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奇、冯乃超、阳翰笙、彭康;太阳社钱杏邨、蒋光慈、洪灵菲、戴平万;其他方面鲁迅、冯雪峰、柔石、夏衍。这是一个平衡各方力量的名单。这12人亦即左联发起人,冯雪峰称作“基本构成员”。其中除鲁迅、郑伯奇外,都是中共党员。鲁迅声明参加筹委会只是挂名,不可能每次会议都参加。大家对此亦表示理解。尽管鲁迅不参加每次筹委会,但此后每次筹委会的内容均通过冯雪峰、冯乃超或者夏衍向鲁迅通报。
当时筹备会几乎是每周开一次,而地点则无一例外地固定在“公啡”咖啡店二楼的包间。如此频繁地开会,是要统一大家的思想。组织这样一个左翼文艺团体,需要解决的事情很多。其中有一次会议就是专门解决太阳社解散问题的。在此之前的1929年初,活跃于现代中国文坛达八年之久的创造社,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中遭查封而被迫解散。但太阳社仍在坚持,太阳社的成员是清一色的中共党员。因此,太阳社也是道地的中共领导的文艺团体。但为了成立左联,再保留太阳社显然不合适。为此,经过“文委”同意,太阳社顾全大局,主动解散。
根据第一次筹备会的决定,冯乃超受同仁委托起草左联纲领。他参考了冯雪峰提供的苏联“拉普”、“十月”、“烈夫”等文学团体及日本左翼文学社团的纲领,故而最终形成的左联纲领不免带有上述纲领的部分痕迹。由于冯乃超以前写过唯美主义诗作,潜意识中的诗人浪漫气息在其中亦有体现。另外,左联纲领中的时代烙印也清晰可见。这份纲领经筹委会成员过目后,最后由夏衍和冯乃超一道前往征求鲁迅意见。鲁迅仔细看了纲领内容,沉默片刻后说:“我没有意见,就这样吧。”接着又补充一句:“反正这类性质的文章我是不会做的。”当时夏衍、冯乃超未能完全理解鲁迅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1930年2月16日,左联筹备会在“公啡”咖啡店二楼召开了最后一次大会。筹委会成员全部到会,其中包括“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到会”的鲁迅。鲁迅在当天的日记中有如下记载:“午后同柔石雪峰出街饮加菲”,即指参加这次会议。十多人围聚一桌,边饮茶、边座谈。题目为“清算过去”和“确定目前文学运动的任务”。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最终达成共识。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终于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宣告成立。中华艺大亦因此被称为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摇篮。
|