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死亡数据应该至今是个迷,一直想要查阅相关资料,但几乎都是茫然。我不敢去想象当年的情景。当地有老人这样说,战斗三天过后,下了一场雨,山下那条河,变成血的河流。外公这样说,战斗过后,时常听到一阵阵惨叫声,和着那年的风雨,那年的凄清,一声声的变小直到没有了声音。固执的我一直以为,任何一位来青杠坡凭吊的人都要在这里肃然起敬,但是,很难做到。不知是什么原因。
用心去聆听,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在青杠坡能很清晰的看到另一个山头,据说那是当年伟人指挥作战的地方,谁不怀念那艰难的日子。是否还有人不记得苦难,或者已经忘记苦难。是否知道这个民族,曾是那样的多灾多难。前不久看到重庆署名首席记者的一篇文章,说是因为开发要拆掉一个抗战旧址,说不清楚这种感受。我30多岁,不算太老,也还算时尚,为什么要拆掉历史,那种记忆难道真的不重要吗?
一直想要就现在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的解说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我就觉得有这样一种使命感。 老人们说,当年红军来到古镇上,都睡在大街上,什么东西都不要,帮他们担水,打扫卫生,吃了东西付钱,临走时,只拿了门前的晾衣杆作了火把,那是一渡赤水的时候。
伟人带领红军从这里离开以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为什么很多年以后,在他的记忆里,四渡赤水竟然被誉为他平生得意之笔。土城,伟人一生惦记的地方!
(注:作者系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工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