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国家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因此,我们结合国家实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全国2011-2015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支持云南加快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加大重点旅游项目扶持力度、率先建成旅游强省、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家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的:要重点打造“赤色乌蒙”红军长征过云南旅游红色线路,并积极地同贵州、四川两省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鸡鸣三省”红色旅游线路目标,还有就是赤水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特别是旅游业的地位与作用所决定,旅游业是一个联动性很强的新兴产业,它一方面可以带动其他行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它自身的发展也需要联动的促进,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大协作、培育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共享旅游资源,拓宽合作领域,逐步建立起赤水河流域区域性旅游网络体系,因为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是线路,是这条线路上一系列资源、设施和服务的综合,在突出各自重点的同时,将滇东北和川南、黔北地区旅游精品线路作为一个整体向外推出,以联动效应优化配置旅游生产力,形成更大的规模效益和板块效应,把滇、川、黔三省接壤地区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精品线路搞得更精彩一些,共同突击打造“遵义会议”、“扎西会议”、“扎西整编”、“四渡赤水”、“鸡鸣三省”、“赤色乌蒙”、“清凉边地”等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滇东北、川南、黔北(含黔西)三个风景名胜旅游景区紧密相连、彼此贯通、相互辉映的旅游网络体系,即滇、川、黔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金三角”经济圈,争取发展成为国家级旅游定点线路之一。因此,特提出此对策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做出的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战略机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局,深化区域合作,发挥整体优势作用,围绕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培育大市场目标,加快推进开发赤水河流域区域内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的优势特色资源深度开发,不断完善景点景区建设,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把赤水河流域建成西南乃至全国的新兴旅游区,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构建起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推动区域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可行性和必要性
赤水河是一条古老而年轻的河。
它地处滇东北、黔北、川南,是云贵高原北部与四川盆地南缘接壤地带的一条主要水系,也是长江上游南岸的一条重要支流,古称“赤虺河”、“大涉水”、“齐郎水”。它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西南豆戛寨山箐,流经云南省的镇雄、威信,四川省的叙永、古蔺、合江,贵州省的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等10县,支流旁及重庆市的江津、贵州省的遵义、桐梓等区县,上游称渔洞,中流至川、黔、滇三省交界的梯子岩,水量增大,称毕数河,至叙永县赤水河镇后,始称赤水河,沿川、黔边界东北向流至茅台镇,后转北向流至赤水县,再折向东北流向四川省合江县三江嘴与东来的习水河汇合,于合江县城南关注入万里长江。主河全长420公里,流域面积20440平方公里,包括云、贵、川、渝四省市五地(市)13个县,其中云南占12%、贵州占62.3%、四川(含重庆市江津区在内)占25.7%,上游属云贵高原,占流域面积56%,其间河道长193公里,落差416米,平均比降2.16‰,河谷深邃,山势陡峻,险滩接踵,水流湍急,河源一带洼地、落水洞、暗河极为发育。中游属四川盆地边缘,区间面积占全流域的20%,河道长91公里,落差91米,平均比降1.0‰,水流缓急相间,河谷已稍宽,两岸有台地分布。从复兴场至合江河口属四川盆地丘陵地带,区间面积占全流域的24%,河道长71公里,落差27米,平均比降0.38‰,河道迂回曲直,河谷开朗,水势缓平,险滩较稀。两岸丘陵起伏,间有漫滩、良田、台地密布,颇为富饶。
