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特稿: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赖毅中将
2017-11-29 19:03:30
作者:解放军总后勤部后勤杂志社原主编,大校军衔、军队退休干部 韩纪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赖毅,是毛泽东为落实三湾改编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的要求,在秋收起义中亲自发展的中共党员。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无论是参加历次反围剿作战还是参加史无前例的长征,无论是奔赴淮北敌后抗战还是参与解放战争中对国民党军的斗争,他身上都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党性,展现了人民军队优秀政治工作领导者,弘毅坚韧、排除万难,去夺取战争胜利的伟岸形象。建国后,他紧密结合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实际,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在身体患病的情况下主动写下离休报告,让贤于年轻干部,其显赫功绩,其高风亮节,足以彪炳史册,启迪后人。

    一、在毛泽东教导下做好群众工作

    赖毅,原名赖玉生,1903年7月11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思村区福寿乡陈子湾村一户农民家庭。赖毅先由寡母抚养,后被附近福寿村贫苦农民赖保寿认作养子。8岁时给富户放牛,12岁到造纸厂当童工,受尽欺凌压迫。苦难的童年造就了他的反抗精神,磨炼了他倔强坚毅的性格。

    赖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参加北伐军,因不满旧军队的军阀作风脱离军队。1927年在江西修水,参加正准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在填写入伍登记表时,他将名字赖玉生改为赖毅。一个“毅”字,表达了他刚强坚韧、革命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9月9日,秋收起义暴发。起义受挫后,部队弥漫着一股消沉气氛。就在一些人纷纷退党、离队时,赖毅却毅然提出入党要求,填写了入党申请书。10月中旬的一天,在湖南酃县水口村的一个大祠堂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主持了赖毅等6人的入党宣誓仪式,并高举握着拳头的右手,亲自带领大家宣誓。毛泽东说:“你们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入党的。要坚信党,坚信党领导的革命一定会成功。在任何时候,都要跟党一条心……”赖毅回忆道:从那天起,我像变了一个人。我告诫自己,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党叫干啥就干啥,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赖毅等人积极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在党支部领导下,逃亡的人少了,队伍一天天壮大起来。

    在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赖毅最大的收获是在毛泽东指导下做好群众工作。1927年11月,赖毅所在部队占领茶陵县城,成立了县人民委员会,但这是第一次搞政权工作,还是按旧政府的样子,升堂审案,收税完粮。毛泽东知道后,立即来信,要求撤销县人民委员会,组织工农兵政府,并在部队中加强政治工作。于是县政府的大衙门去掉了,动员和组织工农群众的工作空前活跃,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在茶陵诞生。赖毅深感:“还是毛委员有办法。”当部队在国民党军围攻下不得不撤出茶陵后,毛泽东来到赖毅所在部队,指出部队此次作战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做群众工作,没有打土豪筹款。他指出,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是:打仗消灭敌人, 打土豪筹款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武装群众。以后,赖毅又多次听毛泽东给他们传授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方法:“开始时穷人一般都不敢要地主的东西,我们就要在晚上把东西秘密地送到穷人家里去,或者把这个地方土豪的资财,带到另一个地方分给穷人……”在毛泽东的言传身教下,赖毅和战友们每打下一个地方,都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赖毅会讲湖南客家话,他的宣传鼓动效果很好。1928年初,毛泽东率领部队进驻遂川县城,要求大部分部队分头下乡开展全县的群众工作。并宣布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不打人骂人。赖毅把这六项注意和毛泽东先前宣布的“三大纪律”牢记在心,严格执行,取得很大成效。斗争的实践使赖毅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指引的道路就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为他做好几十年军旅生涯中的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929年4月,红4军在长汀整编,将原第28团、特务营、第31团分别整编为第1、第2、第3纵队,赖毅调任第3纵队司令部副官处副官。此时,红4军内部在建军宗旨、建军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对毛泽东亲手创立的政治工作制度有异议,提出照搬苏联红军的做法,实行诸如“司令部对外”、“军事长官节制军队”之类旧军队的传统建军方式。12月,赖毅作为党代表之一,参加了为纠正党内错误思想而召开的中共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前,毛泽东亲自找赖毅谈话,了解部队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就建军原则等问题谈了看法。这次谈话加深了赖毅对毛泽东无产阶级建军路线的理解,坚信红军建设必须肃清单纯军事观点和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想,将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选举新的红4军前敌委员会成员时,他毫不犹豫地投了毛泽东一票。1933年初,作为团政委的赖毅,被抽调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组织的筹款工作。凭着在井冈山时跟毛泽东学做群众工作和筹款的经验,他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圆满完成了任务。

