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衣服。这时是凌晨3时45分。
北师大何兹全教授夜里也被地震摇醒。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模模糊糊中,好似火车进站,稍微清醒后,忽然意识到‘地震’!猛然起来,拉起良玉逃往楼外。楼是刚刚造好住人,楼外还到处是土堆土埂,简直是连爬带滚地逃到楼外。一时各家各户,都逃出来。”7月28日下午又有一次震动,何兹全夫妇正在工九楼前马路边游荡,他们看到马路旁水沟里的水在荡漾,电线杆在摇晃。
当时在和平里一家工厂工作的李霖回忆:“夜里大约3时左右,我和邹玫在床上正睡得香,忽然楼房一阵急速的左右晃动,随即上下跳动,书架上的石膏像摔到地板上摔断了。吵嚷的人声‘地震了!地震了!’把我们惊醒,赶紧披衣往楼下跑,其实跑下楼后震颤早已停止。八栋楼房的外墙震裂一条很长的裂缝。”
保卫毛泽东
住在“游泳池”书房的毛泽东,病情已经特别严重,许多时间处在昏迷半昏迷状态。华国锋、张春桥和王洪文、汪东兴分两班值班守护。
这天,值班的是王洪文和汪东兴,张玉凤也参加了值班。
地震使住处大厅门窗上的玻璃“哗啦啦”地响个不停,地下也有拖拉机发动般“轰轰”的响声,毛泽东的病榻摇晃不止……在场的人都忽地围到毛泽东的身边,工作人员周福明抱着毛泽东头部,弯下身挡住,防止掉下东西砸着他。
他们还用一个大被单,几个人拉住四角,罩在毛泽东床铺的上面,防止掉东西下来砸着。
一个工作人员回忆:“他的神志还很清楚,也知道发生了地震,但是他说不出话,只用手摆摆,大概想说不用惊慌。”
天亮后,毛泽东被迁往新建的“202”住所。
武健华回忆:“医务人员、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和服务科的同志,在华国锋、汪东兴的指挥下,将毛主席从中南海游泳池迁往两年前建成的‘202’住所。这天傍晚下了大雨,又有较强的余震,但在‘202’似乎没有什么感觉。”
“202”住所是1974年专门为毛泽东修建的房子,是中南海重大战备工程的“重中之重”,建成验收时,还进行了防原子、防化学、防辐射等检测。
毛泽东清醒时十分关心震情,并因灾情的惨重而痛哭。
他身边的医疗组成员、神经病学专家王新德回忆:“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亲见主席号啕大哭。”
邓小平一家的自救
7月27日夜晚,邓榕过了午夜才躺下睡觉。她刚刚睡着,突然,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把她从梦中惊醒,她听到了地声。
邓榕回忆:“我从床上坐起来,定了一下神儿,立刻想到是地震!”
她立刻跑到走廊里大叫:“地震啦!地震啦!”这时,她身后轰隆一声巨响:走廊的屋顶垮下了一大片。
邓榕想到了奶奶,赶紧跑到她的屋里。“我看见整个房屋,整个大地都在摇晃着,奶奶扶着桌子,站都站不稳,根本不能走动。我赶紧把奶奶扶着走到室外。这时,邓林、邓楠也都跑了出来。我们相对一看,一齐大叫起来:‘爸爸、妈妈!’”
平时为了安全,邓小平夫妇在睡觉时,门是紧锁着的。
他们找了一根棍子,七手八脚硬是把门给撬开了。
邓榕等人进去一看:“由于吃了安眠药,父母亲还熟睡未醒呢。我们赶快把他们叫醒,扶着他们,跌跌撞撞地跑出屋外。这时,天在摇,地在动,从深深的地底下发出沉闷而又巨大的轰鸣,让人感到格外恐怖。我们扶着三位老人,刚刚在院子里站稳,邓林突然大叫:‘还有孩子们呢!’”
她们反身冲进晃动着的房子里,抱起还在熟睡的孩子,跑了出来。“这下子,全家老少三代十来口人,全都在院子里了。”
急迁外国使领馆人员
28日下午,澳大利亚前总理、工党领袖惠特拉姆和夫人结束了对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