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德:在针灸学会换届会上,我曾跟一些院长们谈,有些医院针灸科很兴旺,有些医院针灸科发展到最后已经没有人了,没有经费,没有资金,濒临倒闭。为什么呢?针灸既然这么好,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穴位难找;第二因为它有创伤刺破皮肤,有可能产生交叉感染或者疼痛。咱们说第一个问题,穴位非常难找,现在一般的报道讲耳朵上有400多个穴位。我看了一篇论文,作者说他已经发现耳朵上有1000多个穴位,这么个小耳朵上有1000多个穴位,密密麻麻,你很难判断穴位的准确位置,就是针灸医生都难判断。如果是西医医生,那更难判断,老百姓就更没有办法了。穴位找不到怎么能治病呢?我们做了调查,30%多的人不敢用针灸,怕痛。我是研究针灸的,但我从来没有进行过针灸。因为我有一种心理障碍,确实也有点怕疼。就是因为这两大原因影响着针灸的发展。
中红网在采访郑明德教授(中红网韩微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电子针灸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什么叫电子针灸?电子针灸和传统的电针不一样,传统的电针要拿银针,刺到穴位上,然后把它通上电(交流电或直流电),叫做电针。我们说电子针灸不刺破皮肤,是用一种电子脉冲来刺激穴位,所以电子针灸继承了针灸的疗效好、治病的范围广等优点,去除了传统针灸的缺点。
我们所发明的“华汉针神”就是电子针灸的杰出代表。为什么说它杰出呢?因为它是目前在国内国外拥有专利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疗效最好、知名度最大、销量也是第一的产品。它解决了一个找穴位的问题。它携带还很方便。中央台在采访的时候把它叫做“口袋里的医生”,可以装到口袋里。我只要把耳模戴到耳朵上,打开机器以后,机器自动寻找病变穴位,全身全息治疗,不需要找穴位。还有一个专利耳模,另外还有一个手握电极,它下面有两个球,一握,手上全部的穴位机器自动找。还有一个导电鞋,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一坐一踩,机器打开自动进行综合治疗,它解决了找穴位的问题。
我们应该在老祖宗的基础上,再发扬光大。它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就应该现代化、电子化、自动化、大众化,要让针灸变成人人都会用,要让机器自动找穴位,不要你再找穴位。针灸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当然它还要不断再提高。比如,我们查病要人来判断,我们逐渐调整成机器判断,你查到哪里,你肝有问题,心有问题,机器给你报出来。我希望针灸在中国、在世界上不断发扬光大!
中红网:请问郑教授在从事这项科技发明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样克服的?
郑明德:渭河流域,八百里秦川,我就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初中毕业考进了因教学严谨、升学率高而闻名全国的户县一中,并出任学生会学习部长。1964年,我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直升飞机设计专业。1972年,我被分配到汉中无线电厂。我一度钻研业务,却派不上用场,倒是在学大寨中得到发挥。我负责包干张寨乡范寨八队,到队后迅速查清穷困原因,对症下药。经过全队努力,当年增产50%,人均口粮由不足400斤猛增至700斤,为全县之冠。当时被评为全县学大寨标兵,受到三次通报表扬。之后,我被抽调搞基建,又以造价低、质量好、速度快,在几家同时搞基建的单位评比中夺魁,全市基建单位都来我主持的工地召开现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