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国炳,原名熊廷南,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通江县熊家湾(今万源县竹峪乡太平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一家人“三月杂粮三月糠,三月野菜三月荒”,自少年时他就参加劳动挣钱补贴家用。10岁读书,12岁因家贫失学。父母迫于生计,忍痛将熊廷南过继给焦家坪熊邦杰为子,更名熊国炳。
熊邦杰以行医为业,勉强糊口,使熊国炳重新入学。一年后弃学,随养父采挖中草药。民国5年(1916)4月,养父于出诊途中不幸溺水去世。年余,养母也一病而终。熊国炳孤独一人,债台高筑。民国9年12月,娶太平山赵紫香为妻。他不堪忍受地方势力的欺压,愤然离开熊家坪,搬上太平山与岳父同住。5年后到天池寨开垦荒山,一家人搬进深山老林,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在一次捕猎中误中他人所设毒箭,竟用草药敷好伤口,保全了生命,被山里人称为“巴山勇士”。民国19年春迁回熊家湾老家,靠狩猎、贩卖山货、打短工、抬滑竿以维持生计。
1932年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解放了熊国炳的家乡。他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组建赤卫军、建立村乡苏维埃政权工作,曾受到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的夸奖,1933年1月因工作成绩显著,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委员。2月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中共川陕省委委员、常务委员。2月中旬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被推选为主席。同年8月和次年12月连续被选为第二、三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工作积极,深入群众。参与领导建立、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主持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加强根据地各项建设,支援红四方面军进行反“围攻”作战和进攻战役。1935年5月率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机关人员随红军长征,调任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他走后,穷凶极恶的敌人杀害了他的小儿子,她的妻子也活活饿死,抛尸野外。同年冬任西北联邦政府副主席。熊国炳对张国焘的独断专横不满,受到张国焘的冷遇。熊国炳在愤懑苦恼之时,中共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张庭富深知他对党忠诚,十分钦佩,经常安慰他,劝导他,逐渐产生了爱恋之情。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得知此情后在戎马倥偬中为他俩牵线搭桥,在毛儿盖结成革命伴侣。1936年1月成立四川省苏维埃政府,任主席。6月后随红二、四方面军继续长征北上,任总供给部经理处处长、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科长等职。同年10月参加会宁三大主力会师后,奉命编入西路军。11月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参加艰苦卓绝的西征战役。1937年3月任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委员。西路军惨遭失败后,随毕占云支队东返。在石窝山遇到敌人阻截,弹尽粮绝。大部分指战员都牺牲了,他单枪匹马突围,跑上雪山,后脑被子弹擦伤,掉进雪坑。醒来时,他的双脚已经冻烂。寻找部队过程中,不幸被敌人抓获。在裕固族的一顶帐篷里,他一口咬定自己是一个伙夫,敌人见他穿戴破烂,双脚被冻坏,便相信了。裕固族头人劝敌人“积点阴德”,他这才幸免于难。带着严重伤病沿途乞讨,辗转行至甘肃酒泉屯升乡九家窑,得到张姓农民收留和帮助。化名张炳南。敌人到处张贴通缉令,悬赏1200个大洋捉拿“赤匪首犯”熊国炳,悬赏600大洋买他的人头。他被迫不断地变换身份。当淘金工时,他还风趣地对伙伴们说:“淘金没搞头,去捉熊国炳赚个大钱吧。”他也曾多次离开酒泉寻找党组织,但因敌人封锁严密,一直没找到。为了掩人耳目,经人介绍,他与当地已经有三子的白玉生结婚。一家五口要吃饭,他做过挑货郎、摆过纸烟摊、卖过盐。1946年全家迁到玉门油矿,做工谋生。因收入微薄,一家人仍然吃不饱、穿不暖。
1949年,酒泉解放。熊国炳向人民政府填写参加革命登记表。政府给他补助款50元,麦子4石,他以此为本,经营磨房,生活逐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