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南,系河北省平山县五大重镇之一。是岗南镇政府所在地。岗南,分西岗南、东岗南两村。
西岗南,在南宋前建村,因赵氏首居取名:“赵家街”。明嘉靖二十一年,滹沱河泛滥,洪水冲毁了村庄,村民北迁现址。明万历年间,赵氏衰败,曹姓兴起,因地处一山岗南侧,改村名:岗南。
东岗南村,原址在尚家湾村东南滹沱河畔。为避水患,村庄渐渐西移现址。因居西岗南东,称村名:东岗南。
上世纪的60年代初,岗南人民公社驻东岗南村西。70年代末,公社迁址东、西岗南中间地带,也就是现在的岗南信用社位置。80年代初,搬迁现址(原河北水利学校大院)。后岗南人民公社升格为:“岗南区政府”。1984年,平山县“撤区并乡”,岗南区政府改为:岗南镇政府。现在的岗南镇人民政府,驻西岗南村。
岗南 曾经的平山县政治中心
上世纪的1966年至1978年,平山县人民政府称:“革命委员会”。70年代初,县革委及其公安局、监狱所、武装部、招待所等办公、接待机构迁来岗南。县革委大院及招待所,建在岗南惨案纪念塔西侧。革委会门前大街贯通东、西岗南。县人民医院在县革委东约500米路南。县革委大院前约100米处,另一条公路东、西而行。公安局、武装部住公路北。县剧团(文化馆)住县革委大院西斜对面,原河北水利学校院内。
人民商场、汽车站、邮政局、工农兵饭店、图书馆、照相馆作为服务配套机构,在当时建设标准全县最高。县革委进驻岗南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初。可能考虑到地处岗南水库坝下的安全因素及地域空间的制约,在70年代末搬回旧城。
县革委搬走后,县棉织厂驻入大院。县光荣院入住公安局大院。岗南区政府入住县剧团(文化馆)大院。县棉织厂曾经是平山县规模最大的县办工业,辉煌时期,职工上千,上班者辐射全县大部分村庄。三班运转的上、下班人流南来北往,浩浩荡荡。
县毛巾厂、打井机械修造厂、县鱼种场、县食品厂作为集体企业,和棉织厂一样,曾车水马龙,红红火火。人流带动物流,拉动着岗南经济的发展。
岗南水库 河北省最大的水利工程
岗南,因岗南水库的修建名声远扬。岗南水库,是河北省最大的水利工程。1958年3月动工兴建,1962年竣工。这项水利工程,由国家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设计,河北省岗南水库工程局施工,石家庄地区专员张屏东担任工程总指挥。该水库于1959年7月拦洪蓄水。1962年1月,根据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暂时停建转入维修。1966年10月又开始进行续建和改建,1969年按原设计基本完成。工程总投资1.57亿元。
岗南水库主坝高63米,长1701米;副坝17座,总长4757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590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15.7亿立方米,与下游黄壁庄水库联合运用,可灌溉农田300多万亩;该水库还建有发电站,装机三台,总容量为4.1万千瓦,年发电量8500万度,是一座可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1959年6月,是十万建设者向大坝栏洪高程进军的关键时刻,7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带着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对河北人民的关怀,在水电部副部长李葆华和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等同志陪同下,到岗南水库工地视察。
在调度会上,周总理关心库区后靠群众的生产、生活。对石家庄地区专员张屏东说:“屏东,你不能只屏东,不屏西呀”。周总理是嘱托地方政府,不能只看到水库建好后对下游的造福,更应该想到库区后靠移民当前困难和今后的发展。
50年弹指一挥间。岗南水库大坝依然巍峨耸立。岗南水库水质优良。现在的岗南水库,不仅灌溉着大川渠、北跃渠、引岗济冶渠流域万亩良田。还是石家庄饮用水源地。是南水北调北段备用水源地。2008年奥运会期间,带着西柏坡灵气的圣水,曾源源不断地流向北京。
西岗南,音乐家曹火星的出生地
曹火星,原名叫曹峙,1937年 10月7日,日本鬼子的铁蹄践踏平山大地,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中国之大,已安不下一张学生的课桌。13岁的曹火星不得已,从保定中学辍学回乡参加了抗日群众组织。起初,担任本村的青年救国会主任。
1938年春节过后,曹火星到平山县农会工作,后被调到平山县青年救国会的宣传队铁血剧社。作为热血青年的曹峙,眼见无数的抗日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悲壮。他总想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向抗日战场。他把自己的名字加了个火字,以表示自己有一颗火热的心。更因为他读过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作,曹峙改名曹火星。
1943年,从联大文艺学院结业的曹火星边实践边创作。43年3月,蒋介石开始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称“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国民党”。针对“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之说辞,中共中央刊物出版了《评中国之命运》。延安《解放日报》及时发表了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为了开展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曹火星和队友们辗转到了北京房山霞云岭的堂上村。在村里住下后,他白天搞宣传,晚上忙创作。他创作歌曲的灵感就来自《解放日报》发表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歌词边写边改,歌曲来源于家乡平山一带民间流行的《霸王小调》。经过几天几夜的创作和反复修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诞生了。
一天,曹火星对队友说:要教唱新创作的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渐渐,一传十、十传百,这首歌一下子在房山一带传开了。再后来,伴随着八路军、解放军前进的步伐,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听到女儿李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就告诉女儿“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先有中国,后来才有共产党”。应该在“中国”前面加一个“新”字。一个“新”字的添加,创造了历史。从此,就有了经久不衰的经典旋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曹火星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人民艰苦奋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歌曲。1999年4月16日,曹火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一生创作了千余首歌曲,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200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之时,平山县有关部门在曹火星的家乡修建了曹火星纪念园。 曹火星纪念园北依伟岸挺立的岗南水库大坝,面向滔滔不息的滹沱清流。纪念园广场前,曹火星雕像伟岸耸立,他凝望着家乡的山山水水抱臂长思,关注着华夏历史的起起落落。雕像右下方有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题词--人民音乐家曹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