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张琼、张新元:西路军各支队
2016-11-30 14:33:02
作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张琼、张新元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37年3月12日,红西路军从梨园口进入祁连山后,继续遭到敌军追击,一路恶战,于3月14日退到祁连山中的石窝山上。这时,西路军有组织的部队已经不多。当日下午5时许,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兼西路军政委陈昌浩,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史称"石窝会议",宣布西路军西征失败,余部分编成三个支队,在祁连山中分散游击,保存实力,伺机摆脱敌军追击,返回陕北;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李先念"负责军事指挥",领导游击活动。会后,西路军主要领导人陈昌浩、徐向前即离开部队,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西征情况,新编的三个支队是:第一,将三十军剩下的五个营,共1000余人由李先念、程世才和李天焕带到左翼大山打游击,总部直属队剩下的十几个干部与三十军一块行动;第二,九军剩下的600多步兵和100多骑兵由王树声、朱良才带到右翼大山打游击;第三,剩下的彩病号及妇女、小孩千余人由张荣为队长在祁连山区活动,牵制敌人。当日夜,各支队即分头行动,边行军、边编组,按照指定的方向行动。

    3月15日19时,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向党中央和军委主席团发出电报,汇报了西路军分兵的情况和具体的行动方向:

    军委主席团、党中央:
    (1)为适应目前战略环境,为保存力量,分为三大支队活动。张荣率十五团及彩号及特务团一部为一支队,约一千余人,枪百余,树声率二十团及骑兵两连共约七百人为一支队;先念率三十军之基本主力约五个营为一支队,工委随此支队行动,今晨到祁连山脚的番人地区。距龙首堡约两天路,地形险耍。明日拟在此休息。
    (2)现马敌仍以全力对付我们,现因我军分散活动,亦分散兵力。
    (3)地形及粮食、弹药没法解决,刻下不能较大的活动,且难持久。
    (4)我们极望援西军迅速渡河以达配合主力消灭二马,决定甘北之目的。如何请示。
    西路军工委会

    3月17日,中央和军委给李先念和李卓然回复电报,答复了有关情况:

    先念、卓然同志:
    (甲)同意你们成立工委会,并分为三路游击。
    (乙)你们应以主动的游击战争,独立争取自己的生存及发展,反对过去靠人而不靠已被动而非主动的机会主义路线,过去领导一贯违反中央及军委指示,致陷西路军于今日地位,你们应该坚决反对此种错误路线,而在新的精神上执行主动的依靠自己与群众力量的方针。
    (丙)东北军调豫、皖,兰州、平凉、固原等处由中央军接防,我们四军、三十一军现到镇原不能西进。
    (丁)顾祝同已电“二马”停战,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因此,你们行动应完全放在独立自主的方针上面。

    中央及军委石窝会议后,西路军余部同时出发转移,走了一程之后,按照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分兵的决定,这些九死一生的指战员彼此含泪告别,自迈出沉重的脚步,向不同的方向走去。各部队将残部进行了整编,砸毁了所有带不走的武器、电台等,将一些不能跟着部队行动的伤员组成若干小单位,派部队掩护着打游击。宋侃夫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3月14日到石窝,我们的处境更困难了。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徐向前同志和陈昌浩同志回延安。李特讲,为缩小目标,轻负担,除留下一部电台和中央联系外,其余全部砸烂毁掉。我的心情非常沉痛,回电台传达命令时,声音都哽咽了。我和同志们都想,红军电台的建立,是多么不容易,大家一面砸,一面烧,一面流眼泪。

    程世才在回忆分手时的情景悲伤的说:"在这分手的路上,心里真比油煎还要难受,人人心里都有千言万语,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并肩作战、同生共死的阶级弟兄,现在各奔东西了,将来冲开这漫天的黑暗,重新回到党中央怀抱的时候,还能有几人呢?”