    1934年春,赖毅升任福建军区第3军分区政委,不久兼任军分区司令员。此时毛泽东已被排挤出军队领导核心。面对敌人的“围剿”,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者实行单纯军事防御战略,“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与敌人打消耗战。部队损失越来越大,赖毅越来越感到不对头,他便以发电报的形式,向上级“建议改变死守一地的所谓‘寸土必守’的方针,将部队深入到敌后去开展游击战争,以免自己天天挨打,更可在后方发动广大群众,扩大政治影响,又可解决给养问题”。想不到这封电报给他惹了祸。有关领导说他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退却逃跑”错误,将他降职为某新兵团政委。许多战友纷纷为赖毅抱不平,但面对组织的错误处理,赖毅担心的只是军队和苏区的损失,至于自己政治上受挫他却没大在意。他回顾说:“自己认为只要是革命工作,什么都可以,我个人究竟怎样,组织上以后总会了解的。因而毫无思想包袱,仍是愉快地担任新的工作去了。”

    二、长征中的艰难奋进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苏区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撤离苏区,迈上凶险万端的长征之路。

    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编成两个野战纵队。赖毅编在第1野战纵队(又称军委纵队),担任第3梯队中共总支书记。两个月后,部队整编,军委第1、第2野战纵队合编为1个纵队,赖毅被调任中革军委警卫营政委,杨梅生任营长。在警卫营所在梯队中,还有中央和军委机关的一些老同志。赖毅一再叮嘱大家:我们纵队老同志和女同志多,他们和小伙子一道跋山涉水很不容易,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过度的奔波劳累,使赖毅病倒了。战友们要用担架抬他,可他坚决不肯。他忍痛咬牙拄着拐棍坚持行军,一次掉队,差点当了敌人的俘虏。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时,赖毅注意对部队做好充分的动员和组织。要求官兵多准备些生姜、辣椒以便御寒。要做到“三不一要”:不能走快,不能说话,不能坐下休息;要发扬阶级友爱精神,搞好团结互助。由于动员准备充分,组织工作周密,全营顺利地越过了气候恶劣的大雪山。

    红一、红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会师后,决定继续北上,混编为左、右两路军。1935年8月中旬,右路军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率领下由毛尔盖出发,穿过草地,于月底到达巴西、班佑地区。但随左路军行动的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张国焘不仅不让该部继续前进,还强令右路军重返草地南下,企图分裂红军,危害党中央。毛泽东及时识破这一图谋,决定迅速脱离险境,果决率右路军先行北上。此时,赖毅和杨梅生正率部担任护路警戒任务,由于行动突然,没来得及随军委机关北上。后根据上级指示,随红四方面军南下马尔康县的松岗地区,被改编为红32军第108团(该军无师的编制),赖毅任团政委,杨梅生任团长。

    10月上旬,张国焘在卓木碉公然另立“中央”,宣布撤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职务。消息传来,全团哗然,赖毅更是激愤难平。此时,他产生一个念头,利用机会拉走这支部队,单独北上,寻找党中央和毛泽东。后来,他直接和间接听到随左路军行动的朱德、刘伯承的指示和安慰,并采取了正确的斗争方法。当赖毅听到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并指挥红军取得直罗镇战役胜利的喜讯后,止不住与战友们悄悄议论:“还是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对头,张国焘的南下计划绝没有出路”;“不管有多少狂风急浪,我们一定能回到党中央、毛主席身边!”

