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龚玉和:“月有阴晴圆缺”——记黄埔同学会绍兴分会会长郑以淼同志(组图)
2016-08-19 14:51:31
作者:龚玉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那些年,我有五个儿女,妻子没有工作,除了一个大女儿已经参加工作外,一家大小全靠我一个人抚养。好在我在农场劳动,发的粮票比别人多,当年我有四十多斤粮票一个月,于是,我千方百计省下钱与粮票,寄回家。

    当年粮站卖的蕃薯比较便宜,一斤粮票可以购买七、八斤蕃薯。

    由此,我在农场就自己熬熬省省,每月只化五、六元的生活费,将省下来的钱与粮票全部寄回家。

    到了文革时期,钱江农场改称浙江建设兵团。造反派认为,我历史上有问题,将我打成“历史反革命分子”,下放在农场一线,参加生产劳动,会计也就不做了。当年农场职工参加钱塘江大塘的围垦(图5-2),将沿江滩涂围垦成良田,劳动非常辛苦,一言而尽!

6人民代表当选证

    文革时农场对有历史问题的职工无退休待遇,到了1979年(文革结束)时,我已经到了退休年龄(60岁),与72岁的同事成为首批农场退休人员。

    几年以后(1984),钱江农场的一个干部送来了“平反证明书”。

    我见了,有点诧异,说道:“你们又没有给我戴上‘反革命分子’帽子,需要‘平反’吗?”

    他们说,你原来在粮食局工作,一个国家干部,下放到我们农场,现在给你平反,可以恢复国家干部待遇。

    我的所谓“平反”,只是将原来“农场职工”的退休待遇,改为“干部”退休待遇,而且,也与其他农场退休干部一样,有了书报费、资料费。

    在社区工作

    从钱江农场回来以后,一家企业听说我已经退休,回到绍兴城里,主动找上来,请我去当会计,提出给我每月九十二元的工资。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白衙弄居委会(今社区)也知道我退休回家,马上找上门来。居民区此时正缺一名会计,急着到处寻人。

    为此,居民干部们三番五次的登门,有时,一天里早上、晚上都跑来。

    我的老伴说:“还是到居民区去做,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不好意思回绝人家,况且,你多年在外地做事,现在离家近,也好有个照顾。”

    于是,我跑到了居民区,见他们诚心诚意请我过去,也就应承了下来。

    不过,居民区只能给我每月11块的工资,也就是补足原有工资的差额(我的退休工资有41块)。我想,工资多少不是一个问题,我已经退休了,单位里已有一份退休工资。在这里能为大伙做事,就是尽义务工作我也心甘情愿,这也是一份荣誉。在居民区上班,虽说工资低一点,不过,感觉相当愉快。我与居民干部在一起上班,相处和谐,心里特别踏实。

    街坊邻里经常有一些嗑嗑碰碰的小事,他们找到居民区说理。

    我在一旁听了,常常为他们打抱不平,不知不觉,我的工作除了本职的“会计”以外,又多了一份差使“人民调解员”。

    不管是做会计,还是做人民调解员,一如既往,我都尽心尽力地去做。

    几年下来,在街坊邻里中赢得了口碑,大家心里有什么疙瘩,有什么困难,鸡毛蒜皮的琐事,有什么想不通的问题,等等,都喜欢找我,我也乐意为大家服务,为乡亲排忧解难。

    到了1985年,有一次,街道举行人民代表选举,上级规定必须“差额选举”,也就是提名三个人,只有二人可以当选,有人就提名我当候选人。

    我心里想,我历史上有问题,而且,老了(我已过了退休年龄,能说不老吗?)大概只一个陪衬的角色而已,肯定当选不了。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竟然高票当选了(图6)。

7与蒋仲岺合影(2002)

    听到消息,我不觉说了一句:“我是一个历史反革命,你们能让一个反革命分子当人民代表吗?”旁边的人听了,哈哈大笑,说道:“现在党的政策变了,你也该换换脑筋啦!大家信任你,才选举你当代表的。”

    当了人民代表以后,我工作更积极了,更尽心竭力地为居民服务,成了民情上递下传的中转站,也成为政府的帮手与耳膜。

    成为绍兴黄埔同学会的会长

    到了1986年,绍兴黄埔同学会成立,大家推选我当会长。

    由此,我由居民区调到了黄埔同学会工作。对于这项任务,我可说是得心应手。因为我早就知道,绍兴地区散布着不少黄埔同学,有的同学在乡间,生活状态并不怎么样,于是,在政协会议上,我向有关部门提出,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重视。例如,诸暨地区有不少黄埔同学,许多人年事已高,生活相对困难。有个孤身老人,不仅生活困难,仍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多年来病卧在床,无人照顾。

