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形势和我国经济实力薄弱、资源不足、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具有远见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第一次把教育提高到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的地位。
1983年国庆前夕,刚度过79岁生日的邓小平在北京欣然提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写完这16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之后,邓小平又写下了以下几个字“书赠景山学校”。消息传来,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北京景山学校的全体师生,也鼓舞了全国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如今,不仅景山学校,包括全国许多学校、教育研究机构都可以在最醒目的地方看到邓小平的题词。“三个面向”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指针和方向,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面向现代化,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内搞好经济建设,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和现实要求。邓小平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通过改革使教育在面向现代化的事业中蓬勃发展。面向世界,体现了邓小平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制定政策和策略、争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气魄和胆略,也反映了开放的世界中各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客观要求。邓小平多次指示,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先进教材、先进方法,使我国科技、教育事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面向未来,就是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民族腾飞,我们不仅要培养一大批现代化建设急需人才,更要着眼于将来,所以邓小平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他强调要从娃娃抓起。“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基本指导方针。
1985年5月,在京西宾馆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把教育改革纳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 邓小平出席了5月19日的大会闭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这段讲话高瞻远瞩、气势恢弘,对于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进程中具有定准基调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把教育看作全党的历史重任,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他强调:“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他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邓小平关于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为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确立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