    张国焘发觉红32军指战员对其推行的错误路线进行抵制,十分恼火,便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将军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宣传部长王透、民运部长朱明,以及赖毅等一批干部调离该军。赖毅调任中共川康省委组织部长。1936年春起,赖毅又先后被调任川康省苏维埃政府财政厅厅长等空头职务。短短八九个月,赖毅竟被连续调动职务八次。他回顾说:“张国焘这样做,主要是认为我们是中央红军的干部,是不可靠的,是反对他的,所以首先把我们调离军队,削去我们的军权,而后把我们分配到所谓省委、省府去任有名无实的职务。”但不管张国焘怎么折腾,搞什么名堂,赖毅他们都是组织服从,内心有数,不让张国涛抓住把柄,搞得张国焘拿他们也没办法。张国焘搞分裂不得人心,南下处处碰壁,加之中共中央的坚决斗争和不断争取,以及红二方面军领导人的共同努力,张国焘不得不同意北上,赖毅等被排挤的一批干部也随队行动。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分别在甘肃会宁城和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赖毅才得以重回部队,任红四方面军直属队政治处主任。11月,赖毅被调回中革军委直属队,任政治处副主任。

    赖毅认真回顾了长征以来的经历,认为自己分析和认识问题有时比较简单,迫切需要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便多次提出进抗大学习。1937年1月,他成为抗大第二期学员。开学后,赖毅多次聆听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讲课,如毛泽东讲授的哲学,朱德讲授的党的建设,董必武讲授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秦邦宪讲授的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党的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实际阐明的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赖毅开阔视野,提升政治理论素质,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毛泽东讲授《辩证唯物论》,一直讲了3个多月,共计110多个小时,使赖毅从理论的高度认清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及其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实质,进一步树立了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提高了政治工作领导水平。

    三、军政同心打胜仗

    赖毅抗大毕业后在中央军委机关工作两年多。经再三要求,组织决定派他到在豫皖苏边区开展抗日斗争的新4军第6支队工作,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赖毅任新4军第4师第12旅政委,饶子健为代旅长。

    赖毅多年担任军队政治工作领导的突出特点是,十分重视与军事领导的团结合作。他认为军事和政治工作有“分工”但不能“分家”,只有军、政两个一把手同心合力,才能建设过硬部队,打赢战争。

    赖毅任12旅政委时,部队面临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和日伪军的夹击,战场形势十分险恶。他和代旅长饶子健一起密切配合,不仅军事上共同研究、确定作战方案,还根据师首长的部署,切实抓紧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共同率领指战员奋勇拼杀,苦战3个月,会同兄弟部队基本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向西防御和“阻止反共军东进苏北和北上山东”的战略任务。代旅长饶子健回忆说:“我们这个旅的部队基本上是由游击队上升起来的,在关键时候能够经得起考验,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这要归功于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当时,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很讲究实际,所以威力强,很见效……由于大家都懂得我们是人民军队,群众观念强,自觉遵守纪律,官兵同甘共苦,虽然当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战斗频繁,但部队情绪高,没有什么动摇的。”

    1943年,反 “扫荡”斗争胜利不久,时任新4军第4师第11旅政委的赖毅和旅长滕海清,又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山子头反顽战役。3月14日,国民党顽固派、苏鲁战区副司令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率第89军、独立第6旅、保安第3纵队等部,侵入我淮北中心区金锁镇、山子头一带地区。3月17日夜,赖毅和滕海清率第11旅在师首长统一指挥下,协同兄弟部队,对盘踞在山子头地区的顽军实施自卫反击,至18日战役结束,生俘韩德勤以下1000余人,击毙顽军纵队司令王光夏、旅长李仲寰以下数百人。这一仗,不仅粉碎了顽军东西夹击淮北新四军的计划,而且铲除了国民党顽固派安插在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堡垒。1944年3月中旬,淮北军区为粉碎日伪军对淮北抗日根据地的“蚕食”,决定向守备薄弱的日伪军据点发动春季攻势。受领任务后,赖毅和滕海清率领第11旅南征北战,连战连捷。在为期3个月的春季攻势中,第11旅作为一支拳头力量,与兄弟部队密切协同作战,共拔除日伪据点50处,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为而后挺进津浦铁路西作战创造了条件。同年8月15日,赖毅和滕海清奉命率所部第31、第32团,随师首长向津浦铁路西豫皖苏边区挺进(参加西征的还有第9旅第25团和师骑兵团),以恢复萧县、永城、夏邑、宿县抗日根据地,并打通与豫东睢(县)、杞(县)、太(康)地区的联系。在西征作战中,赖毅和滕海清两个军、政一把手,军事、政治一起抓,大事小事同商量。赖毅在每次发起战斗前,都向团领导交代,务必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搞好协同作战。此次西征共歼日伪顽军1.3万余人(含起义投诚),拔除日伪军据点30多个,粉碎了日伪顽军的进攻,基本恢复了原有的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第11旅在赖毅和滕海清强有力的领导下,屡立战功,历经战火淬炼,成为新4军的一支雄师劲旅。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在美国支持下,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内战爆发,淮北又是敌人进攻华东解放区的主要方向之一。时任中共华中第7地委书记兼第7军分区政委的赖毅,与军分区司令员张震球同心合力,紧密协作,胜利地开展了保卫解放区的斗争。在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同时,赖毅还组织全区军民,全力支援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在朝阳集地区打击国民党军整编第69师,保证主力部队取得歼敌5000余人的胜利。随后,赖毅和张震球又奉命配合野战军遂行泗县作战,四处袭扰敌人,完成了迟滞敌军沿津浦铁路南援的任务。中共华中分局来信对此作了充分肯定。

