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和《文摘战时旬刊》的创办人是孙寒冰,他1903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周浦镇(今浦东新区周浦镇)一个小商人家庭,他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生活困难,不得不跟着舅父到东北谋生,一面读书一面在电报局当练习生。1919年由上海中国公学考入复旦大学商科,1922年复旦大学商科毕业后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又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经济学及文学。1927年孙寒冰回国,受聘复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此后一直未离开复旦大学。
1928年兼任复旦大学预科主任,1929年任政治系主任,还先后兼任上海国立劳动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1931年初,孙寒冰发起创办黎明书局,任总编辑。1937年1月创办中国第一个《文摘》杂志,任主编。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复旦大学从上海迁往重庆。1938年底,孙寒冰由香港经昆明到达重庆,出任复旦大学教务长、法学院院长。1940年5月27日重庆北碚黄桷树镇遭日机空袭,孙寒冰不幸遇难身亡,年仅37岁。他著有《合作主义》、《西洋文艺鉴赏》,译有《社会科学大纲》、《政治科学与政府》等。他短暂的一生渡过的岁月,是我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动乱不安,正在发生伟大变革的历史年代。令后人为之肃然起敬,他最大的成就在于1937年创办了《文摘》杂志,而在此刊物上首发的中译文《毛泽东自传》,成为抗战时期最早、最有力量的一篇关于共产党的文章。
孙寒冰在短暂的一生中正式职业始终是大学教授,而他的主要精力大部分在译作和出版事业上。在这方面最显著的成就是创办《文摘》杂志。他在《文摘》发刊词中写道:“做人离不开知识。知识的来源很多;人和社会交接,随时都可成知识。不过,这种知识大都是从无意得之,
而存心去求的,多半只有读书。……复旦大学当局年来竭力充实图书设备,而在搜集杂志的时候,因求有益学生,早就想到要编一个杂志之杂志。旋经本年十月第十六次校务会议决定举办,名定文摘。”杂志主要摘译发表国外有关中国的报道,并邀请中文和英文基础都十分优秀的汪衡参加编辑工作。1937年1月1日,《文摘》月刊正式出版了第一期。杂志问世不久就风行全国,被誉为“杂志中的杂志”。不少青年由于阅读《文摘》而走上进步的、革命的道路。
《毛泽东自传》是毛泽东亲自口述,由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笔录的毛泽东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该书从毛泽东的家庭身世讲到他的幼年和青少年时代,从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讲到大革命失败后的井冈山斗争,从红军的五次反“围剿”讲到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开创抗日根据地的新局面。这本书实际上是那一段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