    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向市委统战部反映了。

    过不了几天,由市统战部的副部长带队来到那个同学所在的村庄。

    我们找那位同学的家里,可是,已经找不到原来的房子了。

    我们问邻居,他们说:“这个人二天前就搬到外面去住了。”

    根据村民的指点,我们找到了这位黄埔同学,果然,他已经住进了较新的房屋,室内的被铺、家具等也焕然一新。我知道,在我们到来前,村里就为这位黄埔同学落实了政策。显而易见,不用我们讲,他们已经改善这位同学的生活条件。

    跨越海峡,探亲访友

    那些年,我不仅当选为人民代表,也成为市、区二级政协委员。

    在绍兴越城区人大、市政协会议上,我多次做专题发言,对民生政策,献计献策,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同时,还在《中国统一战线》、《黄埔》、《情系中华》、《联谊报》、《黄埔浙校友通讯》、《海峡情》、《浙江民革》、《绍兴统战》、《绍兴广播报》、《绍兴统战信息》、《绍兴黄埔简讯》、《绍兴市文史资料》等报刊杂志上撰文,就访台见闻、“血浓于水”、台情分析、往事回眸、绍兴物产等专题写出了自己的经历感受与分析。

    与此同时,我四次跨越海峡,探望在台的亲友。

    记得1990年冬天,我第一次到访台湾,那时我的许多故旧亲朋仍健在,短短一个月时间,我就会晤了七十多位亲友。

    2002年,我第四次到访台湾,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时任国民党副主席(前国防部长)蒋仲岺先生(图7)。

8登山郑以淼(2016)

    老友相隔六十多年,又一次重逢,不免感慨万分。

    当时正值陈水扁执政时期,抛出了“一边一国论”。

    老同事见面,不免谈到两岸问题,蒋仲岺爽直地说:“国民党一致反对‘一边一国论’,主张改善两岸关系,只有迅速实现‘三通’,才能双赢。”

    老朋友、老同事,开怀畅谈,话投机、心相通,又回忆起当年战争岁月所建立起来的感情。我说,在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共同心愿激发下,大家变得越发深情厚谊,两岸中国人,血浓于水,割不断,化不开!

    我也到访了埔里酒厂,见到了厂长洪新河(也是黄埔24期同学)。

    洪厂长告诉我:“埔里酒厂生产的任何食品均冠名‘绍兴’,原因很简单,虽然我们人在台湾,但是我们用产品的名称表达了对大陆的感情,对故乡眷恋!”

    今天,郑以淼老人依然住在鲁迅街一座颇具地方特色的老墙门里,大门正对着街上川流不息的游客。

    老人说,我已经99虚岁了,依然身体健康。长寿的秘诀在于两个因素,一是保持心情愉快,荣辱不惊,随遇而安;

    二保持不断地运动。当然,儿女们均已搬出去住了,身边只有一个阿姨照顾起居。今年(2016年),我只化了二小时就攀登了绍兴的一座名山,香炉峰。此举足以佐证我的健康体魄(图8)。

    又说,1994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普通的党员。

    如我这样的一个人,既是民革成员,又是中共党员的人不多。

    难道我一生的经历不足以说明,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吗?不就应验了古人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旦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几句话吗?

    注释:1蒋仲苓(1922-2015),金华义乌人,1940年黄埔军校16期毕业,历任陆军总司令、副参谋总长及总统府参军长、国策顾问、国防部长。

    2南津关,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陵峡东口,为西陵峡终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其在万里长江中的显赫地位。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石琳、李菲菲:民族团结的典范——阎保禄
·下一篇:无
·特稿:“月有阴晴圆缺”——记黄埔同学会绍兴分会会长郑以淼同志(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龚玉和:“月有阴晴圆缺”——记黄埔同学会绍兴分会
特稿:“月有阴晴圆缺”——记黄埔同学会绍兴分会会
石琳、李菲菲:民族团结的典范——阎保禄
特稿:民族团结的典范——阎保禄
军人是理所当然的公务员
盛格文:“幸福道场”互联网平台及如何“打造人类命
特稿:“幸福道场”互联网平台及如何“打造人类命运
李家武:古城飘红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十八大以来襄
特稿:古城飘红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十八大以来襄阳
崔玲玲:红色井冈情,筑我中国梦——实践队伍走进井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四野后代在建党94周年之际举办文化交流促进会筹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