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贵州建省后,大量军队驻扎贵州境内,共设里32卫,24所。为了解决贵州军民缺盐缺粮之急,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曹震奉命疏峻合江至赤水段,揭开了整治赤水河的序幕,对赤水河航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由于赤水漆黑中上游的险滩密布,水流汹涌,当时的船泊只能到达赤水丙安。丙安是著名的第一大险滩,巨石馋岩,耸峙中流,山高流急。这一带有十大险滩,大鳖滩,小鳖滩、秤砣滩等,一滩接一滩。据《增修仁怀厅志》记载,“大丙滩悬流数丈,港路一线,必出载上滩”。
船帮(中红网胡俊峰摄)
赤水河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独特的造船工艺,在博物馆内,陈列着赤水河畔各种船只的图片、图表、文字说明等。
赤水河流域使用最多的船称为牡牛船。牡牛船分大牡牛、中牡牛、小牡牛三种,船型基本相同、大小各异、均为木质、桐油涂石,大牡牛截重25吨。定员15人,中牡牛截重20吨,定员15人。小牡牛截重14吨,定员7人。此外,清代赤水河流引的船泊还有中元棒、黄爪皮、麻叶秋、五板船、小河船、茅村船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