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利用同盛世才的特殊统战关系,接出并安顿好进入新疆的西路军左支队,并将其建成一所干部学校,培养了200多名不同兵种的军事技术人员。这批技术力量,为我党我军发展特种兵奠定了基础,他们在人民军队机械化部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
五、浩气长存
西路军和马家军在河西的浴血较量,是我军战史上一次绝无仅有的恶战。面对10余万马家军的围堵,西路军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英勇奋战四个多月,歼敌约25000余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但由于孤军作战,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待援无望,终于在1937年3月不幸兵败祁连山梨园口。在这场恶战中,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九军军长孙玉清、政治委员陈海松、政治部主任曾日三、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西路军供给部长郑义斋等红军优秀指挥员,先后壮烈牺牲,l万余名红军先烈们把热血洒遍了河西疆场。虽然还有不少红军战士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但他们的英雄业绩,崇高的精神,将永远与日月同辉,与祁连山共存。
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广大指战员们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在西部大地和各族人民的心中铸起了一座永久的丰碑,在西北高原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各族人民心中留下了深远的革命影响。 西路军的艰苦征战,对争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牵制敌军,配合河东红军作战,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路军的征战史是一部英勇悲壮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 西路军广大将士表现出来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
补充楼主的内容: 苏联对西路军的援助计划,以及陈云5人组援助西路军的经历,这段历史对确定西路军的失败有重要意义,《陈云年谱》、《滕代远传》、段子俊回忆录都有记录苏联支援西路军的比较详细的信息,从这些历史资料可以看出,中央的电报隐瞒的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对36年12月处于粮弹奇缺的西路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1:1936年10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奉中共中央命令,已令在莫斯科工作的陈云、滕代远等组织迎接西路军的代表团 2:段子俊的回忆录“1936年10月下旬的一天,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的负责人突然通知我:准备行装,紧急出发,先到共-产国际招待所报到,随后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我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报到,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陈云同志。” 3:他们5人的分工是“陈云总负责,滕代远协助之,冯铉作翻译,段子俊负责电台,李春田管译电; 4:陈云等离苏前,曾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作了汇报。斯大林积极支持这项工作,曾计划拨给西路军大炮90门,坦克90辆,同时又“下了很大的决心,说服了盛世才,方同意西路军人员进入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