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西北东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弄沙峒。在峒中央的一片黑石林里,静静地长眠着一位永远只有35岁的人。他已记不得他清醒时的35年,他更不会知道他睡去的岁岁月月。在20世纪初那轰轰烈烈的日子里,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他只知道为了穷人能过上好日子,跟着拔哥把脑袋掖在腰带上干。何谓名垂青史,何谓流芳百世,何谓浩气长存,何谓英灵不死,他不知道。评说是后人的事。他就是本文里的主人公黄绍金。
黄绍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是东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泗爷乡党支部书记,农民自卫军排长、赤卫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右江独立师特务连副连长等职。1936年3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围捕杀害,光荣牺牲,时年35岁。
1901年12月3日,黄绍金出生在东兰州(县)东院哨(三石区)泗爷乡弄沙峒一个贫苦壮族家庭。父亲黄卜凡母亲韦氏都是忠厚老实的农民。兄妹3人,他排行老大。黄绍金的童年,世上兵荒马乱,劳苦大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祖辈原住田坝,因逃难来到峒场居住。峒场山高林密,祖辈乃至他这一辈是靠拓荒种地辅以狩猎维持生计。他从小跟着父亲种地打猎,练得一手好枪法,练出一个大胆子。他手脚勤快,通情达理,天资聪明。织筐编箩及其他农家杂艺、狩猎技巧他一学就会。看着他有出息,父亲便在他十岁时让他进本地私塾念书。按族谱班辈顺序,他是“绍”字辈。金字意为尊贵、贵重。先生就给他取了个“绍金”名字,指望他将来成为一个贵重的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的,但是只读了三年,就因家境贫寒而辍学。黄绍金因为聪颖机敏,在同龄伙伴中很有威信和号召力。上山砍柴他领头,林中狩猎他闯先。平时又会讲故事,附近村屯的伙伴都喜欢跟他在一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绍金更是不例外。用兽皮换取盐巴和日用品,在本家自然是黄绍金的任务。这就是使他有机会常到三石赶圩。他原以为天下都是山,山中住着人,人都一个姓,同姓一样亲。其实弄沙峒和三石街、高山和平地、山里人和田坝人、穷人和富人……,一切都不一样。穷人衣不蔽体,富人穿金戴银。穷人对他好,富人对他狠。卖兽皮的钱,税捐就被勒了一大半,就连过路都要交一两毫“历经钱”。
1921年,韦拔群从外地回到家乡,重阳节在武篆银海洲举行革命同盟,到处宣扬革命主张。他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编山歌宣传革命道理。例如:民国11年,起义闹翻天,千村和万弄,遍地起枪杆……等等。这些山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快便流传开了。绍金听到后,异常兴奋。从此,他赶圩更积极了,以后耳闻目睹的更多了,什么韦拔群在武篆成立“改造东兰同志会”啦,韦拔群建立“农民自卫军”啦,什么《敬告同胞书》啦等等。回到峒场,便约年青人聚会,向他们传递这些革命信息。在当时当地他算是有文化的人,说起来真是头头是道,颇受青年人的崇拜。在韦拔群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他渐渐明确些革命道理:要求得平等,就得拿起枪杆。
当时三石的土豪恶霸有屯昌的黄建金、黄义甫、黄 干(3父子)、拉英的韦凤三、纳才的黄汉胜,民团团董黄旭相(又名黄勉流)等。这些人依仗权势,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他们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他们豢养民团走狗,建立私人武装。他们开设公堂欺压百姓。人们早就恨透了这帮土豪劣绅。民众的愤怒情绪,犹如一堆干柴,遇到烈火就会熊熊燃烧。
1923年5月,黄绍金正式参加革命活动。在韦拔群的领导下,他组织东山一带泗爷、板文等村青年数十人,成立农民自卫军,并担任农民自卫军排长。从此,这支农民自己的武装,就活跃在东山的千山百弄之间,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1923年7月1日。韦拔群率领农民分四路攻打东兰县城,黄绍金奉命率领泗爷一带农民黄汉辉、黄绍文、黄局先、黄勉芬、黄勉伦等多人,编入第1路军,在黄榜魏指挥下从板界方向进攻东兰。由于总指挥黄榜魏牺牲,战斗失利,只好撤退。7月31日,韦拔群率领农军第2次攻城,黄绍金组织农军80多人参战。这次战斗没有取得胜利。10月下旬,第3次攻城,黄绍金组织带领100多人参战。此次战斗农军终于取得胜利。县知事韦龙甫逃到凤山的弄否峒。韦的老婆耍了个花招:撒出几大把钱,韦趁人们抢钱之机溜掉,农军只抓到韦龙甫的儿子。攻下县城后,黄绍金奉命带队撤回东山一带开展斗争。
1924至1925年间,黄绍金外出游历,曾到梧州和广州。1925年2月,父其黄卜凡病危,常呼喊绍金的名字。每当月明之夜,母亲韦氏便到屋外呼唤:月亮老人,你可知道我儿绍金现在何处?妹也哭诉着说:天下共一轮月亮,我哥在远方也会看到这轮明月的,我只能望着月亮,当时看见我哥哥了。骨肉之情,手足之情,相互深深思念,甚是伤感。父亲于1925年2月病逝,7月黄绍金才回到家中,一家人悲喜交织,抱头痛哭了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