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创建最早的正式的工农民主政府,它是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在西北地区具体实践的结晶,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创造了必要条件。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在南方革命根据地相继丧失的情况下得到完整保存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之后,陕甘边主力红军与陕北红军相互配合,进行反“围剿”斗争,使陕甘边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陕甘革命根据地继而发展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成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早在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的‘左’倾机会主义,这个错误使得土地革命战争受到了极端严重的损失,得到了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不能战胜敌人反而丧失了根据地削弱了红军的结果”,“结果,是丧失了除了陕甘边区以外的一切革命根据地。”
习仲勋在《陕甘高原革命征程》一文中写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区的党组织、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经历了长期而残酷的反革命‘围剿’和来自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历遭艰险,几经起伏,终于使红日驱散乌云,胜利的曙光映红陕甘高原的山山水水,把苏维埃的种子传播到中国西北部,在全国成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失败后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以后发展成为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不言而喻,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核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其历史功绩自然也在“两点一存”中得到体现。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具有卓越的历史功绩。
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由于陕甘边区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根据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才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创建,是西北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西北革命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的成功实践。
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国民党的腥风血雨,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消沉,“他们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举起苏维埃革命的旗帜,“群雄四起”,为创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在如何夺取政权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曾一度迷信“城市中心论”,想在一个或者数个大中城市获得政权,赢得革命胜利,进一步扩散到全国。
实践表明:“城市中心论”的模式给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在诸多共产党人领导的攻打大城市为主要目标的武装起义相继失败的背景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尝试中逐渐摆脱了共产国际推行的“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俄国模式”,创造出了以广大农村为依托,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苏维埃革命的道路,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在广大的西北地区,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在不断克服错误路线,在不断的失败中自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历了寺村塬、照金、南梁三个历史时期,最终以南梁为中心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创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的实践,是与西北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符合陕甘边区实际情况的。这一成功实践从理论上证明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性,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二、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颁布实施的政策、法令,体现了对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成功实践,为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中国共产党赢得全国革命的胜利,首先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执行了一整套符合人民利益要求的政策,因此被人民所拥护,为历史所选择。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建立以后,制定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措施,提出并实施了著名的“十大政策”,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使根据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呈现出兴旺繁荣的景象。以土地政策为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针对“群众对于分土地并不感到多大兴趣,而对于打土豪,分粮食、牛羊和衣物,不交粮、款和租子,则很感兴趣”的实际,边区政府实行了八项政策,充分体现了边区政府无产阶级政权性质,符合贫苦农民的需要,深得民心。
土地革命运动搞得热火朝天,豪绅地主威风扫地,人民群众扬眉吐气。针对陕甘边区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贫苦的现状,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要采取了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保障民生;建立流动仓库,分散储藏;对群众不“动员”粮食,也不“欢迎”粮食;靠收买军粮供应军队;财、粮主要取之于豪绅、地主,并有计划地向敌人夺取;成立牧场,养猪养羊等措施,减轻了群众负担,增加了群众收入,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国民党的报刊曾感叹道:“在所谓陕甘边革命区内,十分注意恢复经济,解决穷人吃饭问题。用军保民,用民养军。我们剿共,如忽略了经济,即一切组织,均不能确立。有好的斗士、好的方法,亦不能发挥效力。”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功执政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是革命胜利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执政实践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的脉络,为党实现全国范围全面执政奠定了基础。
三、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实行的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和工农民主专政,为后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建立后,苏维埃政权给予一切过去被剥削被压迫的民众以完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制度的实施,使千百年来封建制度统治下的苏区广大劳苦大众,能够充分享受苏维埃政权的民主权利,是党在陕甘边区进行民主政治的有益尝试。同时,苏维埃各级政府实施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吸收工农群众参加并管理自己的政权,极大地增强了陕甘边区人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各级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实行的工农民主专政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既不同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也不同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建立的政权,它是陕甘边区历史上广大农民阶级第一次当家作主,享有充分的民主,是陕甘边区局部范围内绝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政权的产生方式、组织方式、行使职权方式以及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为后来抗日战争时的边区参议会、解放战争时的政治协商会议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借鉴。其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已成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政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围绕中心任务,支持革命战争,锻炼培养了一批当家理国的人才。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处在白色包围之中,置身于“围剿”与反 “围剿”的残酷斗争中。正如毛泽东所言:“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中心问题。”
围绕武装斗争这一中心工作,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发挥政府职能,动员、组织、带领根据地军民努力完成兵源扩充、粮食、医药筹备、物资运输等后勤物资的供给和保障工作。同时,积极做好经济、文化教育、卫生防疫、架桥修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正是在这些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党的大批干部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锻炼、成长起来的一大批优秀军事指挥员和革命干部,除刘志丹、谢子长英年早逝外,大多成为陕甘宁边区和解放战争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各条战线党和国家的领导骨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