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最后一次访华后,正在瑞士的日内瓦莱蒙湖着手写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历程的新著——《漫长的革命》的时候,癌症病魔突如其来地向他袭来,而且来势非常凶猛。经瑞士医生检查,斯诺患的是胰腺癌,癌细胞已扩散到腹腔,导致肝功能衰竭,医治非常困难,生命垂危。
毛主席和周总理得悉这一不幸消息后,十分关心,最初曾考虑租一架飞机接斯诺到北京医治。为此,决定先派斯诺的老朋友马海德和一名医生到瑞士探视。但此时斯诺的身体非常虚弱,已不能承受10多个小时的空中飞行。最后不得不改变主意,决定派医护人员到瑞士就地为他医治。
1972年年初,严廷昌在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负责文化处并主管援阿医疗队工作,因林中大使正在国内休假,组织上遂指派他担任大使馆临时代办。1月22日下午,办公室秘书急急忙忙跑来找他:“外交部黄华同志有要紧事叫你接电话。”黄华在电话里说:“寓居日内瓦的埃德加·斯诺先生,病情危急,请你们火速从援阿医疗队中选调三四名医护人员,到瑞士为斯诺先生尽最后努力,做好治疗护理工作。”黄华电话里的声音急切而富有感情。严廷昌知道,1936年黄华从燕京大学到延安,曾一度和斯诺同行。在延安,毛主席和斯诺谈话,黄华曾担任翻译。他们几十年交往,结成了深厚友谊。
得知此消息,严廷昌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1944年,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的上海,他和中学时代几位同学组成的读书小组,曾读过斯诺写的《西行漫记》,这本书可以说是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书籍之一。放下电话,严廷昌立即通知正在外地的医疗队张队长,叫他连夜赶来使馆,研究确定去日内瓦的医护人员名单。严廷昌很快和张队长达成共识,决定由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专家张锦坤带队。同时考虑到斯诺胰腺癌已到晚期,需加强护理工作,决定委派工作责任心强、善解人意的武汉儿童医院护士长卜秀莲、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师丁素琴和北京市中医研究院医生张贻芳(中西医结合并擅长针灸)共4位同志组成医疗小组,一切准备工作在一天半时间内全部完成。
临行前,严廷昌对医疗组同志说:斯诺是中国人民最忠诚的朋友,他为中国革命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你们此行不仅要履行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崇高职责,而且要把它当作中央领导委托你们执行的具有重要国际主义意义的政治任务。
1月24日,医疗队同志顺利到达日内瓦。当中国驻瑞士大使陈志芳对斯诺说:“毛主席、周总理派来的医生、护士来看望你了。”斯诺非常激动,他坚强地硬撑着从床上坐起来和医疗组同志一一握手,并一再感谢毛主席和周总理派来的白衣天使。斯诺夫人在一旁感动得热泪盈眶。
先期到达的马海德医生,也是斯诺的好友,曾和斯诺同时从美国来到中国,后加入中国籍。在他的领导下,从第一天开始即和医疗组商定治疗方案。医疗队的几位同志不分专业分为两组,24小时日夜值班,千方百计地采取种种措施,以期减轻斯诺的痛苦,延长其生命。同时想方设法配好食谱,增强其抵抗力。大使馆也每天送来可口食品。据医疗组成员回来时谈起,斯诺的住处既像一个小医院,又好似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医护人员和斯诺夫妇及两个孩子亲如一家。斯诺在精神好的时候,和医生、护士谈笑自若,有时还插几句幽默话语。斯诺最后留下遗言,说他热爱中国,死后要把骨灰的一半留在中国。
在斯诺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医疗组同志知道,挽回他的生命已无指望,能够给予他的只有最美好、最亲情、最真挚的临终关怀。中国医疗组同志在瑞士待了20余天,最后含泪告别了日内瓦莱蒙湖。中国医疗小组为斯诺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传为佳话。它向世界表明,凡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