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隆兴镇三锅桩红军烈士陵园由当地群众自发集资建设,图为登载集资名单的“红色光荣榜”。(熊洪潘摄)
此战后一年的冬初秋末,时间掩埋了那满地鲜血染红的红花,却融化不了革命希望凝结的热情,遗弃不了战场上英勇神武的英雄。当地一位名叫张南薰的有志名士、进步文人,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缅怀在战斗中牺牲的精魂铁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组织当地百姓,沉痛地为牺牲了的红军烈士举行了遭难追悼会,并亲手写下了一篇激情饱满、撼动心灵、悲痛沉重的祭文。
祭文中他这样写道:
“惟秋风之初至兮,听金林叶之乐箫。方知气之凉兮,感古柏之香飘兮。叹阵亡诸烈士,学投笔之班超。为民族之生存兮,临本境之山坳。凛阴风之阴烈兮,弹奈雨之难消。勇敢杀敌而冲锋兮,失无限之英豪。
呜呼!为红军者,为主义而抗争,为无产而参言,为拒内而入工。集万千兮,名为革命,一往无前兮,义气至志雄。或成游击兮,次序被扰。各自主张兮,消灭土豪,扫除劣绅。
对来误骂或持械成军,或拉丁不放,认为反动兮,惨遭杀害。竟成冤魂兮。丧失家乡居异地兮,同归于尽终成一路兮。
同类相邻,超尔无姓孤魂。携手而登天界兮!”
有人在低声地吟诵着,有人在高声地赞叹着。这款款深情的呼唤,穿越阴阳之界和时空阻隔,继承熊熊燃烧的革命火炬。那一个个青青的山头慢慢地亮了起来,彰显出他当时悲痛却又热血飞扬的心情,体现了他对红军的革命精神深透的理解。
就在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来到现场进行考察的这一天,张南薰的孙子张仁海、重孙女儿张冶,一位曾任隆兴完小校长,一位现任隆兴镇副镇长,也来到了现场。他(她)们热情地向记者讲述着当年红军烈士们英雄奋战的事迹,眼里噙满了泪水。
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记者在习水县隆兴镇三锅桩红军烈士陵园进行现场考察。(熊洪潘摄)
张南薰名士(1878-1980)生于清朝道光四年,字号太明,九岁从师鄢光庭,苦读诗书。1902年春,又拜读于夫子罗季常门下九年之期,深得其髓,并专研医理,颇有成就。1910年春,清朝廷预备立宪,他弃医入政,立志倡办新政。1925年起的五年时间,他在同民、醒民、隆兴一带筹办、新建国民学校十余所。先后担任地方自治委员、团总、劝学委员,河东高小校长。任校长期间,他勉励学生要德、智、体兼修,树立远大理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期间三过隆兴。他本就饱读圣贤之书,明大义之人,深知红军队伍是一支人民的队伍,为老百姓打江山。为此他与红军接触繁多、甚为密切,帮助红军筹集粮草。当时留守隆兴的红军将士还赠送了一本《苏维埃乡区怎么工作》给他。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时间的车轮匆匆辗过,长征却将精神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之中。正如“征路漫漫,生死诀别,乌烟笼罩,江山锦绣,热血浇灌。今之花圃,英雄凝成,砥柱摩天。春夏秋冬,轮回世间,天籁妩媚,瑟琵琴弦。至善至美,肝胆酝酿,人间神迹,二万五千。”而英雄们在重重迭迭的岁月中,一如归根施力的落叶,凝固在泥土深处,成为了江山的基石。他们的生命就是一次热烈的燃烧,从不拒绝被生存的烈焰燃成灰烬,每一次陨落都是悲壮的,短暂如怒放的鲜花,但这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却如熏香永留人间,让人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