感动
1978年之后,在淮安无论民间还是官方纪念周总理的活动逐渐升温。周恩来故居经过修缮,于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周恩来纪念馆经过慎重选址,于1988年奠基,1992年竣工落成。这两个重要教育基地的建成,作为一种标志,故乡的各行各业开展学习周总理活动进入了常态化。
正逢其时,我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在周总理的逝世日和诞辰日有机会经常参加一些纪念活动,隔三差五陪同外地客人频繁走进伟人诞生地和纪念馆,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对周总理的了解和认知不断加深,崇敬、爱戴之情也与日俱增。
自1985年,在团县委的负责岗位上,就一直把学习周总理、激励青少年成才、成长作为特色项目精心打造,经常性地在故居、纪念馆举行入团、入队仪式,利用各种节庆日开展以缅怀伟人、奉献青春为主题的诗歌朗诵、征文评奖、知识竞赛和歌咏比赛,使周总理的光辉事迹在青少年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及。创建的翔宇基金会,引导一批有志青年走上了读书成才、岗位立功、社会奉献的道路,作为一项创举在全国团的系统产生了积极影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润物无声,教育了别人,也熏陶了自己,心头的烙印也越来越深。
1997年,我作为当时县级淮安市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始终把强化周总理事迹和周总理故乡的对内对外宣传作为核心任务、主打品牌,不遗余力集聚力量、挖掘资源、创新载体、渲染造势,积累了丰富的创作成果,形成了良好的后续效应,自己作为总理故乡人的荣誉感也油然而生,并且日渐强烈。在此期间,有机会多次参加在本地举行的各类重大纪念活动,参与接待周总理亲属和原身边工作人员,聆听他们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对往事的深情追忆,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重,每每感动不已。
置身这片沃土,我们深感,总理的形象无处不在,总理的感召无处不在,思念也如影相随、久蛰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