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茅盾谈到,抗战初期,短篇的“报告”体比较盛行,这些文章多描述战场上士兵的英勇、敌人的凶残。但是,不久之后,大家都在热烈探讨如何产生“伟大的作品”,读者更希望了解抗战的全部,而短篇的“报告”仅仅反映了抗战的“一鳞一爪”。
“书商们会告诉你,长篇小说好销一些。为什么好销呢?”茅盾在文中分析道,“读者们渴望明了此一时代社会各方面动态的心理是更加强烈而迫切了……读者们今天是更加渴望了解抗战在怎样进行,将如何进行,在抗战中暴露出来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等弱点必如何才可以克服……”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读者已经越来越关心抗战,并且越来越理性地面对抗战中出现的问题。而在茅盾看来,“伟大的作品”就是要反映时代、反映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