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引用的资料都是“高台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座谈会议记录”(见http://wap.chinaiiss.com/touch/view/3757991/7等)—— 民国二十五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1937年1月1日),鸡叫头遍,红军进了高台城。高台城原驻马家军的一个通讯排,在红军进城前就跑掉了。城里只有新招下的800民团,打了几枪,扔了几个手榴弹,就乱了营。我在第二天见过杨克明,文庙里开大会他讲了话,主要是: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团结起来抗日救国等。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主席是许青年。又成立了贫民救济委员会,主席是王天佑,副主席郇辅周和王占鳌。(聂世民口述)
不实一:据我父亲告诉我,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是在天亮八点左右进入高台城的,而并非聂世民所说的“鸡叫头遍。”张力雄(前文已经介绍过)将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是“1937年1月1日拂晓”,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聂世民的口述有误。
至于“ 城里只有新招下的800民团,打了几枪,扔了几个手榴弹,就乱了营。”也存在不实之处。民团在就存在,并不是什么新招的,也没有“打了几枪,扔了几个手榴弹”,而是直接出城投降了。这一点有徐向前、陈昌浩致电军委的电报为证:“连日西路军全部已行军通过沙漠滩地,且战且行,虽极艰苦,各军圆满达其任务,均无伤亡。五军一日占抚彝(今临泽县廖泉镇)城,昨晚打开高台城,敌只打一枪,县长及民团千余人被俘。人、粮均极丰。”(引自《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红军在高台期间,大街小巷墙上都写标语,开了两次大会,放过四五次救济粮。王天佑是贫民救济委员会的主席,因贪污敲诈,被群众告下,叫红军镇压了。苏维埃政府主席是许青年,在群众大会上讲过话,副主席白希斋。成立了东西两个政府,东政府主席是张正福,西政府主席是陈锡福。红军司令部在天主堂。民团一部分回家,一部分组成抗日救国义勇军甘肃省第五路军。司令是白希斋,下设参谋部、供给部、第一团、通讯排。义勇军共有300多人。(郑炳伦口述)
不实二:据当时在宣传队的父亲讲,红军只放了一次救济粮,而非郑炳伦讲的“ 放过四五次救济粮。”张力雄将军也说:“1月2日,杨克明主任主持了群众大会,当场扣押了国民党高台县党部书记长王兆德和伪县政府头目赵仓。会后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1月5日,敌发起进攻,战斗首先在高台城外进行。”试想,红军在高台的战斗空隙只有短短的四天,红军还要干做宣传、筑工事等,怎么可能一天放一次粮?由此我们也可以断定郑炳伦的口述不实。
我当时是裁缝,几个裁缝分了几个组。我的组八个人,每天裁剪衣裤一百五六十套左右,共做了十天。红军给了我工钱。还有刘聋子刘宝珊的组,还有零星几家也裁,裁下的衣服由苏维埃政府动员妇女连夜缝制,每天可出冬装三五套。不但红军全部换了装,连义勇军一部分人也发了冬装。所用布除了刘昆(商会会长)的,还有“德胜勇”、“瑞兴昌”、“义兴和”、“德顺兴”等字号的。除了布,还募捐了一批粮食,还发动群众做军鞋,如毡窝窝、皮窝窝等,铁匠还打马刀。红军进城到处宣传发动写标语,给群众扫地、挑水、看病,还发救济粮。红军很受群众的欢迎。(冯建基口述)
不实三:冯建基在上述:“ 我当时是裁缝,几个裁缝分了几个组。我的组八个人,每天裁剪衣裤一百五六十套左右,共做了十天。”但我们从上所引张力雄将军的回忆文字就知道,冯建基在由口胡诌,忽悠史志办的工作人员。参加红军的父亲也说:“当时城里的人几乎跑光了,等红军把人找回来,战斗就打响了,人又跑到北山去了。”还有马家军照下的照片,也可以为证,牺牲的红军战士,破布单衫,根本就没有穿上什么棉衣棉裤的,要是按冯建基说法,应该有一半左右的红军战士穿上了棉衣棉裤,但是从照片上看,怎么看不出来呢?另外,其他回忆人员怎么没有一个提到此事呢?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裁缝组做十天衣裤”是假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事。
红军占领高台后,义勇军帮助红军站岗、放哨、盘查坏人。苏维埃政府主席许青年还讲话,动员群众支援打敌人,动员青年参军。当时,我记得参加红军的就有100多青壮年,好多还没批准。有的群众给红军献马、捐刀,有的拿来了马鞍子。董振堂还亲自教铁匠打马刀。几个炉子连夜干,打了不少。苏维埃政府还办了公共食堂。红军办了个合作社卖东西。(胡宗经口述)
不实四:高台到底有多少人参加了红军?据我看到的资料和听到的,我的结论是不超过十人。原因有二:其一是当时红军进高台城时,城附近的人都逃到北山或是投亲靠友去了,没剩下几人,其二,解放后,县政府在1950年时曾搞过一个统计参加红军人员时,没有统计到一人,除了不敢说或者不知道之外,那么胡宗经说的“100多青壮年”是哪来的,证明材料或者证明人在哪里?他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就没有统计到一个人?这个数字也值得怀疑。
敌人先打的是西关财神楼上面改的碉堡。红军一个排,打了三四天,敌人死了很多。后来敌人用火攻,红军一个排牺牲在楼上。敌人攻高台城,群众有的抬来了方桌,有的捐柜子,有的送箱子,装上沙当掩体,送椽子捣云梯头,搬沙担石,支援红军。(安国太口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