    一、王树声支队阻击敌人

    部队分头行动后,王树声支队计划是到祁连山中迂回阻击敌人,以便伺机东返。这个支队基本上以红九军和骑兵师的剩余人员为主,约700多人。主要领导人有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九军参谋长李聚奎、政治部主任徐太先、宣传部长方强、西路军教导团团长朱良才等。

    王树声支队向东行动后不久,就分成了几部分。3月15日,支队领导分配尹子林、方震等同志各带百十号人,离开支队,阻击敌军,掩护主力转移。次日,尹子林、方震带领的同志,进到康隆寺、牛毛山等地,即与敌骑兵发生激烈战斗。他们的活动吸引了敌军的大部分,有效地掩护了各支队的行动。此后,他们几度被搜山的敌军冲散,人员大部分伤亡或被俘,一小部分突围,分散回到了延安。

    分兵行动后不久,王树声、杜义德率领30余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因前进速度较快,后面的大部队没有跟上,因而与主队失去联系。在东进途中,与敌军多次发生战斗,在祁连山中转战近三个月,最后只有8人摆脱敌军追击,于端阳节前(6月中旬)走出祁连山,随即跨越走廊地带,进入北部沙漠地区,几经周折,回到了延安。

    失去前锋的王树声支队主力,在李聚奎、徐太先等率领下,于3月16日转移至红湾寺以东的寺沟峡时,敌马彪骑兵旅即追来,红军利用有利地形,与敌激战三小时,突围转移。次日,马彪旅又跟踪追来,红军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连续打退敌军十余次冲锋。l8日,红军转移至班达沟(今属肃南县西水乡),敌军骑兵随即追来,发起猛烈攻击。红军因枪支太少,火力太弱,敌军冲杀过来,打死、砍杀百余人,一部分被俘,一部分逃脱。此战后,敌军连日"搜剿",徐太先、方强等被俘,李聚奎、朱良才、晏(yàn)福生(教导团政委)、左叶(教导团参谋长)等分散脱险,几经辗转,才回到陇东根据地。王树声等带着数十个干部和警卫员、通讯员,向深山密林中退去。从此与失散的支队再也没有联络上。此后,王树声及红九军骑兵师长杜义德、师参谋长李彩云、师作战科长李新国等人风餐露宿,继续在祁连山中坚持了近三个月之久,途中与熊厚发,孙玉清相遇又被混战冲散,1937年6月12日,他们走出祁连山,千里行乞,分头走向延安。被敌打散的一些同志,自动结成许多游击小组,在祁连山中与敌周旋,坚持斗争数月之久。王树声支队最后有300多人历经千难万险回到了延安,成为继续推进革命事业的中坚力量。

    二、张荣支队打游击

    由约100人的战斗部队和l000余人的伤病员、勤杂人员及女同志、小孩组成。这个支队武器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他们从石窝山向外突围时,即被敌军打散,大部分人员被敌俘去。张荣带领的近百名较有战斗力的部分,向北突围,不久即被搜山的敌军冲散,多数同志牺牲。最后,张荣带着十余人转移至临泽以南的山中与敌周旋,3月底被临泽县民团大队长关秉仁带领的民团俘获,在押解途中被枪杀。分散突围出来的大约有200人,大部分流落民间,只有一小部分返回到陕甘革命根据地。

    这里需要把支队长张荣的个人情况澄清一下。《李先念文选》在所选载的西路军工委1937年3月23日致中央及军委的电报②中关于张荣的注释说:原电文中说的张荣有误,疑为占云,即毕占云,原任西路军第五军参谋长③。红四方面军《战史》也有相同的记述。④据中共张掖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的调查,张荣并非毕占云。在他们所编印的《红西路军团以上英烈简介》中记载:"张荣,前任西路军骑兵师政委。西路军余部撤进祁连山后,总部决定他领导一个支队游击,不幸被俘,宁死不屈,于1937年3月底被枪杀于梨园口。"⑤红四方面军《人物志》记载:"张荣,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红五军教导团政委、西路军骑兵师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中央红军长征和西路军艰苦作战。"⑥我们还调查得知,他是河南省人,1931年12月宁都暴动参加红军,还曾担任过红五军随营学校的政委。可见,张荣实有其人。

    ②此电文详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卷第616页。
    ③见《李先念文选》第497页。
    ④见《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第397页。
    ⑤见原中共张掖地委党史委1987年编印的《红西路军史料》第4辑第69页。
    ⑥见《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人物志》第378页,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出版。517

