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大畈镇的白泥村一面依山,三面环水,山青水秀。每到春天,山头的林木,层峦叠翠;山间的杜鹃,花团簇簇,犹有“万绿丛中片片红”的热情格调。
仲春的日子,我同老刘、小李,在村支书谭光华的引领下登上烽火尖,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边走边问山名,边走边欣赏风景,却更多的是在寻找一处荒芜失散的坟茔,那是开国上将萧克将军生前未了的心愿。
烽火尖,海拔800米左右,明清时在山顶上建有烽火台而得名。因地处险要关隘,两山间的富水河直通九江、汉口,一条公路连接着湘鄂赣边界,特别是上世纪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这里是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是红五军红五纵队活动的区域,也是通山县工农苏维埃政权所在地。谭光华给我们谈起彭德怀、何长工、李灿领导的红五军红五纵队曾在大畈一带活动,使白泥村成为鄂东南根据地的一部分。他特别提到萧克将军的二哥萧克允就牺牲在白泥。
我们继续前行,眼前一簇簇火红火红的杜鹃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亮眼。山风吹来,花舞翻飞,就像山峰飘扬的猎猎红旗。
开国上将萧克,是湖南嘉禾县小街田村人,兄弟三人全都参加了革命,1923年春,大哥萧克昌被大地主杀害,萧克立志为大哥报仇雪恨。不久,在长沙统计学校读书的萧克允又考入了建国湘军军官学校。二哥的行动对萧克的人生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萧克说:“二哥投笔从戎,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思想上开始向往军事活动,当然,这时主要还是出于报家仇的考虑。”为此,他读了不少兵书。师范毕业的萧克又专程到广州报考军校,成为黄埔军校四期的学生。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并随部南下,起义军在广东被打散后回到湖南家乡。
恰在此时,萧克允也回到家乡。萧克允生于是1899年, 1925年10 月在广州入党,北伐出征后,任2军6师17团3连指导员。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军队中搞“清党”,2军的党员奉命陆续撤离,萧克允也在此时离开军队,应湖北省农协特派员之邀,到鄂东南发动农民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萧克允也回到家乡。
兄弟见面格外亲,共同的革命经历使他俩更坚定了信心。萧克对二哥说:“回来得正好,咱们就在家干吧。”他便将近日联络党员的情况作了通报。萧克允说:“咱们不能赤手空拳干,要搞武装。” 说到武装,萧克想起来,农协失败时,四伯在小村廖家窝的谷仓内墙,隐藏了两支手枪。萧克允听说后非常兴奋地说:“太好了,有枪就行,子弹可以找到,就用它来搞暴动。”第二天,兄弟俩分头行动,先后与流散在家乡的共产党员召集在一起,成立“中共嘉禾南区支部”。萧克允非常明确地提出,要走广州暴动工农兵苏维埃的路,不要“青天白日”旗了。萧氏兄弟率领支部成员秘密组织武装,成立了农军独立营,萧克任副营长。后来,萧克率部参加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由萧克允主持南区支部工作,秘密为湘南起义部队输送兵员。
湘南起义失败后,萧克率领独立营撤往井冈山,从此和二哥萧克允断绝了消息。萧克允则受上海中央特科之命到鄂东南去搞兵运工作,以后转入红军,在鄂东特委军事部办的红军学校任教员。1930年任红十六军中级指挥员,1931年任湘鄂赣红军独立第二师参谋长,1932年任湘鄂赣红军独立第二师政委,率部参加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1933年初任湘鄂赣省军区北路指挥部参谋长,同年四月,在通山县大畈白泥苏区保卫战中牺牲。
毛泽东的同学乐天宇先生曾写诗纪念萧克允烈士:“血染湘鄂浩气融,垂虹千古贯长空。成仁取义忠魂壮,五岭崴峨吊杰雄。”
寻找二哥的遗骸,一直是萧克将军的生前的心愿。
谭光华的爷爷谭道敬是当年的儿童团员,他跟着父亲谭家午一起见证了掩埋萧克允等十六名红军烈士的悲壮场面。
谭道敬老人现年89岁,记忆清晰,给我们讲起了萧克允牺牲的经过。当时,虽然年龄小,但这件事却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之中。
萧克允是在攻打大畈的时候,被国民党军的炮弹炸断了双腿,红军战士将萧克允抬进谭氏宗祠进行治疗,因为谭家午是农民协会的赤卫队队长,他带着儿子一起去宗祠看望红军伤员、并对儿子说:“萧克允是红军的师首长,一双腿被炸断了。”谭家午还坐在床边给萧克允喂汤。那次,战斗中共有100多名红军战士负伤。由于缺医少药,萧克允因流血过多牺牲,同天牺牲的还有16名红军战士。那天,谭质夫师长亲自带着红军战士和赤卫队队员去安葬烈士,萧克允被单独安葬,其他16名烈士是合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