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车,每个星期六,他早晨6时就出门,要赶最早的那一趟车,去南宫淘收藏品。渐渐的,他在那里有了名气,有什么好东西,都有人给他留着。杨建光还经常自费出门,到现在,已经去过十七个省、市、自治区。不管到哪里,他一下车,第一句话都是,你们这里的收藏品市场在哪?
收藏品越买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杨建光在国内收藏界名气也渐渐大起来。2003年,杨建光萌生办展览的想法,他租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房子,办起了免费展览。一时间,成为新闻热点,他被媒体称为“红色收藏家”。新华社、央视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展览一直办到次年,仅租金和水电费就花了一万多元。凭他和妻子两个人的工资,难以继续。但是,8万多人次的参观量与大量的好评,让杨建光看到了其中的精神价值。
他在内心暗暗发誓,一定要办一个自己的展览馆。
他开始跟周围的人念叨这件事。不出杨建光所料,他的想法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一个人要搞一座纪念馆,你是不是疯了?”周围的亲人、朋友措辞强烈。杨建光的大哥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事是好事,可这不是咱个人能办得了的。”可不是么,一个拿退休工资的普通干部,没钱没场地,凭什么去盖一座纪念馆?
杨建光偏不信邪。他游说亲戚朋友,多方筹资。不厌其烦地讲,退休前不拿讲稿能讲一上午的好口才,发挥了作用。最终大家还是拗不过他,在南京一家保险公司当部门经理的大女儿一次就给父亲拿了32万元,二女儿是大学老师,也把准备买房的12万元拿了出来。杨建光的哥哥姐姐也都从最初的反对,转而支持,纷纷借钱给他。可还是不够,仅土地的征用费就需要数十万元,杨建光作主,又把家里的一套房子卖了,再从银行贷款30万元,最后愣是凑齐100多万元,可以开工盖展馆了。
三
杨建光的妻子霍秀玲是一位俊秀的女子,即使年近六旬,仍然可以感受到她温婉的风韵。
杨建光对妻子很满意。退休前她是图书馆的干部。而杨建光的收藏品仅保存就是不小的工程,整理收藏的工作就是主要由她来做。图书的晾晒、像章的分类保存,她都做得很专业,为了让那些丝绸的图像不被虫蛀,她还专门买了樟木箱保存。
可是霍秀玲对丈夫不满意。她说起来都是嗔怪,两口子工作都不错,可是因为杨建光的收藏,家里从来没有积蓄,工资一到手就被杨建光花没了,几乎就没过过什么好日子。但是其实她嘴硬心软,每回最后都顺从了丈夫的爱好。杨建光悄悄告诉记者:“为了安抚她,我也想出来个妙计,每个月先把工资全交给她,然后再向她全领出来。”
说起建这个纪念馆的艰难,霍秀玲泪眼婆娑。去年五一,大女儿专程从南京赶回家看望父亲。没想到老伴见到女儿第一句话就是:“卉卉,你什么时候才能给我那30万元?”女儿伤心得不行,跟妈妈哭,我爸怎么这样?不关心我,就关心这个纪念馆?霍秀玲说:“女儿哭得那么无奈,我只能安慰她,说你爸也是着急呵。在建馆这个问题上,我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是我知道,我要不支持他,这个事弄不成,我们这个家也得散了。那咱就支持他吧,顶多日子过得苦些。”
终于,一块最初长着一米多高的荒草地,变成了一个大型的、高品位的纪念馆。
四
40年的收藏历史,杨建光的藏品如此之多,人们都猜测他是个百万富翁。的确,以收藏品的市面价值而言,杨建光可以算得上是个“杨百万”。但他的弟媳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百万负翁”——负债的负。因为这么多年,杨建光从来没有卖过一次自己收藏的毛泽东纪念品。
可是杨建光分明有太多在常人眼里“发财”的机会——仅只是一套“文革”邮票,市面估价就达到了十几万元。有人说他,随便卖点什么,还不比现在的日子过得好?2003年,一位平遥的商人找到杨建光,欲以一百万元买下他的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