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从韶山到长沙 三 湖南第一师范 |
2006-07-26 10:27:21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贾章旺 |
浏览次数: |
|
|
|
|
1916年12月9日,毛泽东致信黎锦熙,说去年11月9日信中劝黎锦熙不要在袁世凯政府做官的意见不当,黎的任职不过是编书,仍是书生事业,并不是做官。信中强调体育的重要性。说古称智、仁、勇为三达德,现今的教育学者进而提出德、智、体三言。认识到“心身可以并完”。毛泽东说自己的身体不强,近因运动之故,受益颇多,“至弱之人可以进于至强”。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 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5页。
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致黎锦熙长信: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此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曀皆开,则沛乎不可御矣!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毁一切世法,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思想道德必真必实,东方思想虽然有之许多不切于实际生活,但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毕业之后,自思读书为上,教书、办事为下,很久以来就想办私塾,取古代讲学与现今学校二者的长处,暂只以3年为期,课程则以略通国学大要为准,达此即须出洋求学,乃求西学大要,归仍返于私塾生活,继续深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 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8—29页。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有很多校规,毛泽东赞成的极少。例如,他反对把自然科学列为必修课,因为他想专修社会科学。他的自然科学的分数很差,尤其是讨厌一门静物写生课,有一次上图画课,他画了一条直线,上面加了一个半圆,题名曰:“半壁见海日”(李白诗)。又一次,图画课考试,他画了一个椭圆形就算了事,说这是个蛋,结果只得了40分。幸亏他的社会科学各科得到的分数都很高,才扯平了其他课程的低分数。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在这所学校里,毛泽东刻苦读书,认真思索,他曾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1915年6月25日,毛泽东致信湘生:“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康有为“四十岁以前,学遍中国学问;四十年以后,又吸收西国学问之精华”;梁启超“先业词章,后治各科”;“盖文学为百学之原,吾前言诗赋无用,实失言也。……来日之中国,艰难百倍于昔,非有奇杰不足言救济,……屠沽賈衒之中,必有非常之人,……人非圣贤,不能孑然有所成就,亲师而外,取友为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 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8页。
1915年8月,毛泽东致信萧子升,信中抄录了自己近来写的一篇日记,题为《自讼》:有的人像牡丹“一伎粗伸,即欲献于人也;一善未达,即欲号于众也,招朋引类,耸袂轩眉,无静澹之容,有浮嚣之气,姝姝自悦,曾不知耻,虽强其外,实干其中,名利不毁,耆欲日深,道听涂说,搅神丧日,而自以为欣。日学牡丹之所为,将无实之可望。……牡丹先盛而后衰,匏瓜先衰而后盛,一者无终,一者有卒,有卒是取,其匏瓜乎?”《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 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9页。
毛泽东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1916年2月29日致萧子升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包括人格修养和智慧,对青年毛泽东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传(1893—1949)》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8—19页。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