赤水河又是一条“富庶的河”、“淌酒的河”。赤水河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立体气候和地区差异变化显著,且流域内有着肥沃的土地资源,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超过1亩/人,主产水稻、玉米、烤烟、油菜、甘蔗、棉花、小麦、薯类、豆类,有发展农、林、牧、渔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赤水河为山区型河流,流量好、落差大,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能蕴藏量达130万千瓦,目前开发的120处小型水电站都在支流上,干流还是“处女地”。赤水河流域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全流域林木蓄积量近2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0%左右,经济林木、水果、中药材、竹类、畜禽、鱼类等生物资源种类齐全,蕴藏量大。赤水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优质无烟煤储量为200多亿吨,硫铁矿为19.08亿吨,铁矿为101亿吨,天然气为225亿立方米,高岭土(仅赤水县境内)为2.5亿吨,还有27种矿源,储量也不小。赤水河流域盛产名酒,有“美酒河”之称,沿岸具有酿造酱香、浓香型高中级酒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茅台酒”、“泸州老窖”驰名中外,“郎酒”获全国金牌,“习酒”、“习水大粬”、“古蔺大粬”、“晨曦”、“云曲”、“金潭”等几十种优质白酒先后获得过国优和部、省优质酒荣誉称号。“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这是清代诗人郑珍对赤水河流域盛产名酒的写照。赤水河是黔北、川南地区的一条主要水道。
赤水河更是一条“英雄而光荣的河”。
回顾历史,赤水河流域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曾经谱写过光辉的历史篇章。
一是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曾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赤水河,给封建地主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二是“长征是宣言书”。在1935年1月至1935年5月,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张闻天、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进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即“遵义会议”和“扎西会议”后,毛泽东亲自领导中央军委工作,为击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指挥中央红军转战云、贵、川广大地域近三个月,展开了高速度的运动战,穿插迂回于数十万敌军包围之中,四次渡过赤水河,迷惑、调动、打击敌人,迅速争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最后甩开敌人,巧渡金沙江,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四渡赤水之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它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围歼红军于乌江西北狭窄地域的反革命计划,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大胜利,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典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自此走向胜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曾高度评价红军“四渡赤水之战”,是毛泽东同志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毛泽东同志亲自指挥的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出奇兵”闻名中外。 (一)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使红军未能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最后不得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10日,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八万六千余人的队伍,从江西瑞金石云山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博古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至11月下旬,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损失过半,减至三万余人。12月初到达湘、黔、桂地区,进入湖南通道后,毛泽东提出了改变中央红军进军方向,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主张,12月10日开始侦察入黔道路,12月红军放弃原定进入湘西的计划,经湖南通道转兵向西进入贵州,14日,红军先头团击溃黔军周芳仁旅一个团,15日中央红军攻占贵州黎平县城,在此进行了休整,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军事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向贵州进军的主张。
此后,红军按照黎平会议决定的新方针,沿黎平、剑河大道前进,一、九军团曾在镇远、施秉两城及两河口,三军团曾在黄平与敌发生激战。12月31日,红军进军进抵乌江南岸,准备强渡乌江。1935年元旦,中央政治局在瓮安猴场召开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红军总政治部为此发布了瓦解贵州白军的指示和布告。1月2日,红军首先在江界河渡口突破乌江,继而黔军候之担所谓的“乌江防线”全部崩溃,红军于4日月全部渡过乌江,6日夜、7日晨接近并解放了遵义。
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领导上的错误,并在组织上作了一些调整。”“扩大会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
