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林是常德安乡人,跟南县交界。小时候,他听说了很多关于厂窖惨案的故事。长大以后,他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去厂窖,把惨案的情况了解清楚,然后创作点什么。
1998年的春天,他把手头上的事情料理完后,一头扎进了厂窖镇。厂窖惨案纪念馆馆长邓德安陪着他,骑着两辆自行车,沿着当年日军杀人的路线,从厂窖的龚家港一直走到日军最后离开的肖家湾。
在采访的过程中,越深入,他的心情就越沉重。他在那采访了一周。回到长沙后,他决定写个剧本来反映厂窖惨案。这是他第一次涉足剧本创作。
剧本很快就出来了,最开始的名字就叫《厂窖大惨案》,后来改为电影剧本《洞庭血证》。但是,由于资金的原因,拍摄的事宜搁浅了。
在这期间,他自己到处筹钱,拍了一个纪录片《厂窖惨案》。但是,电影《洞庭血证》的拍摄心愿,一直还搁在他心上。
12月6日,在长沙松桂园,潘文林谈起他的剧本,叹了一口气:“拍这个电影,我不需要赚钱,只希望把历史记录下来就行。但愿有实力的导演能看中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