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内容是批判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思潮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的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时,存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他们也在不程度地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宣言》第三章就具体批判和揭露了这些所谓“社会主义”思潮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的根本区别。而造成这些根本区别的原因除世界观、历史观不同之外,就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及资本主义现状的认识根本不同。
《宣言》第三章批判了当时三种主要错误的社会主义思潮。
第一种是“反动的社会主义”。其又包括三种:其一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也在批判资本主义,但他们是站在封建主的立场上批评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主张回到封建方式对劳动者进行剥削。他们控告资产阶级的主要罪状是产生了一个将把整个旧社会炸毁的无产阶级发展起来。在政治实践中他们参与对工人阶级采取的一切暴力形式,作为封建社会主义的代表基督教的社会主义如《宣言》中所说;“只不过是僧侣用来使贵族的怨愤神圣化的圣水罢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其二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一个摇摆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小资产阶级,他们中一部分人可能发展为资产阶级,多数人则贫困破产,变成无产阶级。他们感到资本主义对自己的威胁,引发对资本主义的不满,由此导致一批人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力图保存过去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条件。其三是“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德国小资产阶级把法国社会主义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文献简单搬到德国来,同时用德国的唯心主义、人道主义哲学词句去解释法国的思想。把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斗争说成是“法国人的片面性”,用“人的本质的利益”和“爱”等人道主义的词句代替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这样就抽调和阉割了法国文献中的阶级和政治内容,变成了超阶级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当无产阶级投身到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政治斗争中时,“真正的”社会主义一方面诅咒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及各种观念,同时恐吓群众,宣扬人民群众参加资产阶级运动会失掉一切。这种社会主义的实质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其阶级基础是德国的小市民。这三种所谓“社会主义”其本质都是没有认识第一章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实质是把被资本主义否定的封建主义的肯定因素在否定资本主义,但这种否定不是资本主义内部产生的进步的否定因素,而是把资本主义拉向倒退的封建主义,事实上是开历史的倒车。因此才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反动的社会主义”。
第二种是“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加深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也开始标榜“社会主义”,希望消除社会的弊病,同时又要保存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要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斗争和经济危机;要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要那些使资本主义发生社会革命和瓦解的因素;要剥削雇佣劳动的资产阶级,不要反抗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他们希望保存资本主义的“好”的因素,消除资本主义“坏”的因素。这种社会主义虽然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也存在弊端,但希望通过改良消除这种弊端,本质还是维护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其根本原因是把资本主义看做永恒的不可改变的制度,看不到第一章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没有看到其既有产生的必然性和进步性,但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走向灭亡和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
第三种是“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最接近科学社会主义。它是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不成熟时期产生的与之适应性的产物。其历史功绩一是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二是根本否定了私有制,主张用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三是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图景的积极主张。但是这种社会主义的历史观本质上仍然是唯心史观,他们一是不能用科学态度看待资本主义,看不到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盘否定态度,同时也看不到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内部客观成长起来的否定因素,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而不是“人性”理论或者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逻辑推导的结果。二是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只是把无产阶级看作一个受苦受同情、怜悯的阶级。三是不懂得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把社会改革方案看作由他们头脑中“发明”和“幻想”出来。四是不承认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极力反对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幻想通过宣传示范教育和和小型试验的途径实现社会主义。这些思想与本书第一章的科学内容及其逻辑联系也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综上所述,《宣言》第一章基本内容是后面三章内容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没有第一章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思想、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思想、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性与私人占有性的矛盾思想,关于经济危机思想,关于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的思想、关于“两个绝大多数”的思想,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从自在阶段发展到自为阶段的思想,就不可能有二、三、四章的科学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