    赖毅参加革命多年,历经风雨,既有胜利的辉煌,也有挫折的遗憾。他心底无私,不但遇挫不馁,反而愈挫愈奋,逐渐成长为我军的优秀将领,为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和对敌作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6年下半年,随着主力部队的撤退,苏皖解放区陆续被国民党军侵占,第7军分区所辖10县全部成为敌后,赖毅带领全区军民转入残酷的敌后游击斗争。11月25日,赖毅率地委机关冲破敌军包围,与军分区机关在塘暮圩会合,随即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中共华中分局的指示,研究下一步斗争部署。根据分局指示,确定由地委副书记、军分区副司令等率部分武装坚持原地斗争,赖毅率两个主力团撤离淮北路东。但会上意见分歧,争论不休。赖毅见意见难统一,敌军又追得紧,一时冲动,大声说道:“部队已集合,再不走时间来不及了,干脆大家一起走吧”,“到淮海地区休整一下,意见统一后再回来!”这一来,导致淮北津浦铁路东党政军机关,一夜之间全部仓促撤到运河以东地区,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尽管当时华东局有些领导认为,发生这一问题的主要责任在华中分局,但赖毅作为当事人,深感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多次深刻检讨自己:“这说明我独当一面的领导能力是不强的,理论水平是不高的”;“气魄不大”,在当时“弹药、经济、粮食等物资均极端缺乏,而士气又不甚高的情况下,缺乏扭转当时可以扭转的失败情绪的能力”。此后,中共华中分局宣布解散原地委,撤销地委书记、副书记的职务,赖毅诚恳地接受了组织决定,后被调任华东军区司令部伤员归队管理处政委。这次受挫,可谓赖毅多年戎马生涯中最大的一次。但他毫无怨言,立足自身找原因,不管组织任命自己何种职务、分配何种工作,都尽力干好,毫不懈怠。

    济南战役胜利不久,赖毅升任苏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在淮海战役中,他根据上级部署,组织政治部门动员人民群众全力支援前线,提出了“人人动手,个个支前”“全力以赴,一切服从支前”等口号,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支前热潮。战役期间,苏北军区共动员各类民工175万人,担架1.5万副,船3400只,小推车8000辆,牛车2500辆,牛、马等牲口1.82万头,供应前线粮食1880余万斤。1949年4月,赖毅任苏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协助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在解放区人民群众中深入进行“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宣传教育和鼓动工作,大力开展立功创模活动。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军支前的积极性,对保障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云水襟怀启后人

    1950年10月,赖毅任华东军区干部管理部(1952年7月改称华东军区干部部,1955年4月改称南京军区干部部)第一副部长,主管军区干部管理部的日常事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开国之城”的红色宣传——记吴立人在石家庄解放初期宣传工作中的几件事(组图)
·下一篇:无
·韩纪民: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赖毅中将
·特稿: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赖毅中将
·特稿: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赖毅中将
·赖毅战斗在井冈山上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赖毅中将
韩纪民: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赖毅中将
特稿: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赖毅中将
特稿: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赖毅中将
古代倡导“务农重谷,天下之本”的劝农碑
刘霄霄:记参观党史纪念馆(图)
特稿:记参观党史纪念馆(图)
王伟伟:红军爸爸一路走好(组图)
特稿:红军爸爸一路走好(组图)
特稿:红军爸爸一路走好(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