扩大会议最后作出了下列的决定:(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的决议大纲》,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3)常委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毛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扩大会议完毕后中常委即分工,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取消了“左”倾错误领导的军事指挥权,这在当时是一个生死攸关、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当时战争形势紧迫和大多数同志尚未认识到中央政治上的错误,因而,会议“认为当时党的总的政治路线一般是正确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做,对顺利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路线问题,动员全党团结一致去克服长征中的困难,是必要的”。
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一渡赤水之战”
1、一渡赤水
1935年1月初,红一方面军进入黔北后,蒋介石纠集各路军阀,拼凑了一百五十多个团,四十余万人,从四面八方向红一方面军合围。伪中央军薛岳部的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八个师从江西、湖南追来,进至修文、黔西地区,湘敌四个师追进乌江东岸沿河、思南一线,阻红一方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川敌十二个旅在川黔边境四处游戈,防红一方面军入川,桂军三十师抵都匀,滇军三个旅向黔西北毕节推进,黔军四个师向遵义急进,妄图围歼红军于乌江西北的狭窄地域。 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及军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北上抗日的方针,于19日离开遵义,兵分三路挥师北上,迅速向赤水河及其附近地区挺进,准备在长江上游渡江,与川西的红四方面军会合。20日,中央军委给各军团下达《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决定“由黔北地区经过川南”、“夺取兰田坝、大渡口、江安之线的各渡河点,以便迅速渡江”。“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以粉碎敌人新的围攻,并争取四川赤化”。“在沿长江为川敌所阻,不得渡江时,我野战军应暂时留于川南地域进行战斗,并准备渡过金沙江,红叙州上游渡河”。为配合这一计划,政治局及中革军委电四方面军迅速集结部队“于最近时期实行向嘉陵江以西进攻”。同时电示二、六军团向东出击,“钳制和分散蒋敌新的围攻兵力”,“以策应一、四方面军作战”。 红军第一军团为右纵队,从桐梓松坝地区出发,经箭头丫、石壕、梨元坝,在温水击退候之担部队,于23日占领习水东皇殿(今县城),24日抵土城。
中央军委及红军总部及直属单位组成的中央纵队及红五军团、红三军团从遵义团溪、湄潭等地出发,以红五军团为后卫,经高坪、板桥、桐梓、官店、吼滩等地,九军团于24日抵习水东皇殿,五军团一部于26日抵土城,余部与中央纵队于27日抵土城。 以红三军团为首的左纵队,从软板凳出发,经李子关、芝麻坪、花秋坝、放牛坪、河坝、隆兴场,于27日抵土城。 红一军团24日抵土城后,继续向赤水前进,为全军开路,25日抵元厚场后,又兵分两路,一路是第一师沿赤桐公路前进,进驻旺隆场,在黄皮涧战役受敌章安平阻,二路是第二师从陛诏(今大群)过河经川风垇、丙滩前进抵复兴场,受敌部达风刚阻战,由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一军团接受中央军委毛泽东、朱德的命令(军委驻土城)27日撤回元厚、土城一带进行一渡赤水。
1月29日,红一军团(即一方面军)由军团长林彪统一指挥从元厚场的沙沱渡口搭两栋浮桥(一栋在渡口至沙沱,今大桥脚下,另一栋在龙灯石至川祖庙)渡过赤水河抵沙沱(现虎头乡驻地)。浮桥是收当时元厚场盐号及行船七艘架设河中,购买木板及居民所送木板搭在船面,红军从上面走过。
1月27日,中央红军纵队和左纵队在土城东北的半村坝、青杠坡一带,与川军郭勋祺、潘佐、廖泽等部遭遇,激战两昼敌我双方伤亡很大,川军顽固抵抗,这场激战,红军壮烈牺牲130多人,川军死亡二百多人,川军将领潘文华认为:应设法胶着红军主力,使外围部队向土城靠拢围歼。那料中央纵队和左纵队在青杠坡击溃川军郭勋祺部后,主动撤出战斗,在浑溪口、岁软坝渡口由朱德总司令指挥渡过赤水河。
红军在元厚场渡过赤水河时,元厚对岸(河两岸)敌军候之担部队在那里阻截,当时红军决定,为了强占渡口,命刘金新营长带领一排泅渡赤水河,为了在小渡口岸上顺一个方向不断轮流游动,佯装渡河样,虚张声势,把两岸所住敌人牵制在小渡口一带,留第五连作警戒,其余隐藏在场背后山上,命令机枪排排长陈国辉带领一个机枪突击队泅渡赤水河,抢占两岸渡口。突击队是专门挑选熟悉水性的侦察能力的强的30多名干部战士组成。26日凌晨1时,突击队悄悄游至河边开始泅渡,几名机枪排战士簇拥着机枪射手,乘坐一只木盆,突击队员按战斗小组队行在急流中搏浪前进。泅至江心,对面半山腰堡垒里的敌军,似乎发现红军偷渡,便向河中扫射一阵,水面上激起密密麻麻的水窝。此时红军突击队加快泅渡的速度,很快到达两岸,并夺得敌军控制的渡船。突击队员上岸后,相互用暗号联络,集中后才知道五连战士王晓、孙真、李慧、宋奎和机枪射手温表已经光荣牺牲,几名战士受伤。突击队员化悲痛为力量,悄悄摸上半山腰,并用手电向刘营长发回泅渡成功的信号,在机枪掩护下,突击队用手榴弹炸掉敌军候部几个碉堡,接着营部主动继续用渡船抢渡过江,向敌军候部发起进攻,候部敌军纷纷溃逃,红军一气追击近十里,战斗至凌晨三点多钟结束。俘获敌军一百余名,缴获步枪一百多支,机枪两挺,为后续部队一渡赤水打通了道路。 29日,红一军团、九军团在元厚一渡赤水时,由九军团派出的部队担任后卫,在川风垇阻击来追的敌军,掩护主力部队顺利地第一次渡过赤水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