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人杨度是近现代史阅历最复杂的人,既曾被孙中山誉为“才气纵横之士”,又为袁世凯倚为“旷代逸才”。
他反过清,保过皇,拥护共和入两党,被称为民国第一奇人。他做过秀才,光绪举人,中了榜眼,当过满清四品官,参与过公车上书,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认识了袁世凯、徐世昌等,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北伐时说毛泽东能得天下,营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信奉过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最后又投入共产主义的怀抱。
杨度(1874—1931),字哲子,号虎公,湘潭人氏。清末民初杨度积极参加政治活动,鼓吹君主立宪,曾一度和孙中山合作后又分手。转而拥护袁世凯称帝,成了策划恢复帝制的筹安会六君子之一。杨度自幼聪颖过人,过目不忘,少小有大志,被人目为神童,青少年时就有才子之名。他十三四岁时从学于湖南名儒王闿运。在名士风流与帝师王佐念想交织的浪迹一生中,是马叙伦许为“自有文章惊海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者,腹笥和根底了得,又是一位撰写挽联的高手。
杨度对用典、工对、节奏、句式、音韵、比喻、反讽、隐语等撰联技巧拿捏自如,且兼具才情、个性,以高度凝练的笔触,勾勒亡者音容笑貌,不啻是一帧帧速写,于逝者见真情,于生者具感召;却又兼似篇篇政论,抒发着自己的政治豪情与见解。据说,当了83天短命皇帝的袁世凯临死时还大呼:“杨度误我!”杨度不认帐,也不认错,居然在袁的葬礼上送挽联:
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他还坚持己见,不承认君主立宪运动的失败。后来黎元洪当总统,下令通缉复辟帝制的罪魁祸首。杨度首列其中,赶紧躲到天津外国租界里苟且偷生,念经学佛。在出世、超脱的佛学中重新思考人生、反省过去。以“虎禅师”为名写了不少论佛的杂文和偈语。1916年底从家乡湘潭传来恩师王闿运逝世的消息,他十分悲痛,回忆过去老师曾劝诫自己不要卷入官场斗争漩涡,更不要干违背民意的坏事,而今犯下的历史罪恶难以洗清,愧对九泉之下的恩师,于是垂泪写下一副挽联:
旷代圣人才,能以遣遥通世法; 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王闿运曾为曾国藩幕僚,学识渊博。杨度作为王闿运的弟子,颇有旧文人的风范。上联:将王闿运比为圣人,又拈出“逍遥“二字,羡慕其心性豁达。下联:写自己传承王闿运之“帝王学”,无奈身世飘零,而无所用,满腹辛酸油然而生。
杨度挽黄兴联:
公谊不妨私,平日政见分驰,肝胆至今推挚友; 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死生从古困英雄。
杨度留学日本期间,性喜结交天下士,曾任中国留学生会总干事长,与黄兴、蔡锷、宋教仁等湖南同乡尤为友善,虽后因政见分驰不能发展“公谊”,“私谊”仍日益增长,现在已经推为挚友了。后来杨度在彻底失败后,回忆往事,对黄兴不免产生崇敬之情,目其为一生服膺的人之一,亦即“肝胆至今推挚友”的真正含意。上联言两人间的关系,下联是对黄兴的评价,情挚意允,不失为一件佳构。再挽黄兴联联:“居恒抵掌论英雄,成功不喜,事败不忧,静览九州,公真健者;乡国惊心数人物,湘绮先亡,松坡后死,抚怀千古,备有生平”。上联言及两人间的关系,下联是对黄兴的评价,情挚意允,遗恨绵绵。再挽黄兴的一联,除去称颂逝者,言及一年之中,相继去世的三人,即王闿运、黄兴、蔡锷,皆为湖南的乡贤人物。
杨度的深刻反思竟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五四”运动后,他接受新思想,研读《新青年》,结识李大钊,受革命影响,进步很快。1927年为营救李大钊同志而四处奔走,后变卖家产周济革命烈属。晚年他移居上海,与许多革命同志接触频繁。1929年秋白色恐怖之时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民主革命作出了一定贡献。1931年杨度病危,去世前几天,他自撰挽联回顾其曲折一生。联曰:
帝道真知,而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