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汤飞龙:华中抗日雄狮:新四军第七师——纪念新四军诞辰八十周年
2018-11-07 10:04:37
作者:广东新丰第一中学 汤飞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摘要:新四军第七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忠贞爱国的中华儿女组成的一支抗日劲旅,在条件非常艰苦的皖江地区,领导皖江人民群众与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搏斗和与国民党顽固派作反顽斗争,是华中战场上一支威武、雄壮之师,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重温七师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珍惜和平,而且发扬“铁军”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抗日  新四军第七师   “铁军”精神

    一、暂稳脚跟 集蓄力量 隐蔽发展

    皖南事变爆发后,1941年1月20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袭击人们军队,发动内战的滔天罪行。但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家卫国,坚持抗战到底,决定重建第四军,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1]在新四军军队编制上,刘少奇、陈毅在致毛泽东电中建议组编六个师;但中央考虑到皖江地区战略地位突出,决定增设一个师,既第七师。在中央统一战略部署下,新四军军部决定:把孙忠德领导的无为游击纵队,林维先领导的第三支队挺进团和突围过江的皖南部队组编为新四军第七师,师长张鼎垂,政委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刚成立的第七师,下辖第十九旅、挺进团、独立1 营、独立3 营、特务营,全师只有1900余人。

    在第七师成立初期,针对有些干部没有意识到开辟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为巢无地区地方狭小,部队势单力薄,而且又处于孤立难援的困境,认为第七师发展没有前途,应当就地坚持斗争。针对这一错误思想,第七师地区党政军干部分别在无为县东乡和巢南山区召开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让广大干部认识到开辟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解除疑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第七师刚成立时,力量弱,根据地狭小,处于孤立难援的困境,极易受到日、顽的夹击。第七师根据这一的实际情况,采取统一思想后,整编队伍,集中力量粉碎日、顽的夹击、围堵。先谋求站稳脚跟,然后再积蓄力量发展和壮大自己,打通第七师与军部和各兄弟师之间的交通联系,瓦解敌顽的包围与封锁。

    第七师成立后,先由无为东乡进入巢南山区。 1941年4月,在总结反摩擦斗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开辟和扩大含和、桐庐、皖南游击区,发展地方武装。 同年4月,成立泾县县委,重新开启南芜宣中心县委工作,在繁昌县大小洲、红花山建立了第二块抗日游击根据地。7月,挺进团向太湖、宿松、望江、泊湖地区发展。1942年9月,新四军第七师第五十六团一营与铜陵大队及几个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第七师五十七团;五十七团以无为东南乡为中心,坚持在无为东乡、和县和含山斗争。向南沿长江向铜陵、大通,向贵池地区发展,与长江北岸的第五十五团取得联系;向东积极在芜湖、当涂一带发展,打通七师与第六师第十六旅的联系。皖南事变爆发前,皖南地区基本上没有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但是在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华中局及皖南特委积极贯彻毛泽东提出的:“要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放手扩大人民武装,独立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方针,在皖南地区逐步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根据地。[2]1941年4月,成立铜繁行政办事处和皖南财经会。8月,在繁昌马厂区行政促进委员会改为高安区区政府,同月,在繁昌孙村建立了区政府。无为地委决定撤销中共和含巢无中心县委,分别成立中共含和巢县委和巢无中心县委。9月为了适应斗争形式的需要,打开工作局面,皖南特委将繁昌敌前县委改为敌前工委。第五十七团为了打开铜繁边界的局面,在荻港江边建立联通大江南北交通站,成立了中共铜繁边区工委。为了加强和含地区的军事力量,五十七团在同年11月成立了含和军政委员会。

    1941年底,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推行“治安强化”政策,对铜繁地区新四军游击队进行疯狂的袭击,新四军和游击队伤亡惨重,这一地区党政机关也遭到破坏。鉴于江南地区恶劣的斗争环境,不便开展活动。中共皖南特委机关和第七师第五十七团团部于1942年1月迁回无为白茆洲,丢下部分精干部队继续配合繁昌敌后县委开展工作。

    二、打开局面 向外拓展 主动游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整个国际形势和中国抗战的自身实际,重新确定了各抗日根据地行动的方针和原则,以适应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给第七师的指示信中,详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并部署给地方党组织、军事部队今后的作战方针、原则。要求七师沿长江两岸向西发展,与五师衔接;沿长江两岸向东发展,与二师、六师衔接;沿淮海南路两侧发展,并控制巢湖。同时积极加强部队训练,多储集干部,在战略统一指挥下开展独立自主游击战争,不断拓展自己的战略阵地。

