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余斌(左)与北京老年集邮协会副会长胡大华缅怀加勒万河谷的英雄
李达女儿李彤妍致辞
王近山女儿王媛媛致辞
央视记者张讴致辞
与会全体同志与毛岸英同志亲属代表曹立亚(左三)一起追思毛岸英烈士
在老战士于枫的指挥下,全场高唱《志愿军军歌》
志愿军老战士于枫(左)与戎冠秀孙女李秀玲缅怀战场上牺牲的志愿军英烈。
2022年10月25日,为了深切怀念为建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贯彻新时代的强军思想,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纪念上甘岭战役胜利七十周年和对印自卫反击作战胜利六十周年邮筒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广场举行签名首发式,首都各界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九点半,首发式开始,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分会会长,李达同志女儿李彤妍致辞,她怀念了父亲李达在担任志愿军参谋长时的往事。感谢本次邮筒的发行者,指出传承红色基因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她说:“精神贫乏不是社会主义,如今很多人埋头挣钱,他们的精神世界亟需提升,革命战争时代的民族精神与艰苦奋斗,要一代代传承下来。”
八路军研究会会员王媛媛接着致辞,她回顾了上甘岭战役中时任志愿军三兵团代司令员的王近山同志对抗美援朝战争中付出牺牲,取得伟大胜利的英雄指战员一腔真挚的革命战友情怀。
她说:“上甘岭战役是党史上一座镌刻着苦难与辉煌的红色丰碑。王近山同志去十二军看望老部队时候,同志们晚上就播放电影《上甘岭》,他看了一半,就流着眼泪离开了。因为他对革命战友的爱与怀念让他心潮澎湃,而战役的激烈与艰苦,是电影场景中的一百倍。传承上甘岭精神,就是为了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把革命烈士和老前辈的伟大理想和党的事业实践下去,他们在天上看着我们,他们取得了胜利,我们也一定要胜利。”
87岁的志愿军老战士于枫致辞,回顾了自己十五岁入朝,背着红十字挎包,作为第十三兵站医院战地医院护士参战的经历。
她说:“七十年前的今天,我和战友们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是最伟大的战争,也是最艰苦的战争,我们200多位战友,有二十多位英勇牺牲。敌人的飞机大炮很凶猛,十多个国家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发起猖狂的进攻,但是,我们依然打败了他们,凭借的正是钢铁的意志和战士们的血肉之躯,我们向流血牺牲的战友们致敬,向老战士的后代们致敬。”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孙女,志愿军英烈亲属李秀玲致辞,回顾了拥军模范戎冠秀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踊跃支前,照顾伤员,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入人民军队的动人往事。
她说:“在八年抗战的敌后游击环境下,我的奶奶掩护和救活了许多子弟兵,他们中的很多人,比如63军187师559团团长邓仕均同志,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我的三叔李兰金,是志愿军64军的炮兵连长,牺牲在朝鲜的时候,只有26岁。看到他的遗像,就想起了无数牺牲的烈士,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啊!人民是他们的妈妈,他们没有走完的路,我们要走下去,牢记三个务必,像他们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谈到自己亲爱的三叔和战友们牺牲在朝鲜,李秀玲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中央电视台驻印度记者张讴回顾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伟大胜利,也结合自己在印度工作和生活时的种种感想。
他说:“明明是1959年8月以后,印度军队多次侵入中国领土,引起边界武装冲突,1962年10月,印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但是印度国内都在卖惨,说自己是被中国侵略的,所以我在当地电视台就和他们辩论,我未来的工作就是写上一本英文书,好好讲讲对印自卫反击战,讲讲这个伟大的胜利。”
本次纪念邮简项目负责人余滨总结:“我们留下这个小小的纸片,为的是纪念党史上的一个个重大事件和伟大的人民英雄。手机扫描邮简上的二维码,能够突破篇幅限制得到更多阅读观赏。我们这次的活动,得到了黄继光烈士纪念馆,十八军后代联谊会的支持,也得到了邓华、秦基伟、王近山等同志后人的支持,他们提供了很多史料,充分证明志愿军是个英雄的集体,团结的集体,上下同心,富有共产主义理想的集体。八路军研究会和很多同志,包括副会长王晓建同志为我们提供了军史支持。我们做下去的动力,就是向全社会宣传革命的文化,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
1922年10月24日,是毛岸英烈士诞辰一百周年,首发式专门缅怀了毛岸英烈士革命的一生,寄托了对烈士的思念之情。
本次活动在斗志昂扬的《志愿军军歌》、《世界人民团结紧》、《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的全场合唱中结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志们接着参观了军事博物馆《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主题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