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1976年,83岁的毛泽东改《诗经•小雅•采薇》断句:“今我来兮,杨柳依依”。简注: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傍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兮。1976年春的一个早晨,重病中的毛主席,由护士等搀扶在花园散步,顺口吟了这两句诗。9月9日,一代伟人逝世,成为伟人兼诗人留给世人的最后绝唱……
曾屡屡提笔,却又无法落笔。烈士遗孀李淑一为纪念自己的丈夫柳直荀烈士(也是毛主席的战友)写了一首词,柳晓昂有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他母亲写怀念父亲柳直荀词并寄给毛主席看的经过:
“……1933年,当时我父亲柳直荀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已经几年和家中失去联系了。一天夜里母亲做了个梦,梦见父亲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越墙而来,但未来得及讲话却又飞马而去,只见他衣服上血迹斑斑……母亲醒来恸哭失声,写下了一首《菩萨蛮•惊梦》: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蛮菩萨》:“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大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词寄给了毛主席,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毛主席写了这首词答她:《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九霄杨柳春常在,感情之真挚读罢不忍流泪。
“1957年春节,李淑一读了毛主席发表的十八首诗词后,心情很激动。给毛泽东写信,寄去了这首词。不久毛泽东给她回了信,信中附了《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这首著名的诗词。李淑一当年曾回忆道:“我在《惊梦》中写了‘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毛主席回答了我‘征人’的去处:‘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我《惊梦》中后两句写的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抒发了个人对亲人的想念和伤悲。而主席答的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讲烈士的忠魂在九天之上因人民革命胜利而高兴落泪,化作喜雨降落人间,气魄是何等大、含义又是何等深!”
据说杨昌济生前的挚友、毛泽东早年的恩师章士钊读过该词后,点头赞许,但有一处困惑,请教词中“骄杨”作何解释,一般赞美女子取“娇”字而非“骄”字。章士钊曾当面请毛泽东解惑,毛泽东沉思片刻后充满激情答疑:“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一个娇字一下子提升了其尊贵的身份,化杨花之平凡为高贵,我们今天读罢《蝶恋花•向板仓》,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丈夫报国而丧其妻,焉能不恸?”两年后,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蓉园接见,李淑一写了一首《毛主席招宴省委容园喜赋》:“忆昔长沙识伟姿,重逢已是盛明时。卅年事业惊环宇,四海人民仰导师。话到忠魂弥恳挚,暖如朝日更温慈。九霄杨柳春常在,附骥深惭蝶恋词”。
1924年10月30日,柳直荀与李淑一结为伉俪。1927年5月21日(当晚长沙即发生了“马日事变”),柳直荀匆匆回家吃过饭后,告别妻子和一对儿女,赶到省农民协会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岂料这一别竟成永诀。1932年“在突围前,夏曦背着贺龙等红三军领导人,不顾许多人的坚决反对,将被关押的干部全部杀掉。在中秋节前几天,柳直荀在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惨遭杀害。”当执刑者问柳直荀想要留下什么话时,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请把我的问题搞清楚之后,再把我的死讯告诉我的妻子,告诉她我是一个正直的共产党员!”这催人泪下的遗言,充满了对党至死不渝的忠诚。李淑一后来以教书为生,抚育儿女。直到解放后,李淑一才知柳直荀早在23年前就死在王明左倾路线的手里。她守了几十年的寡,一生十分坎坷。饱经风霜和劫难而后渐露曙光:女儿于1945年毕业于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儿子也于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李淑一的“抚孤成立”使毛泽东主席“极为佩慰”。朱镕基总理于1998年在纪念柳直荀烈士诞生一百周年时对烈士遗“孤”柳晓昂的评价也很高:“我兄秉性仁厚,学业有成,勤奋工作而律己甚严,直荀前辈亦当含笑于九天之上。”儿孙个个学业有成,现在海内外不同的岗位上尽忠报国。正如李淑一老的友人赠诗所写那样:报国无庸泪湿纱,死生不计党为家。“柳”枝虽折“李”犹在,千古争歌蝶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