    三、李先念支队走出祁连山

    1、干部支队的成立与失败

    干部支队是从李先念支队中分离出来的。石窝分兵后,李先念支队和西路军总部向西行进。3月16日,西工委开会研究进一步缩小目标,决定将总部的机关干部包括一些重要干部组成干部支队,由毕占云(原红五军参谋长)任队长,曾日三(西路军政治部敌军工作部部长)任政委,单独行动,伺机突围,东返延安。这个支队共约200人,其中有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张琴秋、宣传部长刘瑞龙、地方工作部长吴永康、第五局局长欧阳毅、卫生部政委徐立清及敌军工作部科长魏传统、红九军政治部科长吴仲廉(曾日三爱人)、原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国炳等。

    干部支队成立后,曾派出人员侦察敌情,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反映:"东边已被马家队伍封锁,不好通过;西边尚未发现马家军。"于是,他们便沿着西行支队走过的路线向西行进,打算摆脱敌军后休整几天,再设法出山东返。他们走了几天,来到祁连山主峰的北麓。这里是甘肃,青海的交界地区,气候寒冷,人烟极少,几乎找不到食物,几天吃不上东西,队伍饥寒交迫,陷入了极大的困难之中。无奈,他们又折向东走,于3月底来到红湾寺(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所在地)西南约20公里的白泉门地区。部队隐蔽好后,毕占云和曾日三派人出去,一面打探敌情,一面找群众买粮买肉,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

    红军到白泉门的消息,很快被敌人侦知,马彪骑兵旅第二天就围攻过来。敌军先抢占了几个重要山头,然后派出部队攻击红军营地。干部支队的掩护部队拼死阻击,因缺少弹药,未能阻挡住敌人的攻势。曾日三要毕占云带一部分战士保护伤员和女同志先撤,自己率领少数同志阻击敌人。敌人很快就突破了他们的防线。

    干部支队与敌人周旋多日, 最终被敌人击溃。在与敌人搏斗中曾日三、吴永康等牺牲,张琴秋、徐立清、魏传统、吴仲廉等被俘,毕占云、刘瑞龙、欧阳毅、熊国炳等少数同志脱险。不久,刘瑞龙也被敌俘去。毕占云、欧阳毅几经辗转,回到了陕北,能国炳流落酒泉。抗日战争开始后,经党中央大力营救,张琴秋、公立清、魏传统、刘瑞龙、吴仲廉等人,也先后回到了延安。大部分的人则下落不明。

    2、李先念支队在祁连山中的遭遇

    李先念支队决定单独向祁连山更深处去打游击。当时东、北面都是马家军重兵集结、搜剿的地区,南面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则是马步芳的势力范围,红军如果到了这些地区都将无法生存。西面虽然是渺无人烟的冰山雪岭,但敌军的兵力少,容易摆脱追敌。因此,李先念支队领导决定首先第一步是摆脱敌人,率部从石窝南下,钻进大山。经过极端艰苦的急行军,到达白达坂后,就将敌人远远的甩在后面了。1982年11月9日,李先念在《关于编写红四方面军战史的谈话要点》中回忆了当时选择西进的理由:"当时要想摆脱敌人,出路只有翻越祁连山。有人说,祁连山很高,终年积雪进不去;还有人说,山南面是死海,就是过去了,也无法生存下去;找当地的牧民询问,他们也不敢说能过得去。当时情况很危急,不过祁连山,剩下的1000多人就可能被敌人消灭。我和李卓然、曾传六、程世才等几个商量,我们一致意见要过祁连山,于是就向部队作了动员。"

    进入祁连山后,部队请了一名向导,是裕固族青年牧民儿尕目。他看着这支衣不遮体、骨瘦如柴的队伍,不相信他们能活着走出祁连山。为了提高向导的信心,李先念一路不停地向他解释红军是一支特别的队伍,意志坚强,吃苦耐劳,一定能胜利走出祁连山。

