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报还在两期从两个侧面入手,分别报道红军两支部队会师后官兵互赠慰问品的情况。长征专号第22期在《一片阶级友爱的热忱》一文中,报道红一方面军所属的“坦克”部队、“太阳”纵队等部队为慰劳红四方面军慷慨解囊、积极捐款捐物的感人事例。而长征专号第26期又发表《兄弟的友爱,阶级的团结》一文,报道红四方面军所属部队“热烈的慰劳”红一方面军的情况,文章记载的红四方面军部队捐赠的慰劳红一方面军的慰劳品的情况是:三十一军组织的慰劳品,就有衣服四百九十五套加十九件下装,草鞋一千三百八十六双,毯子一百床等;九军组织的慰劳品,汗巾二百零三条,袜子三百五十七双,皮衣四十七件,香皂两块等;四军组织的慰劳品,草鞋一千二百三十六双,单衣一百九十一套,袜子六百九十双等;军需处组织的慰问品,棉大衣一百七十九件等。在作出上述报道后《红星》报发表评论指出:“这是阶级友爱的热情,这是阶级团结的精神,这是我们的力量,我们野战军(指红一方面军——引者注)和四方面军的同志将依靠着这种力量很有配合的作战,不断的取得伟大的胜利。”(第222—224页)。
三、对长征途中军民关系的原始记载
长征的胜利须臾离不开人民的支持。鉴于长征途经的许多地方是少数民族地区,《红星》报把宣传我党民族政策贯穿于长征中军民关系建设之中。1934年11月4日,《红星》报发表《关于目前地方居民中的工作》的社论,要求红军每到一地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广泛宣传我党民族政策,严格遵守纪律,争取群众的同情和支持,造成红军在群众中的威信和敬爱。进入云贵川后,《红星》报既刊登红军总政治部《关于瑶苗民族工作的原则指示》的文件,又发表《消灭随意破坏红军纪律的行为》、《找禾草火把不要侵犯群众》、《把遵守纪律提到生活的最高位》等文章,要求红军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损害群众利益。长征进入彝民聚居区后,《红星》报又发表《注意争取彝民的工作》等社论,号召部队“百倍努力争取彝民的工作,采用各种方法找寻他们的线索,与他们发生紧密的关系,抓住他们反军阀的热情,组织彝民游击队,团结他们在我们周围”。并要求每个战士送一件礼物给彝民群众,绝对不打彝民的土豪,每个连队与驻地彝民举行联欢等。
红军取得遵义战役胜利后,极大地鼓舞了遵义地区仁怀县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仁怀县群众掀起拥护红军、主动慰劳红军的拥军热潮,对此《红星》报在《仁怀工农慰劳红军》一文中作出如下报道:“我红军进到仁怀县城时,仁怀的劳苦群众派了代表五十余人,其中一半是工人,抬了肥猪三只、茅台酒一大坛,送到总政治部慰劳红军。他们说:‘红军在遵义桐梓的一切事情,我们都很清楚,红军是保护干(穷)人的军队,不拉伕,不派捐,不杀人放火,公买公卖,打土豪分田地,改善干人的生活,不论王家烈周浑元怎样欺骗,我们还是全城开市,并且希望红军留在仁怀,解放仁怀的工农干人。’总政治部派了代表答谢了他们的慰劳,并详细说明红军的主张,随即把肥猪烧酒连同打土豪得来的东西分给当地群众,并且抚恤被国民党飞机轰炸的人民,欢声雷动,盛极一时。”(第225—226、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