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圩子。第4旅第10团和独立旅第2团则担负堵截和钳制敌人的任务。随着嘹亮的军号响起,突击队员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锋在前,破坏组、填壕组、运梯组和手榴弹投掷组密切配合,接连突破顽军的铁丝网和壕沟,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道。经4小时激战,第19团顺利攻占西小圩子。独立旅第1团攻打东小圩子的战斗异常艰苦,攻势受阻。陈毅下令暂停进攻,同时令第19团巩固阵地,休息待命。
歼灭顽敌,把握斗争主动权
10月21日傍晚,独立旅调整部署后,在军部炮兵连和第4旅第10团的支援下,再次发起攻打东小圩子的战斗。我军用猛烈的炮火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突击队员或手持大刀猛砍铁丝网和木桩,或用炸药包炸毁敌人碉堡,或架长梯越过壕沟和围墙,奋勇当先,势不可挡。经过一番激战,我军顺利打开了突破口,很快占领了东小圩子。随后我军乘胜前进,一鼓作气攻入老圩子,逐巷逐屋进行争夺。我军气势如虹,敌人腹背受敌,纷纷溃散。当晚9时许,王光夏设在核心工事地堡内的指挥机关被我军摧毁,攻坚战胜利结束。王光夏趁天还没亮,带着百余人从暗道逃走,一年多后在山子头战役中被新四军击毙。
此次战役共毙、伤和俘虏国民党顽军14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4挺、步枪850余支、战马57匹和大量军用物资。新四军伤亡500多人,牺牲烈士全部就地掩埋。今天的程道口建有烈士陵园和战役纪念馆,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
程道口战役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密不可分。在淮海区党委、淮海军分区的领导下,六塘河北岸12个乡组织起4000余人的支前大军,帮助参战部队挖战壕、运物资、抬担架等。淮海区仅用3天时间就征得粮食2万多斤送往前线,充分彰显了人民战争的伟力。程道口战役是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反顽斗争的首次重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顽军的东进计划,使淮南、淮北、淮海和盐阜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争取了华中斗争的主动性。此次战役对于我军战术改进,特别是实施多支部队协同作战和攻坚战也有很大的帮助。战后陈毅欣然赋诗:道口破重围,曾经弹雨飞。战场遗迹在,捷报迭来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