    在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七师在党组织和政权建设上有了较大发展。1942年2月,在当涂建立了中共保大圩区委和区民主政权。1942年上半年,为了加强长江船舶管理,成立了临江船舶管理处。管理处下设铜陵、无东、无南三个分处。3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撤销两个地委,在皖江地区建立区委党组织,4月底,中共皖鄂赣边区委员会在无为县恍城区成立皖中区党委,区党委成立后,随即加强了根据地内的政权建设工作。5月筹建皖中参议会,7月,区党委按照“三三制”的原则组建全区人民代表机关皖中参议会。会议通过决议,成立皖中行政公署,并组建皖中行政委员会和皖中地区抗日联合会。

    随着根据不断巩固和发展,地方民主政权纷纷建立的同时,群众性抗日活动也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在抗联中,农抗组织作为一支骨干力量积极配合基层政权,肩负着发展生产,维护地方治安,运输军需物资,搜捕汉奸特务等重要任务。工抗组织积极调动工人群众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工人专长,加紧生产军需物资,加快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妇抗组织在根据地除了组织生产,还为部队缝制衣物、照顾伤员等具体工作,为部队后勤做了许多工作。青抗组织在站岗放哨、查阅路条、刺探情报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至此,皖中地区的党、政、军组织均基本健全,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在这一期间,各种抗联组织包括农抗、工抗、妇抗、青抗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组织规模达到50万人数之多。

    为扩大根据地,沿长江向东、向西以及向巢无中心区北部发展的战略目标,皖中区党委、新四军第七师决定逐步分批派出武装部队和党政干部,向周围游击区出发,会同当地游击武装部队和地方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宣传和抗日游击活动,打击日伪势力,实现扩大中心区、建立小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目标。 1942年4月开始,第七师攻夺多个日伪据点,使含巢、和含两块小游击区连成一片。为建立和含根据地打下了基础,同时打通了与第二师及军部的联系,解除了皖江根据地四面受敌的孤立的状况。在沿湖地区积极建立党组织和发展武装力量,坚持在沿江和皖南地区游击斗争。到1942年底,在第七师部队和游击队、民兵的联合打击下,日伪军由于战线过长,不得不收缩兵力,拆掉部分据点,为以后集中兵力大举“扫荡”作准备。

    由于根据地财政经济极度紧张,为了更好的贯彻中央的决定,有效的打击日伪,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同时防止日伪对根据地大规模残酷的“扫荡”,第七师从1942年12月中旬开始到1943年4月,进行了三次精兵简政。通过精兵简政,机构组织更加紧凑,部队精干同时战斗力增强了,同时又方便部队转移,增强了部队的灵活性。由于广大军民抗战热情高涨,精简后各个部门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工作仍然照常完成。

    三、巩固发展 积极防御 击日反顽

    1943年3月,根据党中央关于根据地实现党一元化领导的决定,新四军第七师成立了皖江军区,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师长为军区司令员,统一领导根据地的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群众武装;同时沿江、含和、皖南三个行政区成立三个支队和巢合庐游击支队。实现一元化领导后,区党委和第七师领导干部从皖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研究和布置了党和部队的任务:继续加强和含地区的力量;停止向西发展;在皖南地区沿江向铜陵、繁昌、芜湖和大通发展,打通与第六师第十六旅的联系。 1943年下半年,沿江支队的桐东大队和独立大队进入桐东,恢复了以水圩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9月中旬,支队另一部分开进鄂东,在浠水地区与第五师的挺进团取得了联系。皖南支队以铜陵凤凰山、繁昌红花山游击根据地为依托,积极向南芜地区扩展,多次袭击横山、门县、马埠镇、埭南坷等日伪据点,开辟了五华山游击根据地。沿江支队从1942年2月刚成立时,只有独立、桐东、白湖、桐南和桐西5个大队。但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发展,到10月份,沿江支队除了有独立团、白湖团和沿江团3个主力团外,还发展了3个游击大队和数支游击队、区中队和湖东子弟兵团,沿江支队武装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43年,日军为了贯彻其大本营对华政策和1943年度《对华作战制定计划》,一方面大力加强汪精卫伪政权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强化对其占领区的移民统治;另一方面又积极准备对华中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更为残酷的“扫荡”、清乡和蚕食,以确保其京、沪、杭占领区及长江下游的交通安全。

