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习仲勋纪念网>>深情缅怀>>正文
习仲勋与齐心:相濡以沫五十八载(组图)
来源:世界美文共享
作者:世界美文共享
浏览次数:
2022-02-14 10:46:5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习仲勋与齐心结为夫妻,并将爱情融入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心心相印,患难与共,携手度过58个春秋。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幸福的。

    齐心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我和仲勋同志相伴的日子里,我一直把他对我说的“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当作人生的座右铭。年轻的时候,我对他的这三句话不能完全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太抽象。可到了现在,回想起仲勋同志的话来,才深深地领悟到了这些话的含义。我觉得能够和我崇敬的师长、丈夫和挚友——习仲勋同志生活在一起,过一辈子,是无比幸福的。

    由相识到相知

    习仲勋与齐心是在陕北的绥德相识、相知、相爱的。

    绥德在延安以北,原名“绥德州”,素有“天下名州”、陕北“旱码头”之称。当时绥德是陕甘宁边区最大的地区,但又是1940年解放的新区,受反动军阀何绍南统治时间较长,政治情况较为复杂。

    1943年2月,党中央调习仲勋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主持绥德地委工作。毛泽东亲自同他谈话,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没有那么敏感了,到新的地方去,也是锻炼嘛!”

    在此之前,习仲勋任关中分区书记,工作成绩斐然。1939年,毛泽东曾为习仲勋亲笔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写在一幅约一尺长、五寸宽的漂白布上。习仲勋将题词长期带在身边,作为鼓励自己努力改造世界观的一面镜子。

    就在习仲勋走马上任的一个月后,齐心也来到了绥德。那时,齐心虽然还不足20岁,但已有5年的党龄。

    1923年11月,齐心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齐德安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法律系,有学识,重情义,为人厚道,深受相识人士和邻里的尊敬。其母邓跃珍是一位刚强正直、思想开明的女性。抗战初期,当三个子女先后参加革命后,她也于1940年从北平沦陷区来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被誉为“骑着毛驴上太行”的革命老妈妈。

◆齐心

    齐心从小受到父母爱国思想和优良品德的熏陶,然而,对她有决定性影响并把她引上革命之路的却是姐姐齐云。1939年3月,年仅15岁的齐心,在已参加革命的姐姐带领下,离开日寇占领的北平,来到太行深处的抗大一分校女生队学习,成为一名八路军女战士。经历战火的考验,她于8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转为正式党员。而后奉调到延安学习、工作。1943年4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抽调一批骨干力量派赴绥德师范开展学生工作。齐心是主要带队人。到达绥德后,编入绥师秋三四级学习并担任支部书记,后调整到三二级毕业班任党总支委员。

    当时,绥德师范与绥德地委所在地相距不远,都在“九贞观”。

    齐心刚到绥德,便看见墙上有“欢迎习仲勋同志来绥德地区主持工作”的标语,由此,“习仲勋”这个名字便闯入了她的记忆。不久,习仲勋来绥德师范作报告,坐在下面的齐心虽然只是远远地看到他,但生动精彩的报告与年轻有为的书记还是给齐心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也是在这一年的夏天,他们有了第一次相遇。习仲勋在绥师谈完工作返回地委,与迎面走来的齐心邂逅相遇。齐心习惯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军礼。习仲勋看了看这位英姿飒爽的女战士,微笑地点了点头。齐心后来回忆:“虽然只是匆匆而过,那一瞬间却给我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

    习仲勋主持地委工作期间,正逢康生在延安大搞“抢救失足者”运动,以致逼供信、假坦白之风在绥德蔓延开来,绥德师范也深受影响,一时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对此,习仲勋非常重视,直接指导绥德师范的运动,多次把齐心等学生代表叫到地委谈话。

◆习仲勋

    一次,在习仲勋办公的窑洞里,当齐心汇报到绥德师范出现的问题时,习仲勋说道:你们对运动要保持头脑清醒,如果这样下去,连你们几位也会被怀疑。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协助党组织扭转混乱局面。

    听了这番循循善诱的谈话,齐心心中的困惑与苦闷一扫而尽。她望着墙上挂的毛泽东题写的“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八个大字,一种敬佩之情油然升起。