    冰天雪地,荒无人烟。部队白天在雪山中行军,夜间在山洞里露营。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冷使不少人长眠在荒山雪原之中。从石窝出发向西走了三天,队伍来到一座高大的雪山下面。为了不使大家掉队,工委会领导决定,乘夜里风平谷静、便于行动时翻越这座雪山。这天晚上,战士们先赶到雪山下面的山坡上宿营,到夜里12点左右起来,向雪山上爬去。这时的天气出奇的寒冷,战士们冻得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搓手。战士们大都穿的是草鞋,有的连草鞋也没有,光着脚在雪地里走。脚冻麻木了,战士们把绑腿解下来,脱掉草鞋,扑起雪在脚上腿上使劲搓,直到冒了汽再穿鞋。有不少战士手脚冻僵,失去知觉,从雪崖上掉下去牺牲了。

    翻过雪山就到了白达坂,部队在这里休整了两天,同时召开工委会,商讨今后行动问题。当时,大家对摆脱敌人,保存力量,革命到底,总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部队向东打游击,还是向西打游击,就发生了争论,最后工委会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就是向西打游击,意见统一后,3月20日,李先念支队继续向西行进。

    行进途中,在与严寒做斗争的同时,饥饿也在困扰着几乎处于绝境的指战员。由于连续激战,战士们没有来得及筹集粮食就进了祁连山。连日里,李先念支队不仅见不到一个村落和行人,并且连飞鸟也很少看到。在千里冰封、荒元人烟的祁连山深处,到哪里找粮食呢?战士们偶尔猎获几只黄羊,但这种机会是很少的,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忍痛宰杀瘦骨鳞峭的战马,维持了几日。翻过祁连山后,见到一个大喇嘛庙,寺里有点武装,但火力不强。在这里部队补充了一些粮食,情况稍有好转。就这样,在向导的带领下,左支从石窝出发,部队连续七八天的急行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尾追拦截。吕黎平回忆说:"长征时翻雪山,过草地是很艰苦的,我曾经历了三次。但西路军在祁连山的40多天,要比翻雪山,过草地更加艰苦卓绝!因为翻雪山,只要头一天晚上能到山脚下,第二天中午就翻过去了,过草地,最长的一次走了14天,但事先筹集了一些干粮,还能找到一些牛羊和野菜充饥。而祁连山,海拔四、五千米,终年积雪,茫茫千里无人烟。马匪军曾狂妄地断定:红军进了祁连山,不是饿死,就是冻死,绝不可能活着走出来。而我们穿着遮不住身体的破衣服,没吃到一粒粮和盐,仅靠时断时有少得可怜的一点牛羊肉,爬了40多天雪山,躺了40多夜的冰洞,走了1000多里的冰雪山路。这期间,我们克服了多少人们难于想向的困难,才战胜这世所罕见的自然困境呀!"

    西进途中,李先念支队遇到的困难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有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有力的政治工作,部队还是保持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程世才回忆到:"一个个阴云密布的下午,部队在一道背风的峡谷里停了下来,准备宿营。这时各个连队的文娱积极分子,都指挥着唱起了革命歌曲,有的唱《国际歌》,有的唱《打骑兵歌》,有的唱着工委书记李卓然同志新编的《巍巍峨峨祁连山》战歌......山谷里歌声雄壮,此起彼伏,这歌声使人们想起往事,想到全国的革命斗争,给人以鼓舞。……和我一起拣牛粪的有一个四川战士,••他轻声地问道:‘首长,我们到哪一带打游击?打多久啊?还要走几天?这真是一个难以答复的问题。虽然几天前,我们几个领导同志统一了意见,决定向西打游击。然而向西打,打到哪里去,大家是不明确的,现在部队真是象一只茫茫夜海里的航船,只知道前进,但是长远的目标并不明确。因此我没有给这个战士正面答复。”

    3月22日,李先念支队到达祁连山西面青海分水岭的河谷地区。这时,西路军只剩下900多人。山下的景色与山上的冰天雪地气候形成鲜明对比。这里阳光明媚,河谷两旁生长着绿油油的青草,还生活着数不清的野生动物。为了获得食物,增强体力,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等决定在这里进行修整。在此期间,李先念召开了西路军工作委员会会议,研究李先念支队下一步的去向问题。会议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部队继续西进,争取早日出山去敦煌。

    自3月17日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发出组建后的第一份电报后,他们的汽油发电机用完了最后一滴汽油,电台不得不中断了发报,从此失去了与中央的联系,象断线的风筝在祁连山中飘荡。在这样的情况下,恢复和中央的联系在这时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李先念、李卓然命令电台人员想尽一切办法接通电路。三局电台工作人员,试验将汽油发电机改变成手摇发电机。经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的试验,3月22日夜,当部队来到分水岭下时,他们获得了成功,终于和党中央取得了联系。吕黎平生动的记叙了当时的情境:

    全军仅有的一部电台马上架了起来。大家将电台围得水泄不通,渴望着听到与陕北党中央电台沟通联络的好消息。
王子纲、刘寅(yín)、荆振昌、汪铭震、王玉衡等同志是电台报务老手,都亲自上阵,摇动发电机,调谐频率,拍发信号。"嘀、嘀......嗒、嗒、嗒....."忽然,带着耳机的王子纲同志眼睛一亮,惊喜地叫道:

    "陕北台信号!这是党中央电台在呼叫我们西路军!"

    我们马上明白了,自西路军电台用完最后一点汽油,中断发报后,党中央电台仍然昼夜不停地呼叫西路军总部电台。党中央、毛主席时刻关怀着西路军的命运。一股暖流涌上心来,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宋侃夫局长马上将与中央电台沟通联络的喜讯报告了李卓然、李先念同志。首长很快拟了电文向中央报告西路军情况。请求指示。

    喜讯传来,李先念兴奋不己,止不住内心的喜悦。他立即起草电文,向党中央及中央军委报告了西路军余部和李先念支队的情况,请示下步的行动方针:

    刘、张、李请转中央及军委:

    (一)西路军自本月十四日起与马敌四天最大激战,士气大受损失,当即决定分路游击,由树声率二十团为一路,约五连步、骑;张荣率一路,枪百余,彩号、妇女千余;先念、世才率一路,为三十军主力,约五个营与直属队。
    (二)据息:树声、张荣所率之队均已被马敌击散,详情不明。先念、世才所部为游击纵队,现已脱离敌人,深入祁连山中,露营雪山。无粮食,仅觅食一些牛、羊肉充饥,甚困难。但我们决不灰心,坚决执行中央指示,在自主、独立与依靠自力的路线上克服任何困难,求得最后胜利。
    (三)徐、陈离部队,由先念、世才、黄超、李特、传六、国炳、卓然等组织工作委员会,现随游击纵队行动。
    (四)我们今日已到青海之巡堡以北约三日行程处,明晨决继续设法越过祁连山西面,相机到敦煌。惟沿途找不到向导,只能用指北针前进。请常给我们指示及情报。最好能由援西军出一部,威胁与吸引马敌而便我西进。

    工作委员会

    与西路军余部失去联系后,中央的电台仍然在昼夜不停地呼叫,李先念支队的电报及时被中央收到。中央当即回电:全军要团结一致,保存力量,可沿祁连山脉西进。若你们进到新疆或蒙古就有希望,具体路线由李先念支队自己决定,但不论到哪里,中央都派陈云、滕代远同志来迎接中央的指示,使李先念支队有了前进的方向。李先念支队几个负责同志,拿着机要处长抄来的电报,反复传阅。经过西路军工作委员会讨论,一致决定去新疆,并马上电复中央:坚决执行中央指示,向新疆前进。为了防止敌人侦察到行动方向,李先念支队在电报中约定每周与中央联络一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张琼、石琳:西路军女战士李开英
·下一篇:张琼、李菲菲:陈昌浩
·张琼、张龙:景泰尾泉战斗
·张琼、张龙:靖远吴家川战斗
·张琼、李菲菲:刘瑞龙
·张琼、邓华:通讯英雄王子纲
·张琼、李菲菲:陈昌浩
·张琼、石琳:西路军女战士李开英
·张琼、王艳霞:黄光秀
·张琼、李菲菲:西路军女战士党文秀
·张琼、陈麓尧:山丹人民对陈宜贵的救助
·张琼、邓华:在山丹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时的救助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张琼、张龙:景泰尾泉战斗
特稿:景泰尾泉战斗
张琼、张龙:靖远吴家川战斗
特稿:靖远吴家川战斗
张琼、李菲菲:刘瑞龙
特稿:刘瑞龙
张琼、邓华:通讯英雄王子纲
特稿:通讯英雄王子纲
张琼、李菲菲:陈昌浩
特稿:陈昌浩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