    1943年3月17日到20日和4月30日到5月6日,日伪军对七师驻地两次“围剿”。面对日伪军的联合夹击,第七师师部和独立团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援助和帮助下,果断决策,分路穿插,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第七师主力部队在日伪军的侧背不断进行袭击,地方武装与民兵也广泛开展“麻雀战”,有效的配合主力部队,给日伪军以有效的打击。日伪军于7、8月间逼迫实行战略收缩,这不仅使得日伪军“围剿”计划落空,反而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使皖江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拓展。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继续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并且不断向根据地进攻,发动第三次“反攻高潮”。1943年10月到11月,桂顽在第七师根据地蓄意制造摩擦,不断向根据地进犯。在第七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不仅有效打击了桂顽的嚣张气焰,而且打得贵顽溃不成军,狼狈而逃,根据地军民获得反顽斗争的空前大捷,有效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经过1942年、1943年两年的艰苦的反“扫荡”、反摩擦和自身的整顿之后,从1943年年底开始,第七师便不断的进入发展、壮大时期;同时皖江抗日根据地也逐渐的得到巩固和发展。

    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受以美国为首联军的接连打击,日军连连失利,联军完全掌握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日军为了保持与南洋入侵部队的联系,在中国发动豫、湘、贵战役,企图从陆路打通与东南亚通向南洋的通道。在华北、华中采取战略收缩,在皖中、皖南日军的兵力也逐渐缩减,这为七师扩展敌后斗争和进行战略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3]

    为了更好的贯彻新四军军部和师部积极防御的战略意图,发展和巩固皖江抗日根据地,逐步缩小敌占区。1944年春,中共沿江地委、沿江支队根据斗争形势的发展,决定沿江支队分两部活动:一部领导沿江支队的江北部队配合巢无中心区进行反日伪“扫荡”和反顽斗争,保卫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另一部进入贵东地区。自此,沿江地委和沿江支队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至江南。 为了使地方党组织更快的建立和发展,配合沿江团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中共沿江中心县委要求群众工作基础较好的桐怀潜县委、湖滨县委、铜青南县委派工作人员去贵池西部,帮助那里开展抗日工作和开辟抗日根据地。在当地群众和党组织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贵西党组织发展的很快。改变了第七师坐镇江北,指挥江南的局面,开拓皖南抗日根据地。第七师在“巩固江北、开辟江南”方针的指导下,经过1942、1943两年的努力,到1944年建立了铜青南、南繁芜、宣城和皖南山区等小块抗日根据地;同时中共皖南地委、皖南支队领导的皖南各地党政军抗日力量向敌后挺进,武装部队迅速发展壮大,把这些小块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四、动员军民 战略反攻 收复失地

    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惨败后,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在对日战斗中接连获胜,日本只能扼守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据点,处于守势。另外,德、意两国军对在欧洲战场节节败退,败局一定,这使得日本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第七师和全国各地方武装一样,都在积极做反击日军,收复失地的准备。第七师到1944年下半年时部队和地方武装不断壮大,而且部队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军事装备也有了很大改进。已经完全拥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由游击战转为运动战,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的实力。 同时部队积极加强练兵备战,开展军政训练和拥政爱民活动,不断提高部队干部和士兵的军事素质和政策水平,为迎接战略反攻做好准备。

    在1945年4月召开中国共产党七大上,大会制订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策。[4]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第七师和皖江军区根据新四军军部战略反攻计划和皖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战略部署。第七师和皖江军区首先要求沿江、皖南、和含和巢无中心区的部队选择日伪军力量较为薄弱的据点进行进攻,拔除部分碉堡,达到鼓舞人民士气,威慑日伪军的目的,为皖江地区抗日反攻拉开序幕。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宗胜、张彪:福建省连城县新泉镇:开展红色景点周边“脏乱差”环境整治行动(图)
·下一篇:无
·特稿:华中抗日雄狮:新四军第七师——纪念新四军诞辰八十周年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内蒙古:迎“立冬”包饺子 情系留守老人(组图
特稿:澳门“呼伦贝尔美天堂草原情”高振海等四人作
汤飞龙:华中抗日雄狮:新四军第七师——纪念新四军
特稿:华中抗日雄狮:新四军第七师——纪念新四军诞
周宗胜、张彪:福建省连城县新泉镇:开展红色景点周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新泉镇:开展红色景点周边“脏乱
第三章:播撒火种(二十二)
袁永涛:第三章:播撒火种(二十二)
特稿:第三章:播撒火种(二十二)
传承红色基因 传播红色党史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