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复墓,位于城西公路西侧。明代建,清代重修。红石青砖砌成。墓堂呈圆形,嵌两墓碑。 大圣寺(大圣禅寺),原名大乘寺,位于县城东门直廨(县衙门)后,即滨江大道东侧。唐武德二年(619年)建。初名万年寺,元至正八年(1348年),敕赐“大乘寺”。旧有飞来殿、石佛、铜钟古迹。旁为东林、西竺二禅旁。明中叶,以其址建学宫,后移学,寺仍旧。清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徐大坤徙城隍庙于大乘寺,西竺仍存庙右,东林移在庙左。嘉庆十三年(1808年)重修,分为内外二寺。大乘寺历史悠久,名扬四海。且有铜钟飞去又飞回的奇传。《兴国县志》记载:县城东门内大乘寺有唐铸巨钟。宋绍兴初(1131年),钟忽失去,被卖至赣州天宝寺,该寺僧扣而无声。后大乘寺僧寻钟至天宝寺,请求赎回。天宝寺僧不允,说:“果是你寺物,如扣之有声即可。”大乘寺僧一扣即鸣,于是赎载回寺。1936年2月成立兴国县佛教理、监事会,会址设大乘寺。20世纪50年代该寺被拆。
21世纪初,重修大乘寺时“大乘寺”改名为“大圣寺”。 至2005年,主要殿堂已经建成。大圣寺的山门是仿清古建筑,高11米,宽20米,四柱三门七楼,雄伟壮观。山门与滨江东大道紧紧相连。走进山门就是长198米,宽37米的停车场。穿过停车场进二山门,迎面便是石栏杆平桥,桥下及两侧有三个不同造型放生池。长118米,面积1800平方米,池中矗立着两座四角亭。过了桥前面就是天王殿,在中轴线上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卧佛殿(藏经楼)三重殿。南北两侧建有其它殿堂和寮房。南侧全长148.8米,依次排列是钟楼、伽兰殿、延生堂、地藏殿、文殊殿;北侧全长148.8米,依次排列是鼓楼、祖师殿、功德堂、观音殿、普贤殿。全寺建筑有序,呈回字形,四面走廊,布局整齐,结构精巧。寺内建筑秉承唐代寺院风格,藻井、月梁、斗拱、门窗精雕细刻,描金绘彩,图案精美,艺术高超,富有古色古韵。同时采用了现代建筑材料,古今结合。殿内梁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窗户内层是不锈钢防盗网、铝合金玻璃门,地面是花岗石板或防潮砖镶成。100多间寮房都设有卫生间、热水器。大殿前后余坪3129平方米,并镶了花岗岩石板和设置了花池820平方米,使人有个美好的感觉。南侧建有204平方米的斋堂,能容纳200余人用膳。厨房浴室等设施配套齐全。整个寺院构成了殿宇辉煌,雄伟壮观的建筑群。 天王殿内的弥勒佛、韦驮菩萨是铜铸贴金制成;四大天王是高3.3米,威武庄严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宝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每尊高4.5米,重2吨多,佛前站立着迦叶、阿难二位尊者,皆是铜铸贴金制成。两边是五百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三宝佛背后塑有海岛观音独占螯头,两侧侍站着善财、龙女两弟子。卧佛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是缅甸玉雕刻而成,长6.8米,重19.8吨,是镇寺之宝。文殊、普贤殿内的文殊、普贤菩萨像也是缅甸玉精雕而成的。观音菩萨和西方三圣像是铜铸而成的。所有佛菩萨像仪态安祥,法像庄严。 大圣寺已成为县城的又一景观亮点。其还在建玉佛殿、三圣殿、法堂、念佛堂、佛苑、万佛塔、观音阁、方丈楼、云水寮、如意寮、佛事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以及完善绿化、美化配套设施。届时,大圣寺将建成一座生态园林式,融学佛修行、弘法利生为一体的佛教寺院,成为观光游览胜地。 二、城郊红色景点 江西军区暨红军检阅台旧址,位于五里亭筲箕窝。1932年2月至1933年春,江西军区驻原系黄姓民宅,砖木结构,两层楼。陈毅也住此。土木结构的红军检阅台在筲箕广场。1933年6月1日,兴国模范师在此举行上前线誓师大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