    齐心回忆道: 这个阶段,我作为党员学生参加了绥师总支委,开大会经常作为学生代表担任主席团成员。由此我和仲勋在工作中见面的机会就增多了。即便是见不到面时,仲勋也经常给我做书面指示,使我能够及时了解到整个运动的部署情况。仲勋对我的信任,无疑是对我学习和工作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虽然不是个别接触,但在共同的战斗中我亲眼看到了他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目睹了他政治家的风度。甚至地委召开的扩大积极分子会议,党组织也让我参加,使我深切体会到他敢于冒风险、实事求是、敢于纠偏,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精神。 

    选择终身伴侣竟像选配干部一样严肃认真

    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缠绵细语。两颗炽热的心却一步一步地靠近,感情也一步一步地加深。然而,他们的恋爱依然带有战争年代的特色,按照战争年代特有的方式进行着。习仲勋让齐心写了一份自传交给自己。他选择终身伴侣竟像选配干部一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齐心的经历很简单,用齐云的话就是:“我妹妹是一张白纸”,因此,“自传”也只有短短的一两百字。有趣的是,当习仲勋看到自传中写到,为早日参加革命,曾盲目地从家里偷跑过两次,都被父亲追了回去时,他笑着对齐心说:“我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

    相比之下,齐心对习仲勋的历史却不甚了了。一向谦虚严谨,不愿张扬的习仲勋在给齐心的信中,只轻描淡写地写道,“我是陕甘苏区创建者中最年轻的一个”。

    这时,抗大总校副校长兼教育长的何长工也写信给习仲勋,介绍齐心及其家庭的情况,信中特别说道:齐心是到延安才长大的,我认识她的姐姐,见过她的父亲。

◆习仲勋与齐心夫妇。

    经过全面了解和认真考虑后,习仲勋给齐心写信:“一件大事来到了”,“我一定要解决好”。由领导与被领导的工作关系,一下子上升到“终身大事”,齐心既感到顺理成章又感到有些突然,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石子而泛起涟漪。为理清思绪,齐心还是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一起学习的姐妹,大家都支持她的选择。

    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他们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这在战争年代实在是太“奢侈”了,“奢侈”的足以令所有的人羡慕。

    1944年4月28日,他们幸福地结合了。婚礼在绥德地委后院的一个窑洞里举行,绥德地区的党政军领导同志都前来庆贺。何长工当证婚人。被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的地区保安分处副处长布鲁还特地为他们拍了两张新婚照。在大家的祝贺和谈笑声中几位领导同志和习仲勋、齐心同桌用餐。

    齐心后来评价:“这在当时的条件下,算得上是很隆重的婚礼了。”

    千里有缘来相会。一个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领导干部,一个从北平来的城市姑娘,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结成革命的伉俪。

    那一年,习仲勋31岁,齐心21岁。

    “这哪里是普通的信件,是革命的两地书呀”

    在婚后温馨幸福的气氛中,习仲勋郑重地对妻子说:“从此以后,我们就休戚相关了。但是,我不愿意陷在小圈子里。”齐心理解丈夫的意思。她知道丈夫肩上的担子很重,在艰难的岁月里,很难过多的关照自己;她更知道作为领导干部的妻子更应自重自强自立。

    是年夏天,齐心从绥德师范毕业,即被派到沙滩坪第一乡政府当文书,乡政府设在郝家桥。后来又担任义合区委副书记、延安市北关区委副书记,经常以一个乡或村为单位进行重点调研,总结经验。

    而习仲勋则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职务。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45年冬,为了适应抗战胜利后开拓新解放区的形势,中央决定从陕北抽调一批干部,习仲勋被调到西北局机关工作。习仲勋对毛泽东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没在领导机关工作过,怕难以胜任。”毛泽东热情地鼓励说:“正是因为你长期在下面,没有在上面,所以才调你到上面来工作。把你调动一下,放在新的岗位上,你就得动脑筋了,就得调查研究,想办法把工作做好。” 而后,习仲勋还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30年后,习仲勋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有时候我随彭总在前方打仗,有时候和贺龙元帅一道组织晋绥、陕甘宁边区的人力、物力支援部队,一直到大西北全部解放,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

