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鲁大地、泰山脚下,有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和光荣革命历史的古镇――莱芜市吐丝口镇。上世纪初的口镇八面围墙,分东西南北四个大门,由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和赵家村五个村组成,当年也是重要的交通要地。电影《红日》所讲的孟良崮战役,在口镇就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阻击战,著名的莱芜战役就是从口镇打响的。巾帼英雄彭秀英烈士就是口镇南街村人。
60多年前,这里也没有逃脱旧社会的黑暗和战争带来的灾难,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无数革命先烈把热血洒在了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直到今天,穿过历史的尘埃,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一种叫做信仰的力量,指引着他们义无反顾、前赴后继。让时间再次掀开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
1926年冬,彭秀英出生在冶庄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全家十几口人仅有两亩薄地。父亲和哥哥常年给地主扛活,十二岁的她就带着妹妹沿街乞讨。苦难的生活使年幼的她常常想:穷人的出路在哪里?1945年,十八岁的彭秀英经人介绍,嫁给了口镇南街村比她小两岁的杨玉德,从此开始了她人生的重大转折。杨玉德的哥哥抗战时期担任敌后武工队队长,抗战结束后任新泰县委书记,嫂子潘玉莲是当时地下工作负责人。性格刚强、做事干练的彭秀英受到家庭和嫂子的影响,成了地下工作的骨干,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坚守革命立场的种子。不久,年仅十八岁的彭秀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积极动员仅16岁的丈夫入伍,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掀起参军热潮,受到上级党组织的高度评价。
丈夫参军后,彭秀英担任了村妇救会长兼民兵副队长,积极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使南街村成为附近村子的模范。在口镇南街的影响下,1946年下半年,周围一带的土改运动搞得轰轰烈烈。1947年初,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鲁中地区。莱芜战役打响后,彭秀英带领干部群众给部队运公粮、做军鞋、送情报、救伤员,还深入前线做向导。战斗结束后,她组织民兵抓捕国民党残匪,镇压了一批土匪还乡团,彭秀英的名字使敌人闻风丧胆,更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
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再次占据口镇。在严酷的白色恐怖笼罩下,彭秀英仍然带领干部群众坚持地下工作,经常乔装打扮、英勇机智地与敌人周旋。
在一次送情报回来的路上,被反动分子发现行踪,彭秀英被还乡团包围。她想,死也不能被敌人活捉,纵身跳进一眼水井里,可身子马上浮了上来,被还乡团头子孟黑子抓住头发从水井里拽了上来。孟黑子仰天大笑,恶狠狠地说:“彭秀英,想死没那么容易!”当天,她被押回口镇南街村。敌人对她进行了非人的折磨。白天,敌人脱光她的衣服,用绳子牵着沿街游行,夜里把她双手反绑吊在梁上,彭秀英对敌人毫不畏惧、破口大骂。凶狠的孟黑子把六盘烧红的铁鏊连在一起,脱去她的鞋子逼她走上去,她上前一步,铁鏊发出滋滋的声音,连同皮肉烧焦的浓烟和气味弥漫开来。她倒在地上昏死过去,敌人用凉水把她泼醒问:
“谁是共党干部?” “我就是。” “还有谁? “不知道!”
锥心的疼痛使她把嘴唇咬出了血,但她仍然仰起头,怒目圆睁,毫不退缩。国民党还乡团再次用了丧尽天良的酷刑,用烧红的铁勺挖去了她的乳房,她倒在血泊中再次昏死过去。十几天过去,灭绝人性的孟黑子在彭秀英身上用尽酷刑,仍不能从她口中得到一字情报。1947年冬,一个残阳如血的下午,匪徒们把受尽酷刑的共产党员彭秀英五花大绑带到南门外,还乡团头子孟黑子冷笑着说:“彭秀英,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周年!你还有什么要讲的?”望着不远处熟悉的家乡和将要过上好日子的父母兄妹,想到不断立功和进步的丈夫,想到地下党组织和安全转移的群众,她欣慰地笑了,对周围的乡亲们用尽全身力气高喊:“不要为我难过,咱们的队伍就要打回来了,刽子手们的末日不远了!共产党万岁!”悲壮的呼声感天动地,久久回荡,鲜血染红了身下的土地。党的好女儿、年仅二十一岁的女英雄彭秀英,英勇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严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彭秀英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履行了她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