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本校精神,发扬本校精神。”多么雄壮而铿锵有力的军歌,这就是黄埔军校的校歌。
(一)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建立。不久,该校本部颁布了一首校歌,并在军校和社会上广为传唱。
1926年11月,共产党人熊雄(字披素)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主持该校的政治教育工作。是时,军校第4期学生2600多人已毕业,奉命分途开赴北伐前线,第5期学生2600多人正在校学习。随着革命势力不断发展和壮大,北伐军捷报频传。全校师生情绪高涨,校内充满浓厚的革命气氛。熊雄高兴地看着眼前的这片大好形势,心情也十分激动。同时,他也为军校缺少一首好的校歌而感到遗憾,特别是在举行全校集会和大型活动时,没有好的校歌较难调动起这些青年学生的情绪。于是,熊雄想让军校少校政治教官陈祖康试作一首新的校歌歌词。
(二)
陈祖康,字绍文,号宜安,1901年生,福建省漳平菁城人。他的家庭是一个殷富之家,亦是一个书香世家。 1916年(民国5年)入龙岩九中读书。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当时,熊雄也赴法国勤工俭学,与陈祖康同在巴黎西郊圣日尔曼公学补习法语。1923年,熊雄介绍陈祖康加入共产党员赵世炎、周恩来等组织的中国少年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4年获得乌灵大学理科硕士,次年获法国西方工学院土木工程师职称。被该校聘为助教。陈祖康在1924年获法国马赛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25年夏又毕业于法国西方工学院,获土木工程师证书,并被聘为该院的助理教授。在留法期间,由熊雄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6月转为中共党员)。
1924年春孙中山在黄埔创建陆军军官学校,俗称黄埔军校,委任蒋介石为校长。6月16日举行首期开学典礼,录取新生499人,孙中山核定校训为“亲爱精诚”,并以“革命军的基础在高深的学问”为题发表训词,奠定国民革命军的坚实基础。
陈祖康与熊雄(又名披素)是留法时的同学,熊雄先于陈祖康回国,在黄埔军校经周恩来推荐,继周恩来后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多次去函去电,请陈祖康返国参加革命,陈祖康遂辞去西方工学院的教职,于1926年春离法回国。同年冬由熊雄介绍来到广州任黄埔军校少校政治教官。由于受家庭影响,陈祖康从小爱好文学。又因他曾受业于名师陈步韩和刘岑仲,打下深厚的国文基础,尤擅长写诗。
1926年秋,黄埔军校第五期开学。一天,熊雄找到陈祖康说:“到现在,五期已经开学了,学校万事俱备,惟校歌尚付阙如,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了。政治部方面大家都认为你对诗歌独具专长,要你撰写一篇校歌的歌词,请你立即动笔。”接连几天,陈祖康一直冥思苦想,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始终未能满意。有一天早晨,他信步江边,望着眼前奔腾而过的珠江,犹如革命洪流滚滚向前,一发不可阻挡。回过头来,军校的练兵场上红旗招展,与刀枪交相辉映,军号声和喊杀声此起彼伏。看到这一派生气勃勃的革命气氛,陈祖康不禁思潮汹涌,豪气顿生。回到宿舍后,他挥笔写下了一段歌词:
怒涛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陈祖康将歌词拿给熊雄看。熊雄连声赞许,请少校音乐官林庆梧谱曲。不久,陈祖康离粤赴闽,校歌有否被采用陈祖康不得而知。
(三)
很快,这首新校歌在校内外广为传唱。1927年6月16日,时值黄埔建校3周年纪念日,军校在校园内树立起了一块刻有“陆军军官学校校歌”的石碑,并署名词作者陈祖康、曲作者林庆梧。
1927年春有学生自黄埔来见陈祖康,告诉他黄埔学校已有了校歌,并唱了原文,这时他才知道那首歌词被采用了。
1926年陈祖康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任总司令部交际处外交参赞官,北伐东路军总指挥部高级参议,独立第四师总参议兼漳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
陈祖康到福建后,参加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政治部的工作,先后任东路军政治部宣传科长,福建陆军干部学校政治教官。
1927年1月陈祖康在闽南从事革命活动。8月中旬,陈祖康当选为中共闽南特委宣传委员兼军事委员,福建临委委员。9月,回闽西传达“八七”会议精神。10月,任中共闽西特派员; 12月4日,当选为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执行委员。
1928年初,陈祖康以教书为掩护,活动于龙溪程溪的南坑一带,曾组织农民进城请愿以减交鸦片捐,赢得群众好感。2月10日,当选为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常委,分管组织和漳州党务工作。1928年2月当选闽南临委常委,兼省临委组织部长,1928年4月,中共福建临委书记罗明去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定陈代理临委书记。
1928年4月下旬以来,驻漳州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四师师长张贞,派黄澄渊和郑墨西劝说陈与其合作。在多方影响下,陈的革命意志开始动摇。6月16日,陈以子侃署名在《漳州日报》上发表《中国革命的前途》一文,公开声明脱离共产党,投靠国民党张贞部。6月24日,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决定开除陈的党籍,并对陈文进行批判。
陈祖康脱离中共后,投靠张贞,任独立第四师上校参议。
1928年8月,中共中央派郑超麟为巡视员来闽整顿省委组织。陈得知郑到达厦门,派人跟踪,伺机捉拿未遂。
1928年冬,陈祖康与陈卓凡一起到上海找谭平山介绍他们加入中华革命党(即“第三党”),并被委任为闽南地区党务筹备员,在漳州、厦门一带发展“第三党”组织。
1929年8月8日,红四军解放漳平城。12日,群众到陈祖康家杀猪出谷,放火烧毁其房屋。19日,红四军挺进闽中,陈即以国民党岩平宁剿抚特派员身份与张贞派的张汝劻旅乘虚进占漳平县城。他荐派心腹陈应标为漳平县长,捕杀革命人士陈福庆、苏振源、苏金等人。
1930年,陈祖康到上海向“第三党”的邓演达汇报工作后,10月回漳州创办《回风报》,至1932年6月因资金不济而停刊。接着又参与“第三党”在漳州筹办《漳州日报》,受十九路军影响,宣传反蒋抗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