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逢粟裕大将诞辰110周年之际,我终于圆了拜谒粟裕大将故里的梦。在初夏石榴花开、母亲节来临之期、“5.10”思廉日之时,应邀与吉光同志(曾任中共海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海安日报社社长)一起,怀着无比崇敬且虔诚的心情,踏上了拜谒粟裕大将故里——湖南会同的旅程。
常言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为出生于苏中革命老区的我:从小听着粟司令智斗日伪顽的故事,哼着“粟司令打仗仗仗胜”的歌谣长大;参军入伍有幸走进前身为第三野战军第22军的舟嵊要塞区,它是一支跟随粟司令南征北战威震大江南北的老部队;转业后,来到了有粟司令部分骨灰撒放处的烈士陵园,有幸地成为为粟司令和革命英烈守墓的一名守墓人;而感到非常荣耀和自豪。在深深对粟司令一生为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人民的解放,所作出卓绝且独特的贡献,深感惊叹和敬仰之余;为深切缅怀大将军的丰功伟绩、弘扬大将军的人格魅力,传播大将军的革命精神,我争取资金将捐赠的“青少年教育馆”增建改造成“粟裕同志纪念馆”,馆名由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词;并收集、整理、组稿、设计和编排了“粟裕同志纪念馆”的展陈,于粟裕大将诞辰95周年之日开馆。之后,我更是乐此不疲地潜心专注于粟裕大将的生平事迹的挖掘、收集、整理、再创作,先后出版了《军事奇才粟裕公》、《抗日名将粟裕》、《海陵儿女》,以及已经脱稿拟出版的《粟裕在苏中》和《纵论战略雄才粟裕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独特贡献》。从对粟司令的崇信、崇敬、崇拜,到成为大将军的铁杆粉丝,越发萌生一定要拜谒大将军故里——湖南会同的念想,且随着接手主编《七捷》之后,愈加浓烈……
在我未能如愿亲临其境直观了解会同——这个养育出“一代名将”(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词)兼中国杰出军事家、战略家的风水宝地时;我只能根据相关资料,在《抗日名将粟裕》书中,凭借主观叙述大将军的故乡。但是,当我身临其境时,真真切切、确确实实感受道“人杰地灵”涵义的奥妙所在:这个人们习惯称之为湘西的会同,它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东枕雪峰,南倚云贵,西靠川藏,北接鄂西;它犹如一条巨龙,从鄂西的八百里武当山跳跃、奔驰、飞腾在天地之间,吞云吐雾,一路西行来到大将军的故里——会同县境内;并从此伏地而息,故而有了伏龙乡之称。如今伏龙乡之名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为“坪村镇”。它又很像带着使命专程来滋生、滋润、呵护、保佑、成就枫木树脚村中一户粟氏子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出奇策、献奇谋、用奇兵、创奇迹、建奇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我军重要的领导人——粟裕。如此,终于破开了我心中有关不解之迷!