◆1947年3月,彭德怀(左二)、习仲勋(左三)等在青化砭战场前线阵地上。

    1947年春,胡宗南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面对10倍于自己、且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英勇抗击。3月18日,在历时7天的保卫战后,毛泽东率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随即开始了转战陕北的艰苦岁月。习仲勋则协助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与敌军周旋,接连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使蒋介石“三个月解决陕北问题”的企图化为泡影。

    青化砭大捷后,党中央决定在安塞真武洞召开祝捷大会,组织上为了能让齐心和习仲勋见上一面,也让她参加慰问团。不料,一见面,习仲勋非常生气,当着众人严厉地批评:“这么艰苦,你来干什么!”齐心为之一怔,但马上意识到自己实在不应该来这里,影响太不好了。随后,习仲勋又说:“如果战争十年不结束,我宁可十年不见你。”此时,齐心不仅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而且为有这样的一位严于律己的丈夫而感到自豪。

    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中,他们离多聚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家,为数不多的鸿雁传书便成了连结他们感情的纽带。在信中,习仲勋鼓励妻子:“农村是一个大学校,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宝库,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习仲勋特别强调基层工作的重要性:“给群众东西,向群众要东西,都要经过乡,如果能做好一个乡的工作,就能做好一个区的工作。”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齐心每收到丈夫的信,总是看了又看,读了又读,心中充满了欢乐,脸上洋溢着幸福。回忆这段往事,她说:“那时,虽说我们经常相距几百里之遥,但我们的感情却日益深厚。我对仲勋同志的严格要求不仅毫无怨言,反而从心底里感激他对我的教导和培养。”

    一位战友看了习仲勋写给齐心的信后笑着说:“这哪里是普通的信件,是革命的两地书呀!”

    “我不仅是个好爸爸,而且是个好丈夫” 

    1949年3月1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了,秘书立即电告正在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的习仲勋,庆贺喜获“千金”。因为孩子出生在延安桥儿沟的中央医院,所以,齐心的母亲就给她取名为“桥桥”。

    习仲勋非常爱女儿,只要工作稍有间隙,就会把女儿抱来看看。有一回,孩子拉屎在他身上,见此,齐心直叫糟糕,习仲勋却笑着说:“子屎不臭,子屎不臭。”

    尽管习仲勋非常疼爱孩子,但从不娇惯。齐心在回忆录中写了这样一件事:

    记得我在参加长安县“三反五反”试点时,仲勋曾在一个星期天带桥桥(两岁左右)到长安县检查工作,顺便让孩子看看我,因为女儿总要找妈妈。傍晚,当他们就要回西安时,桥桥扑到我的怀里大哭起来,一定要我也一同回去。看到女儿满是眼泪的小脸,我动心了。想想晚上没有什么活动,第二天一大早我可以坐大车赶回县委所在地,不至延误工作。但仲勋考虑影响,没有同意我一同回去,硬是抱着哭喊着妈妈的桥桥离开了我。

◆习仲勋夫妇与女儿桥桥。

    习仲勋一贯支持妻子的工作和学习,从不要求她牺牲工作来照顾家庭。到北京后,齐心又生下两个男孩,一个取名为近平、一个取名为远平,他们都是断奶后由习仲勋照顾。那时他们的孩子都是住校或全托,家里没有请保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工作很繁重,但仍尽量抽出时间照管孩子,以支持妻子的学习与工作。习仲勋有时还要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他不觉烦,却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之打闹的时候,最为开心。有人称赞习仲勋是一个好爸爸,他便风趣而又豪迈地说:“我不仅是个好爸爸,而且是个好丈夫。” 

    齐心在马列学院学习后被留在中央党校工作,单位离家较远,因此,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搭公交车回去,到家时已是晚上8点钟了,星期天晚上又要赶回单位。尽管每次齐心离家时,孩子们依依难舍的“妈妈再见”的告别声令人心碎,但习仲勋却从没考虑过为妻子调换离家近些的单位,齐心也从来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她回忆道:“那时,我心里想的就是服从组织安排,不能耽误工作,甚至孩子患了重病,我也没有请过假。”

◆习仲勋一家。

    习仲勋与齐心严以律己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工作人员。在习老身边工作20年的张志功回忆:

    习仲勋对夫人齐心同志一贯要求很严。齐心本人也很自觉、自爱,不因是首长夫人而自恃高贵,她不参与政务,却很支持习书记工作。与平民百姓一样,在生活上从不表现特殊,在工作上也不甘于落后。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时,离家很远,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来去都乘公共汽车。难能可贵的是她在党校奶婴儿期间,为了避开下班乘车高峰,连续几年让保姆抱小孩提前坐公共汽车回家,待她下班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

    也许是习仲勋特爱孩子的缘故,所以他特别重视从严教子。他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红布鞋,习近平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习仲勋却对他说:“染黑了一样。”

    正是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环境的熏陶,才使习仲勋的子女都很争气,在“文革”时虽然被打成“黑帮”子弟,并分别到陕西农村插队或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当战士,但都能经受住考验和磨难,后来都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材。

    “一个丈夫能做到如此,是需要有博大胸怀的”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他们家的家风。

    50年代末,一次,衣着朴素的齐心参加一个晚会,有人私下议论:“你看,习副总理的夫人穿着怎么那么土啊!”齐心听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回家对丈夫说了,习仲勋听后笑着说:“土比洋好!” 

    1958年,在一次晚会上,周恩来总理见到了齐心,高兴地说:“这么多年,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年轻,哪里像35岁,4个孩子的妈妈呢?”于是决定让齐心参加外事活动。但习仲勋对妻子要求很严,只让齐心参加对蒙古主席泽登巴尔夫妇的接待工作,以后就很少参加涉外活动了。

    1962年,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因小说《刘志丹》一案,习仲勋受到错误的批判。会议决定成立审查委员会,对习仲勋的所谓“反党集团”案进行审查。紧接着便是“文化大革命”,习仲勋一共蒙冤16年。期间,齐心受株连“审查”,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七年有余。夫妻天各一方,苦度时日。

    1978年,习仲勋的冤案终于平反昭雪,出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后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多次率团出国访问。按规定,夫人是可以陪同的,但习仲勋仍嘱咐妻子谨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齐心始终未踏出国门一步,连港澳也没去过,最远只去过深圳的沙头角。 

    因为爱,所以严。

    习仲勋深爱自己的妻子,因此他更懂得严于律己,让爱情永远保持亮丽的色彩。

    对于这一点,齐心非常理解,非常赞同,她在回忆录中写道:

    也许是与解放前我一直在农村做基层工作,解放后又先后在农村、马列学院学习,在中央党校工作离家又远,和家人在一起活动时候特少有关系,以至于有人误以为仲勋同志对我不关心,不像其他人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但是,作为妻子的我,心里十分理解丈夫的良苦用心,他这是鼓励我自强自重,希望我能成为对党的事业有用的人。所以,无论别人怎么想,我心里是有数的,我觉得一个丈夫能做到如此,是需要有博大胸怀的。

    关于什么是幸福?有人说:两个人牵着手,一天天变老就是幸福。习仲勋与齐心就是这样幸福的伴侣。

◆1983年,齐心与习仲勋在山东蓬莱。

    1997年4月28日,在南方休息的习仲勋给北京家中的妻子打来了长途电话,庆贺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历史功勋(组图)
·下一篇:1961年习仲勋河南长葛“蹲点”记(组图)
·习仲勋同志的家风:共产党人的家风典范
·习仲勋与爷台山反击战
·一项战略性大事——习仲勋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习仲勋在1978
·《习仲勋年谱(1913—2002)》出版发行
·李新市:习仲勋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段往事(组图)
·习仲勋同志二三事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同志的群众观及其早期实践活动
·毛泽东三救、五赞习仲勋(组图)
·习仲勋: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吴国庆:红色档案进校园(组图)
特稿:红色档案进校园(组图)
中红网-田晓燕:延川县委领导到《毛岸英》剧
周宗胜:福建省连城县:重视“红色文化”资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重视“红色文化”资源
吴子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吉安西区纪念馆(
特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吉安西区纪念馆(组
特稿:伟人颂:永记不忘毛主席题词“好好学
尹宪成、生洪芝:伟人颂:永记不忘毛主席题
特稿:伟人颂:永记不忘毛主席题词“好好学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