遥想当年,如果不是蒋介石背叛国父孙中山,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常德反动军警发动“敬日事变”;这个已就读湖南省立常德第二师范学校的学子,怎么可能投笔从戎走上军旅生涯,从一个无名小卒,锤炼成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且令对手肃然起敬的常胜大将军呢!从南昌起义头部中弹起六次负伤,到大将军逝世火化时从其头部取出三块弹片,世人方才知晓三块弹片整整折磨了大将军长达56年,这是需要何等的坚毅和顽强啊!于是,我读懂了什么叫天生我才必有用,什么叫大难不死,什么叫福人自有天佑!更令我拍案惊奇的是,非科班出身的粟裕在血与火的熏陶下,与倭寇及众多黄浦军校的高材生斗智、斗谋、斗勇、斗义,且皆令对手一败涂地。那一幕幕惊心动魄、惊世骇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精彩绝伦的活报剧,仿佛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时任红军连长的粟裕,灵活运用战法,在七溪岭崭露头角打了一个漂亮仗;仅带 3名战士缴了一百多名敌人的枪。其超人的胆识和精彩的指挥才能,迅速在红军中传开,被誉为“青年战术家”。担任红军师长后参加反“围剿”屡建奇功 ,活捉敌师长张辉瓒。出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巧妙运筹攻福州、战桃源、克罗源,以其军事才能,在怀玉山带领先头部队机智果敢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支800余人的骨干力量。率领红军挺进师500多人,孤军插入蒋介石的老巢、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浙江,面对蒋介石40多个团的反复“围剿”,始终坚守在浙南这片被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阵地上;充分显示了粟裕坚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和从实际出发灵活应变的军事指挥才能。
抗日战争时期,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再次受命先遣抗日,韦岗伏击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来嘉奖电;小丹阳反“扫荡” ,奇袭官陡门,日军惊呼:“新四军是个神”;黄桥决战,坐镇黄桥指挥,以5000人劣势迎击韩顽30000多兵的进攻,排兵布阵奇中见奇,一举解决苏北问题;在与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对峙,创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开辟海上根据地;且在日伪军多年屡次“清剿”、“ 扫荡”、“ 清乡” ,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挑衅、摩擦、破坏等极其恶劣、凶险的环境下,身边仅带十几名工作人员深入最危险的苏中四分区与敌周旋;虎距苏中,迎四面之敌,牵制日军3个师团的大部,先后抗击日军达到6个不同的师团;使之成为打不倒、摧不挎的铜墙铁壁。就连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对手,据说曾在某场合大夸过粟裕。那么,日军尊他为“天神”,西方军史、战史界研究者称他为“战神”,就在情理之中了。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更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如日东升,敢于、勇于和善于对关乎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多次斗胆直陈提出战略性建议,更改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既定战略方针,且又总是以其战役实践的胜利,证明其所提出的战略决策的英明和正确。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等,无不是出谋献策、出其不意、出没无常、出神入化、出奇制胜,从而稳操胜券,成为中外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为加快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不可替代、卓越而杰出的页献。诚如陈毅夸赞道:“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难怪蒋介石曾咬牙切齿地说:“粟裕是一个防不胜防的魔鬼!”而林彪在研究了粟裕所指挥的战役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些都是神仙指挥的战役!”并自叹道:“打仗我不如粟裕。”朱德曾言:“好你个粟裕,否定了中央战略决策,结果在苏中打了个七战七捷”。毛泽东则推心置腹地说:“自遵义会议之后,对我和中央作出的决策,还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你粟裕可是第一个喔!”并在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骄傲道:“在我的这些战友中,数这个粟裕最会打仗。”……
粟裕自17岁离开家乡会同去常德求学之后,在有生之年一直没有回归故里。1984年2月5日,一代名将去世后,经中央军委批准,楚青遵照大将军生前的遗愿,亲自护送大将军的骨灰,撒放在其驰骋疆场、转战大江南北的八省、市,实现了大将军与其数十万战友长眠在一起的宿愿。应家乡人民的请求,楚青将其部分骨灰交其亲属护送大将军魂归故里,被撒放在会同县城的林城公园内;并建造了一座粟裕同志纪念碑和粟裕同志纪念馆,馆名由曾任国家主席杨尚昆题词;同时,将公园命名为“粟裕公园”,并将粟裕公园门前的一条主干道命名为“将军大道”。
如今粟裕同志纪念馆,已经在时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张海阳上将的鼎力关心,在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紧靠粟裕故居边,重新建成了一座集现代建筑、设施与时代气息相配套的,并且运用多媒体、多视角、多功能融为一体的粟裕同志纪念馆,向世人呈现出粟裕——这个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的会同侗族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和反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战功赫赫、业绩辉煌,尤其是对缩短解放战争进程、夺取全国胜利作出独特贡献,创造了许多中外战争史上奇迹的、在世界军事史上十分罕见的军事奇才,我党、我军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伟大而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华夏子孙敬业的楷模和为人的典范辉煌而璀灿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